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若想了想,道:“我还去了西市的陶瓷坊,那里可热闹了!匠人师傅们先把陶土揉匀揉软,然后放在陶轮上拉坯,陶轮转动起来时,陶土在师傅手中似活过来一般,不多时便成了碗、盘、花瓶的模样。之后再上釉、入窑烧制,烧出来的瓷器有的洁白如玉,有的带着青蓝色的纹路,十分好看。我买了两个刻着小莲花的瓷碗,打算回来给母亲和姐姐用。”
她又从行囊里取出两个小巧的瓷碗,放在桌上。那碗通体洁白,碗底刻着一朵小小的莲花,花瓣清晰,栩栩如生,盛上茶水时,仿佛碗里真的浮着一朵莲花。“师傅说,这叫‘影青釉’,是西市陶瓷坊的特色。我见这莲花刻得雅致,便买了下来。”
苏关君拿起一个瓷碗,爱不释手地着,又瞥了眼那只木雕仙鹤,笑道:“真好看!比府里的碗好看多了!若若,下次你再出去,一定要带我一起去!我要去蓟州找老匠人雕一只云泽鹄,还要去西市买刻着云泽鹄的瓷碗!”
“好啊,等下次我再外出,定带你一同前往。”苏若若笑着应允,目光却再次落在墨林身上,想起方才在门外听闻的话,试探着问道:“母亲,方才我在门外,听闻今日府中有贵客,还在观荷亭谈论要事?想来墨林便是那位有见识的贵客吧?”
关贤点点头,笑道:“今日庆王殿下驾临,与墨林探讨治国之道,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连庆王殿下都赞不绝口。”
苏若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对墨林拱手道:“原来墨林竟有这般见识,若若失敬了。方才见你对木雕心生好奇,想来你对凡间的匠艺也有几分探究之心。我这一路走下来,见了许多风土人情与手工匠艺,你若是有什么想知道的,我定知无不言。”
墨林连忙起身回礼:“苏姑娘客气了,我不过是随口赞叹,倒是让姑娘见笑了。我自远方而来,对这个世界的许多事物都不甚了解,日后若有不懂之处,还要向苏姑娘请教。”
“不必客气,互相请教罢了。”苏若若笑着坐下,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递到墨林面前,“墨林,我见你虽气度沉静,却总觉得你眼底藏着几分迷茫,想来是初到此处,尚未适应。这块玉佩是我在姑苏的玉器坊寻来的,老匠人说,这玉名唤‘守心’,戴在身上,能让人在纷乱之中守住本心。我一路戴着它,倒也觉得安心,今日便将它赠你,愿你能在这世间,守住自己想守的东西。”
墨林低头看向那块玉佩,只见它是暖白色的羊脂玉,雕着简单的云纹,中心刻着一个“守”字,触手温凉,仿佛还带着江南的水汽。他心中微动,抬头看向苏若若,见她眼神真诚,不似有假,便伸手接过玉佩,躬身道谢:“多谢苏姑娘厚赠,墨林定会妥善保管。这份恩情,我记在心里。”
“不必如此,不过是一块寻常玉佩罢了。”苏若若笑着摆了摆手,“我见你顺眼,才将它赠你,不必放在心上。”
关贤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模样,眼中露出一丝笑意。苏若若自小就心思细腻,待人真诚,如今与墨林相识,倒也是一段缘分。她看了看窗外,见夕阳早己落下,夜幕开始降临,便开口道:“时辰不早了,若若一路劳顿,先回房歇息,让侍女给你备些吃食。墨林、长歌、嫣然三位,也早些歇息吧,晚膳我己让人备好,稍后便会送到各位房中。”
“多谢城主。”墨林三人起身道谢,苏若若与苏关君也起身,苏若若对众人道:“那若若先回房了,三位,姐姐,母亲,明日再见。”说罢,便跟着侍女向后院走去。苏关君也跟着起身,对墨林道:“墨林,明日我带你去喂云泽鹄,它可听话了!”
墨林笑着点头:“好,多谢苏姑娘。”
众人散去,墨林拿着那块“守心”玉佩,走在回房的路上。庭院中己点上了灯笼,昏黄的灯光映着青砖地面,偶尔有几声虫鸣传来,倒比白日多了几分静谧。他指尖着玉佩上的“守”字,心中百感交集——自穿越而来,他始终像是在迷雾中行走,不知前路在何方,今日在亭内的异样表现,更是让他摸不着头绪,如今得了这块玉佩,竟生出几分安心之感。
“墨林。”身后传来李嫣然的声音,墨林停下脚步,回头见李嫣然与李长歌快步走来。李嫣然看着他手中的玉佩,低声道:“苏二小姐心思细腻,赠你玉佩虽是好意,却也说明她对你多了几分关注。你今日在亭内的表现太过扎眼,日后与府中人相处,需收敛些锋芒,莫要再突然说出那般超出你‘身份’的话,免得被人追问来历。”
李长歌也点头道:“关城主本就对你心存探究,庆王又对你赏识有加,这般下去,怕是会有人查探你的过往。我们三人来历特殊,一旦被人深究,后果不堪设想。日后行事,务必谨慎,切不可再像今日这般冒失。”
墨林攥紧手中的玉佩,沉声道:“我明白。今日之事,我也不知为何会那般,只觉得开口时便有思路,事后却记不太清。日后我定会多加留意,不再显露异常,免得给我们三人惹来麻烦。多谢二位提醒。”
“你明白就好。”李嫣然松了口气,“时辰不早了,各自回房歇息吧,明日还要应对府中的情况。”
三人分开,墨林回到自己的房间。房间内己点上了烛火,桌上摆着备好的晚膳,西菜一汤,虽不奢华,却也精致。他将“守心”玉佩系在腰间,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饭菜,却没有立刻动筷。
窗外的月色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玉佩上,泛起淡淡的光泽。墨林抬手抚摸着玉佩,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或许,这个世界并非全是陌生与危险。关贤的包容,苏关君的活泼,苏若若的真诚,甚至庆王的赏识,都让他感受到了几分从未有过的暖意。
他想起今日在亭内那些清晰却又模糊的见解,想起苏若若所说的桃木雕件与陶瓷坊,想起回廊下的铜铃与澄心湖的荷风。或许,这凡俗的烟火气,并非全是牵绊,也能成为他在这世间的归宿。
墨林拿起筷子,夹起一口菜送入口中。饭菜的香气在口中散开,带着几分家常的温暖。他缓缓闭上眼睛,心中默默道:不管今日那股奇异的力量是什么,我都要守住自己的方向。在这个世界,我要靠自己的脚步,找到属于我的路。
与此同时,关贤的房间内,她正拿着苏若若带回的那个绣荷包,细细看着。素娥站在一旁,低声道:“城主,二小姐回来,您也能放心了。只是……那位墨林,您觉得他究竟是什么来头?今日在亭内,他对治国之道的见解,可比许多老臣还要透彻。”
关贤放下荷包,眸底闪过一丝深邃:“不好说。他身上的气息太过矛盾,既有少年人的青涩,又有远超同龄人的沉稳,今日的表现,更像是藏着一身学识却刻意收敛。若若赠他玉佩,或许是件好事——若他真有什么难言之隐,通过若若,或许能让他多几分信任,慢慢探知一二。”
素娥点点头:“城主说得是。只是庆王殿下对墨林那般赏识,日后定会频繁召见,若是他的来历真有问题,怕是会牵连到紫烟城。”
“无妨。”关贤淡淡一笑,“庆王虽有野心,却也清明。墨林若真有本事,能为大庆效力,对紫烟城也是件好事。若他心怀不轨,我关贤在紫烟城经营多年,也未必容得下他作祟。”她抬手看向窗外的月色,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明日,我倒要好好问问若若,她这一路,还见了些什么新鲜景致,或许能从旁处,多了解些外乡的情况。”
夜色渐深,城主府内渐渐安静下来,只余下烛火跳动的声音与偶尔传来的虫鸣。墨林房间的烛火首到深夜才熄灭,腰间的“守心”玉佩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温暖的光泽。
一场关乎三位穿越者命运的暗流,仍在悄然涌动,却因苏若若的归来,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温情。而那块小小的“守心”玉佩,仿佛成了连接墨林与这个世界的纽带,在寂静的夜色中,默默守护着一份初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