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逆流1990笔趣阁 > 第18章 雏鹰展翅慧眼识人(第1页)

第18章 雏鹰展翅慧眼识人(第1页)

春天的江城被一层新绿覆盖。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时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对林凡而言,这个春天意味着新的开始。

经过国债期货市场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博弈,林凡的资产突破了百万元大关。然而,成功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压力冲淡。摊子越铺越大,金融投资、服装厂经营、文化宫柜台,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精力。林凡经常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仍然感觉力不从心。

“这样下去不行。”一天深夜,林凡对着堆积如山的账本和报表,喃喃自语。台灯下,他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独。

第二天,林凡召集刘建军和赵大军开会。当看到林凡展示的财务报表时,两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一百二十八万?!”赵大军结结巴巴地重复这个数字,眼睛瞪得溜圆。

刘建军相对冷静些,但声音也带着颤抖:“林凡,这些钱你打算怎么处理?存在银行吃利息都够我们过好几辈子了。”

林凡摇摇头:“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有价值。我计划将资金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继续投资金融市场,一部分扩大实业规模,最后留足备用金防范风险。”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规划,最后重点强调:“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单打独斗的时代己经过去了。”

赵大军有些担心:“但是找外人可靠吗?上次小王的教训还不够吗?”

林凡神色凝重:“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我们招募人员要格外谨慎,宁缺毋滥。”

春节过后,林凡开始执行他的计划。他首先通过周文远的关系,面试了几个有金融背景的应聘者,但都不太满意。这些人要么心高气傲,开口就要高薪高职;要么显得油滑,让人不放心。

就在林凡为人才问题发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了服装厂里的一个年轻工人。

那天下午,林凡到服装厂检查新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在车间角落里,他发现一个年轻人正专注地调试设备,手法熟练而精准。更让林凡注意的是,年轻人身边放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设备运行数据和改进建议。

“你叫什么名字?”林凡走过去问道。

年轻人吓了一跳,慌忙站起来:“林总好,我叫马建国,是设备操作工。”

林凡拿起那个小本子翻看,里面不仅详细记录了设备运行情况,还有一些改进设备的草图和建议。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思路清晰,建议中肯。

“这些都是你想的?”林凡惊讶地问。

马建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瞎琢磨。觉得这些设备要是稍微改一下,效率能更高。”

林凡立即找车间主任了解情况。得知马建国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肯钻研技术,经常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只是因为学历低,一首没得到重用。

“你愿不愿意换个岗位?”林凡问马建国,“我需要一个助理,主要负责实业这块的管理和协调。”

马建国愣住了,结结巴巴地说:“林总,我。。。我就是个工人,哪懂什么管理啊。”

“不会可以学。”林凡拍拍他的肩膀,“我看重的是你的责任心和钻研精神。”

就这样,马建国成为了林凡团队中的新成员。刚开始,确实闹了不少笑话。他不会用电脑,不懂财务报表,甚至连一些基本的商业术语都听不懂。

但马建国的学习态度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他每天工作到最晚,不会的就问,不懂的就学。林凡特意安排刘建军带他,教他基础的管理和财务知识。

与此同时,林凡也在物色金融方面的助手。他面试了十几个人都不满意,首到张志强的出现。

张志强中专毕业,在原单位做过会计,后来下岗。虽然经验不足,但他对金融有浓厚兴趣,自学了很多知识。林凡看中他的踏实和好学,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这样,林凡初步组建起一个小团队:刘建军负责整体协调,赵大军负责对外联络和日常经营,马建国负责实业管理,张志强负责金融数据分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