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王宫出现很多老鼠,因为粮食多了,于是王凡想起来猫猫了。加上罗马帝国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国内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因此王凡想到了要提高国人的生活环境。做为穿越者,王凡见到君士坦丁堡的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脏乱差的生活习惯容易增加疾病发生。而减少疾病的发生等于就是给罗马的发展再提速。于是王凡决定开展“卫生事业的大发展”。
当然这也不是王凡一拍脑袋决定的。是王凡组织人员翻译推广《唐本草》后,不断地有罗马本地医学人士,对于东方的医学典籍持续关注。最终在1341年5月,提出的“卫生防疫计划”用来减少疾病和提高生活环境。因为现在的罗马如日中天,一改百年颓势。这让罗马人想起了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查士丁尼皇帝当年完全可以重新统一东西罗马的。但是在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地区爆发了一次大规模鼠疫。这场鼠疫从东罗马帝国属地埃及行省开始爆发,接着便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和亚细亚地区。疯狂的鼠疫有时候,一天就可以让5000名罗马人不幸死去,导致全国死亡人数很快突破了33万人。其中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皇帝查士丁尼下令修建巨大的大墓,己用来埋葬数以千计的尸体。这让东罗马的复兴事业顷刻间烟消云散。因为我们的落后医学知识,脏乱差的生活习惯,所以这样的鼠疫,大约过个几百年就会出现,正常年份也有零星出现。但造成的影响不够多。可是万一大面积爆发,那么一个国家就算晚了。同时王凡鼓励的肥皂产业也初具规模。刚好可以借着“搞大扫除”的时候疯狂销售,这算是见到回头钱了。毕竟帝国的财政快见底了。
不过这个卫生事业可不能松懈。社会要保持长久卫生。光有肥皂是不够的,住宅,下水道,公厕都要改进,尤其是人猪同笼的生活方式。是的,现在的罗马,算是西方最文明的国家了。但是,农户们基本和猪牛羊马睡一个窝。对的就是房子是人住的也是牛马住的。所以在肥皂和粮食丰收的加持下,房舍也要大量的修缮和改建。王凡为了防止万一有地震,洪涝干旱等意外事件出现。决定在君士坦丁堡周围开始修建粮仓,虽然这几年都是丰收年,但有备无患。
当一切稳中向好的时。1341年6月26日,老皇帝安德洛尼卡三世走完了他的一生。在君士坦丁堡的圣苏菲亚大教堂为安德洛尼卡三世撞响最后的钟声。安德洛尼卡三世的时代结束了。属于约翰五世的时代来临了。
虽然约翰五世只有10岁。但是此时王凡的班底算是东罗马历史上这么多皇帝中力量最强的皇帝,王凡的核心地盘最大的。内部还没有贵族掣肘,外部奥斯曼楚邦钦察等小动作不断。但却始终维持着,罗马周边国家的脆弱的安定。虽然因为人口流失的问题,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派遣使节提出了强有力的谴责。但是当知道罗马有了10万战兵后,就选择了恭顺。
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安德洛尼卡己经下葬了。东罗马皇帝的陵墓主要位于圣使徒大教堂,王凡其实不愿意这样,但是目前社会改革没有到火葬那一步。王凡希望用大元的方法来处理,回归自然。但是不现实。王凡要的是改神学为皇学,所以圣使徒大教堂只是临时的港湾。王凡要修建一座家庙,集布道,解惑,祭祀,为一体的新宗教场所。于是在1341年10月下令在加拉塔修建新的皇家陵园。采用东方建筑美学,抽调契丹人中的工匠,主导陵园的修建。
11月的贵族元老院的例会上,耶律宁代表皇帝约翰五世,将政府行政机构做了微调。元老院负责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货币的发行权。但是货币的铸造权在中书省。金印章骑士长为公田,但是如果贵族的土地不是公田而是私田,则是银印章骑士长。如果将1000亩公田换成500亩私田则为铜印章骑士长等。王凡之所以这样就是考虑后面万一土地里出现矿藏后,这些贵族不愿意挪位置,也是考虑后面占领塞浦路斯后把贵族从矿区迁走。只有土地是贵族原有的。王凡承认他的权益属于贵族,但是,如果是公田,不好意思,王凡给你重新换一块土地,所以后面会有骑士长愿意把1000亩公田换成500亩私田。这样地下的矿藏就是自己的了。王凡不愿意把矿藏分给贵族。但是相对于贵族的骚乱。这个就相当于是买帝国国内环境的安稳。
政治体制微调后,军队体制的改革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