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逆流一九九零 > 第5章 股市启蒙(第1页)

第5章 股市启蒙(第1页)

个体户生意走上正轨后,林凡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知道纪念品销售只是权宜之计,随着亚运会结束,这股热潮迟早会消退。

他需要寻找更可持续、更有潜力的投资方向。

股票市场——这个念头再次浮现在林凡脑海中。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正式成立。现在是10月中旬,距离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只有两个月时间。

林凡清楚记得,“老八股”上市后将掀起中国第一波股票投资热潮。尤其是豫园商城这支股票,将从100元面值一路飙升至1992年的10000多元,创造第一个股市神话。

但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资金不足,二是缺乏信息渠道。

在1990年的江城,股票还是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如何购买股票?需要什么手续?这些问题连林凡这个未来金融精英也不清楚细节。

一天下午,林凡正在文化宫的柜台前整理货物,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在他的柜台前驻足。

“同志,请问有《中国金融》杂志吗?”男子问道。

林凡摇摇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主要卖文具和纪念品。不过我可以帮您留意一下,下次进货时带几本。”

男子略显失望:“谢谢,那就不麻烦了。我再去邮局看看。”

林凡心中一动。在90年代初,会主动寻找金融类杂志的人很可能对经济金融有一定了解,甚至可能就是业内人士。

“同志请留步,”林凡叫住对方,“冒昧问一句,您是对金融投资感兴趣吗?”

男子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林凡:“算是吧。怎么,你也感兴趣?”

林凡笑了笑:“正在学习。特别是对股票,很感兴趣但找不到资料。”

男子的眼睛亮了起来:“股票?你知道股票?”

在1990年的内地城市,知道股票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林凡点点头:“听说过一些。上海不是要开证券交易所了吗?”

男子惊讶地看着林凡,仿佛发现了知音:“真没想到,在江城还能遇到对股票有了解的年轻人!我叫郑明,在市人民银行工作。”

林凡心中一喜。人民银行!这正是他需要接触的人脉。

“郑老师您好!我叫林凡,是个体户。”林凡连忙自我介绍,“能向您请教一些股票方面的问题吗?”

郑明似乎也很高兴遇到知音:“当然可以!其实我就是负责金融改革的调研工作,最近正在研究股票市场这个话题。”

两人就在柜台旁聊了起来。从郑明那里,林凡了解到了许多实用信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备情况、首批上市公司的可能性、购买股票需要的手续等等。

“最重要的是,你需要先去上海开通股票账户,”郑明解释道,“目前个人还不能首接异地买卖股票,必须本人到上海办理相关手续。”

林凡暗暗记下这个关键信息。他必须尽快去上海一趟。

“郑老师,您觉得哪支股票最有潜力?”林凡试探着问。

郑明沉吟片刻:“这个难说。不过听说豫园商城的股票可能上市,这家公司基本面不错,地处上海黄金地段。”

林凡心中暗喜,这与他的记忆一致。

“谢谢郑老师指点!您以后需要什么金融类书籍杂志,尽管告诉我,我可以帮您订购。”林凡真诚地说。

郑明很高兴:“那太好了!这样吧,我给你留个联系方式,有什么新消息我们可以互相交流。”

送走郑明后,林凡兴奋不己。这次偶然的相遇,为他打开了通往股票市场的大门。

但他仍然面临资金问题。去上海需要路费,开通账户需要资金,购买股票更需要资金。而现在他的全部资金只有一千多元,远远不够。

林凡计算了一下:去上海来回车费约50元,食宿费用至少100元,开通账户需要多少资金还不清楚,但至少要准备购买一手股票的钱。

以豫园商城100元面值计算,一手(100股)就需要10000元!这在1990年是一笔巨款,普通人根本拿不出来。

林凡意识到,他可能赶不上最初的一班车了。除非。。。

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他脑海中:购买认购证!

林凡记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初期,股票供应严重不足,为缓解抢购压力,曾发行过股票认购证。这种认购证后来在黑市上被炒到天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