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将它握在手里,我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补齐工业化的全部短板,不再会像现在一样受制于任何国家。
但科尔迪亚人也不是傻子。
虽然如今两国的外交场合上依旧维持着蜜月般的笑容与礼节。
但我很清楚,他们对雷瓦尼亚这个东边骤然崛起的邻居,从未真正放下过戒心。
从前两年起,他们便在边境线的丘陵与要道处,悄然修筑起一条条防御工事。
混凝土掩体、半永久性碉堡、以铁路枢纽为支撑的纵深防御带。
这些工事表面上是“边境安全演习”的附属产物,实际上却是专门针对我们可能的推进路线量身打造的。
而更要命的一点是,一旦开战,科尔迪亚会毫不犹豫地切断一切面向雷瓦尼亚的出口。
不需要炮击,不需要舰队,只要一纸命令,就能让雷瓦尼亚的海关与港口陷入沉寂。
这意味着,进口钢材、化工原料、机床配件会在几天之内彻底断绝;
化肥、染料、炸药生产都会在数周内陷入停顿;
铁路与军工厂的炉火会因为缺乏原料而逐渐冷却。
不过,这一点却也不能算作完全的坏事。
正因为科尔迪亚拥有成体系的防线,以及一旦动手就能令雷瓦尼亚工业瞬间停摆的手段。
他们反而会断定,在这个时间点,我们不可能贸然对他们用兵。
这种心理预设,让他们在表面戒备的同时,对短期内的军事威胁并不敏感。
双方边境上的驻军数量,始终维持在最低限度,足够看守关隘和巡逻铁路,却远不足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全面防御。
科尔迪亚人把主要的兵力放在西部沿海和殖民地防线,毕竟那里才是他们认为可能爆发冲突的方向;
而东部,尤其是与雷瓦尼亚接壤的地带,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条安静的边境线,很少有大规模部队调动的迹象。
而在外交层面,局势同样给了我一丝可乘之机。
帝国自从那场战败之后,元气大伤,国内的政治版图早己西分五裂。
皇帝能把王位守住,就己经耗尽了全部心力。
此刻的他绝不会冒任何风险去挑衅雷瓦尼亚。
对他而言,再打一场战争无异于自掘坟墓。
至于联合王国,这个惯于离岸平衡的老牌列强,从不会轻易站队。
它最乐见的局面,就是科尔迪亚和雷瓦尼亚拼得血流成河,而他则在海另一端静观其变,待到双方两败俱伤,再以仲裁者的身份入场,捡走最大的那份利益。
换句话说,只要行动足够迅速,雷瓦尼亚就有可能在其他列强真正反应过来之前,先一步握住自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