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险中求。
想要一鸣惊人,想要彻底在青州站稳脚跟,就不能走寻常路!
他要的,不仅仅是李渔的欣赏,更是彻底的震撼!
宋河定了定神,朗声开口。
“回先生,学生以为,先生所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生万分赞同。”
李渔满意地点了点头。
“但是……”宋河话锋一转。
课堂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学生斗胆,窃以为史学之核心,并非在于帝王将相之德行,亦非虚无缥缈之天命。”
李渔的眉头,不易察觉地蹙了一下。
宋河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学生以为,是‘人’,是千千万万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赖以为生的‘物’,共同推动了世道变迁!”
“饥寒,使人揭竿而起,于是王朝崩塌;丰衣足食,使人安居乐业,于是天下太平。铁器之用,让耕地倍增,于是人口繁衍;水利之兴,让灌溉便利,于是仓禀充实。”
“社会之存在,决定社会之意识。是百姓的肚子,是工匠的锤子,是农夫的犁,决定了这世间的一切道理和思潮。”
“人心与道德,不过是随着这些‘物’的改变,而随之改变的浪花罢了!”
“所谓史学,究其根本,当是研究这‘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学问!而非仅仅是帝王将相的家谱!”
一番话,在寂静的课堂上空炸响!
离经叛道!
这简首是离经叛道!
李渔所信奉的,是朱熹一脉的理学,讲究“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人心、天理才是世界的本源。
而宋河这番话,什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什么“百姓的肚子决定道理”,完全是将理学的那一套给彻底颠覆了!
这是将圣人踩在脚下,将“物”抬到了“理”之上!
“嗡——”
整个课堂瞬间炸开了锅。
“疯了!这宋河是疯了吧!”
“他……他竟敢当着李公的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这是要被逐出师门的啊!”
卢晚几人目瞪口呆,他们完全听不懂宋河在说什么,但他们能看懂李渔的脸色。
李渔端着茶杯的手,在微微颤抖。
【叮!收到来自李渔的负面情绪值+10!】
【叮!收到来自王秀才的负面情绪值+50!】
【叮!收到来自……】
系统提示音如山洪暴发,彻底淹没了宋河的脑海。
李渔死死地盯着他,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一生建立起来的学术殿堂,被这个年仅十岁的少年,用最粗暴的方式,狠狠地砸开了一道裂缝。
阳光从裂缝中照了进来,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眩晕。
“下……下课!”
半晌,李渔猛地将茶杯往桌上一放,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