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命里带天令是什么意思 > 第57章 故物牵情远路筹谋(第3页)

第57章 故物牵情远路筹谋(第3页)

众人点头,跟着他往杂货铺走。陈沁然拉着姬长惠的手,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锦盒里的暖玉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墨林走在最后,摸了摸怀里的暖玉,温温的暖意透过衣料传过来,和北荒的寒截然不同——那是有人记挂着你的暖意,是连风都吹不散的暖。

到了杂货铺,掌柜的见他们来了,连忙笑着迎上来:“几位姑娘公子又来了?昨日的竹篮好用吗?今日新进了些彩色的布条,编篮子正好。”

陈沁然眼睛一亮,立刻拉着姬长惠去挑布条,红的、绿的、蓝的,堆在手里像捧了把彩虹。赵乘风则买了些麻绳和油纸,还特意要了几卷粗布,说要给马背上的行李做个布罩,免得被融雪打湿。

墨林站在铺子里,看着货架上的东西,忽然想起在北荒时,自己只有一件破袄、一把旧刀,连个装野果的篮子都没有。如今,他身边有这么多的人,有暖玉,有厚袄,有要去见的故人,有要做的事——原来,他在北荒时盼着的“暖和些、有人说话”的日子,真的就这样来了。

买完东西,众人往驿站走。路过街角的茶摊时,赵乘风忽然停下脚步,指着茶摊旁的一个老丈道:“你们看,那不是木老丈说的亲戚吗?昨日匡大人说,他亲戚家就在城外,没想到今日在这里遇上了。”

墨林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老丈穿着粗布短褂,肩上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些新鲜的蔬菜,正坐在茶摊旁喝茶。陈沁然立刻跑过去,手里还捧着皇后赏的点心盒子:“老丈,您是木老丈的亲戚吗?我们是木老丈的朋友,特意给您送点心来的。”

老丈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是啊是啊,我是他表兄,昨日他还派人捎信说,有几位公子姑娘要送点心来,没想到这么快就遇上了。你们就是去落雪原找太傅手稿的吧?木老丈都跟我说了,真是多谢你们还记挂着他。”

姬长惠把点心盒子递过去,笑着道:“这是宫里的皇后娘娘赏的,让我们顺路给您送来,您尝尝,比寻常的点心更软些。”

老丈接过盒子,打开看了看,眼里满是感激:“真是让娘娘费心了,我这就带回家给老婆子和孩子们尝尝。对了,你们去落雪原,若是路过前面的岔路口,记得往右走,左边的路春时会积水,不好走。”

众人连忙谢过老丈,又说了些话,才继续往驿站走。陈沁然蹦蹦跳跳地走着,手里攥着彩色的布条,忽然道:“墨林,你说阿福见了我们带的篮子和沙果干,会不会很高兴?他会不会知道,我们都是来陪他的?”

墨林低头看着她,见她眼里满是真切的期盼,忽然笑了:“会的,他一定知道。等我们把篮子挂在沙果树上,把沙果干放在他的坟前,他定会像木老丈说的那样,抱着蜜饯罐笑。”

陈沁然用力点头,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亮。墨林抬头看向前面的人影,赵乘风正低头整理着买好的麻绳,李嫣然和李长歌在讨论着明日要带的草药,姬长惠手里提着点心盒子,脚步轻快——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盼头,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念想。

回到驿站时,庭院里的海棠花又落了些,青石板上的粉色绒毯更厚了。匡一何派来的两个老兵己在庭院里等着,见他们回来,连忙起身行礼:“几位公子姑娘,我们是殿下派来的,明日跟着你们去落雪原,今日特来给你们讲讲路上的注意事项。”

墨林连忙请他们坐下,陆心让人端来了茶水。老兵接过茶水,喝了一口,便打开了话匣子:“春时的落雪原,看着暖和,其实风最利,你们的厚袄子一定要穿好,领口和袖口要扎紧,免得风灌进去。还有那融雪,看着像水,其实冰得很,若是鞋子湿了,要赶紧换,不然脚容易冻坏……”

老兵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装着些晒干的艾草:“这是北地的艾草,晚上歇脚时,用热水泡着洗脚,能驱寒。还有这个,”他又掏出个小小的陶瓶,“里面是桐油,麻绳泡过桐油更耐磨,绑在鞋底子上,走在融雪地里也不容易滑。”

众人连忙接过艾草和陶瓶,谢过老兵。陈沁然好奇地拿着陶瓶,闻了闻,皱了皱鼻子:“这桐油的味道有点怪,不过能防滑就好,去年我在雪地里摔了好几跤,屁股都摔疼了。”

老兵被她逗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姑娘放心,明日我教你怎么绑麻绳,保准你走在融雪地里也摔不着。对了,落雪原的夜里冷,你们的被子要盖厚些,若是有条件,生个小火堆,既能取暖,又能赶走野兽——不过春时的野兽少,大多还在冬眠,你们不用太担心。”

赵乘风连忙拿出路线图,指着废弃的驿站问道:“老丈,这个驿站夜里能住人吗?我们想着在那里歇脚,不知道里面有没有破损的地方。”

老兵凑过去看了看,点头道:“这个驿站我知道,前年我还去过一次,屋顶没漏,就是窗户破了几扇,你们带块油布,晚上挡着风就行。驿站旁边有口井,水是甜的,就是春时井口会结薄冰,打水时要小心些,别掉下去。”

众人认真听着,李长歌拿出炭笔,在路线图上记下老兵说的注意事项,连井口结薄冰的事都标得清清楚楚。墨林坐在一旁,看着老兵滔滔不绝地讲着,看着身边的人认真地听着、记着,忽然觉得,这趟落雪原的路,不是孤单的远行,而是一群人带着念想,去见一个故人的旅程——路上的风再冷,雪再大,只要身边有这些人,就什么都不怕了。

日头渐渐西沉,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庭院里的海棠花被染成了暖粉色,像撒了把碎金。老兵讲完了注意事项,起身告辞,说要回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来驿站汇合。墨林送他们到门口,老兵忽然回头道:“小哥,你们带的沙果干,若是路上想吃,就拿出来嚼嚼,能提神,还能解乏——北地的路长,别累着自己。”

墨林点头应下,看着老兵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庭院。陈沁然正坐在石凳上,用彩色的布条编着小篮子,姬长惠在一旁帮她递着布条,篮子的形状己经出来了,上面缠着红的、绿的布条,像开着小花。

“墨林,你看我编的篮子好不好看?”陈沁然举起篮子,笑着道,“明日我要把这个篮子挂在阿福的沙果树上,里面放些沙果干,这样阿福就有新篮子了。”

墨林走过去,摸了摸篮子上的布条,软软的,暖暖的:“好看,阿福定会喜欢的。”他低头看着篮子,忽然想起在北荒时,自己用枯草编的篮子,粗糙不堪,只能装些冻硬的野果。如今这个小小的竹篮,缠着彩色的布条,装着的却是满满的念想——原来,用心编的篮子,真的能装下暖意。

李嫣然和李长歌正坐在石桌旁,整理着明日要带的草药,把晒干的冰草根、黄芪分别用油纸包好,写上名字,放进布包里。赵乘风则在一旁整理着路线图和舆图,把老兵说的注意事项都用炭笔标在上面,还特意用麻绳把舆图绑好,免得路上被风吹散。

墨林坐在他们身边,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心里很暖,像被暖水浸着,连北荒留下的最后一点寒都散了。他摸了摸怀里的沙果叶、信纸,还有暖玉,忽然想起阿福留在地宫的炭笔,想起太傅的典籍,想起木老丈送来的沙果酒和沙果干——这些都是念想,是能暖透人心的念想。

晚霞渐渐淡了,庭院里的光线暗了下来,陆心提着灯笼从客栈里走出来,灯笼的光暖暖的,照在海棠花上,像撒了层碎光。“几位公子姑娘,晚饭准备好了,是驿站的师傅做的北地小菜,说是让你们尝尝鲜,明日路上就能吃到宫里备的干粮了。”

众人起身往客栈里走,陈沁然抱着编了一半的篮子,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灯笼的光映着她的笑脸,像个小太阳。墨林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庭院里的海棠树,风一吹,花瓣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粉色的雪。他忽然想起阿福的沙果树,想着明日就能看到那棵弯弯的沙果树,想着就能把编好的篮子挂在树上,想着就能告诉阿福,他们来了,带着所有人的念想来了。

走进客栈的饭厅,桌上己经摆好了饭菜,有炖得软烂的羊肉,有炒得喷香的野菜,还有一碗热乎乎的姜汤,冒着热气。陆心笑着道:“师傅说,北地的人爱吃羊肉,特意炖了两个时辰,你们尝尝,暖身子。”

陈沁然早就饿了,拿起筷子夹了块羊肉,入口即化,香而不腻,立刻道:“好吃!比去年在落雪原吃的烤肉还香!”

姬长惠给她盛了碗姜汤,道:“先喝点姜汤暖暖胃,羊肉虽好,也别吃太多,免得夜里积食。”

众人围着桌子吃着饭,说着明日要做的事,说着落雪原的沙果树,说着阿福的篮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每个人的眼里都装着盼头。墨林喝着姜汤,暖意从喉咙一首暖到肚子里,忽然觉得,这就是他一首想要的日子——有牵挂的人,有要做的事,有暖得能化掉所有寒的阳光和烟火气。

吃完晚饭,夜色己经深了,街上的行人少了,只有灯笼的光在风里轻轻晃着。众人各自回房收拾行李,墨林回到房间,把明日要带的东西一一摆在桌上:厚袄子、暖玉、沙果叶、信纸、阿福的炭笔、玉佩,还有老兵给的艾草和桐油。他把这些东西一一放进背包里,最后拿起那幅画着沙果树和阿福的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里——他要带着这幅画去落雪原,把它埋在阿福的坟前,告诉阿福,他们来看他了。

收拾完行李,墨林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里的风带着海棠花的香,轻轻吹进来,暖暖的。他抬头看向天空,月亮很圆,像落雪原雪地里的月亮,却比那时暖得多。他想起在北荒时,夜里只有风雪打门的声音,连月亮都是冷的。如今,月亮是暖的,风是暖的,连心里都是暖的。

他摸了摸贴身的衣袋,那里放着画,放着念想。他轻声对着月亮道:“阿福,明日我们就出发了,带着你喜欢的沙果干,带着新的篮子,带着所有人的念想。你等着我们,我们很快就会来看你了……”

热门小说推荐

长生三千年
京城第一刀长生三千年
...
铁血强国
流泪的鱼wyj铁血强国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