如果说第一次是巧合,是瞎蒙。
那这第二次呢?
这种等级的难题,就算是他自己,用算筹也要演算许久,还未必能一次算对!
可宋河,又是脱口而出!
这小子,有亿点东西啊!
“可惜,可惜了啊!”
王秀才忍不住捶了一下桌子,满心怨念,“如此惊世骇俗的算学天赋,为何偏偏是算学这种小道!若是用在经学文章上,何愁不能金榜题名!”
【来自王秀才的负面情绪+2】
哦?连先生都开始贡献情绪值了?
宋河心中一动,看来自己的表现己经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台下的学童们虽然看不懂题目,但他们看得懂先生的表情啊!
王秀才那副见了鬼的样子,比任何言语都更具说服力。
宋河……他又答对了!
嫉妒的情绪在丁班的孩童们心中蔓延。
凭什么?
凭什么一个区区染布匠的儿子,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尽风头?
【来自宋文的负面情绪+1】
【来自宋平的负面情绪+1】
……
收获,又是一大波的收获!
就在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宋文梗着脖子,站了起来,酸溜溜地说道:“先生,算学再厉害又有什么用?不过是商贾之术,算算账罢了。”
“科举又不考这个,学得再好,将来也只是个账房先生!”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就是!我们是要考秀才、中举人的,谁稀罕学这个!”
“整天跟数字打交道,俗气!”
宋河闻言,却只是淡淡一笑。
他看向众人,朗声道:“谁说算学无用?算学培养的,是格物致知、穷究事理的逻辑。”
“一篇文章,如何布局,如何起承转合,如何论证有力,处处都需要逻辑。”
“逻辑不通,则文理不顺。连话都说不明白,还想写出锦绣文章?岂非笑话!”
这番话,掷地有声。
学童们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宋河又在故弄玄虚,讲一些他们听不懂的大道理。
【来自宋文的负面情绪+1】
【来自宋玉的负面情绪+1】
……
然而,王秀才听完,却是浑身一震。
逻辑?
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