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手中紧握着那个神秘来电的记录。原料安全,这是食品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对手最可能下手的突破口。
"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原料管控措施。"林凡在紧急会议上宣布,"所有进货原料都要经过三重检验:供应商自检、入库抽检、投产前复检。每个环节都要有责任人签字确认。"
马建国提出疑问:"这样会增加很多成本,而且会影响生产效率。"
"安全第一,效率第二。"林凡斩钉截铁,"从现在起,原料安全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就在新的管控措施实施的第三天,质检部门果然在一批进货的辣椒中发现了问题:农药残留超标,而且还检测出了一种罕见的化学添加剂。
"这批原料如果投入使用,后果不堪设想。"质检科长后怕地说。
林凡立即下令封存这批问题原料,并亲自带队前往供应商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这批原料的供应商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注册人竟然是金味食品前员工的亲戚。
"这是明显的栽赃陷害!"刘建军愤怒地说。
林凡却异常冷静:"收集所有证据,但暂时不要声张。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
在加强内部管控的同时,林凡开始主动出击。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联合几家同样受到金味打压的本地企业,组建了"江城食品行业联盟"。
"单打独斗难以应对不正当竞争,我们要抱团取暖。"林凡在联盟成立大会上说,"联盟成员共享信息资源,互相支持,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这个举措立即产生了效果。当金味再次试图垄断某原料时,联盟成员集体谈判,成功打破了垄断。当金味压价竞争时,联盟企业共同维护合理价格水平。
更妙的是,林凡通过联盟,获得了一份关键证据:金味食品使用工业盐代替食用盐的生产记录。这份证据来自一个良心发现的离职员工。
"这份证据足够让金味喝一壶的了。"赵大军兴奋地说。
林凡却出人意料地摇头:"不,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要等待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林凡开始运用法律武器维权。他聘请了专业的律师团队,针对金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提起了系列诉讼。
"诉讼过程可能很漫长,但我们要表明态度。"林凡对律师团队说,"更重要的是,通过诉讼获取证据,为最后的反击做准备。"
法律诉讼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原本观望的渠道商开始重新审视与金味的合作,担心卷入法律纠纷。金味的市场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然而,真正的转机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一天,林凡接到省轻工厅的通知,邀请他参加一个赴沿海地区的考察团。
"这次考察很重要,据说有中央部委的领导参加。"周文远在电话中透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要好好把握。"
考察团的第一站是深圳。站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林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里的企业理念先进,管理模式创新,完全颠覆了他对企业的认知。
更让他惊喜的是,在考察期间,他有幸与一位轻工部的司长进行了深入交流。林凡坦诚地分享了企业发展的困难和对行业发展的思考。
"小林同志的看法很有见地啊。"司长赞赏地说,"改革开放就是要鼓励你们这样的民营企业大胆创新。有什么困难可以首接向我们反映。"
这个机会林凡牢牢把握住了。他撰写了一份《关于食品行业发展与规范的建议书》,详细分析了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特别强调了规范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这份建议书引起了部领导的重视。更让林凡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省里成立了食品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组,重点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时机终于成熟了。林凡将收集到的所有关于金味的证据,通过正规渠道提交给了工作组。其中包括:垄断原料的证据、虚假宣传的证据、甚至还有偷税漏税的证据。
雷霆行动开始了。工作组进驻金味食品,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金味不仅存在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还有食品安全问题、偷税漏税问题、甚至涉嫌商业贿赂。
消息传出,市场哗然。金味的产品被全面下架,渠道商纷纷终止合作。更严重的是,刀疤强和几个主要负责人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我们赢了!"消息传来,整个公司欢欣鼓舞。
林凡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打垮一个对手容易,但要真正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