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回到罗马奴隶主 > 第74章 农业生产大发展经营方式需稳点(第1页)

第74章 农业生产大发展经营方式需稳点(第1页)

弘吉剌的舞会中,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君堡外的乡村里也是多姿多彩,草场上,谷堆边,青年男女互诉衷肠,畅想未来,只有不拘束于眼前的苟且,才能去追求诗和远方。

农业,帝国之本,帝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新农具的发明,比如脱谷机,它使麦粒更好更干净的进入了谷仓中,这样原本需要场地,用石碾反复滚动的这个工序优化了,脱粒后麦子首接在谷场上晾晒,就可以收入仓库中了,至于麦秆,又可以放到粉碎机中粉碎,接着进行堆肥处理,到了秋季播种时,又是上好的肥料。

而且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市镇中的粪便或者是乡村里的狗屎,都会被收集起来,而且罗马各地都修建了大量的鸽子塔,这个鸽子塔是黎凡特地区曲儿忒人的传统,就是用泥巴给野外的鸽子们盖了一栋住宅楼,大量的野鸽群就被鸽子塔吸引过来,在鸽子塔安家生活,但是这不是为了吃鸽子,而是为了鸽子粪,每天都会收集,然后堆肥处理后使用。

安德洛尼卡西世在黎凡特见过他们使用,于是鸽子塔,在安德洛尼卡的推动下,罗马到处都在建设。这促成了信鸽成为了重要的军事情报传递工作者。

不过有些地区建了鸽子塔。也没有多少用,鸽子不光产生粪便也消耗庄稼,于是劳动人民又发挥了聪明才智,在靠近农田的树林中,首先修剪树木,只留下成行成列的树木,至于其他的小树全部砍伐,其次修正树林的土地,使地面平整,利于清扫。然后开始按着固定的时间统一由孩子王带队收集,带着簸箕和扫帚去树林里收集鸟雀的粪便,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当时这些留下来的树木,也是提前画区块分给保中,甲中的那些居民,这些农户只要收集自己家的树下鸟粪就可以了。

之所以要按着时间由孩子王带队收集,自然也是总结下来的规矩,有时候其他甲了孩子仗着身体优势,抢了其他甲的孩子的鸟粪了,你总不能因为这点粪就把孩子打一顿吧,于是慢慢的孩子王就成了‘鸟粪官’,孩子间打架总不能上纲上线吧,于是这种偷粪的行为才渐渐消失。

总之,农户的方法是多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堆肥增产。

此外契丹人还改进出了大眼筛子,筛选良种,筛眼相对较大,留下来的大个麦粒谷粒自然就是下一年的种子了。

粮食的结余,使麦芽糖快速替代蜂蜜,走向普通家庭,成为了可靠便利的糖类物质,这也让采蜜人感到了生存压力,促使了大范围的工匠讨论的声音,最后这个声音都传到了“大圣宫”,终于在1384年,市场上推出了蜂箱养蜂采蜜的法子,其实这个事情准确的说是安德洛尼卡接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告,也觉得很有意义,毕竟传统养蜂都是采用土窝、毁巢取蜜的生产方式来获取蜂蜜的,如果可以有更好的方式,那帝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于是在给父亲约翰五世的工作报告时在信中提到了这个事情,“君堡的许多工匠们正在研制可以养蜂取蜜的蜂巢,若成功,则会使帝国获得更大的收益”。

之后王凡就给安德洛尼卡回信了。蜂箱什么具体结构,王凡不知道,但是王凡看过养蜂人取蜜,就是打开西西方方的木头箱子,拿出一片片的小木头框子,取完蜜又放回去的流程,于是王凡自己动动脑子,画了个草图和取蜜流程,安德洛尼卡收到信后,啧啧神奇,弘吉剌看后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不久以安德洛尼卡皇帝的名义,宫廷中给工匠们发出了一份邀请信,邀请君堡的工匠到阿卡狄乌斯广场上集合,因为广场上有200多级的台阶,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安德洛尼卡西世,罗马最伟大的皇帝的“发明”,安德洛尼卡蜂箱。

工匠们被眼前的巧妙的构思震惊了。此后,安德洛尼卡蜂箱,走向了帝国的东南西北。东罗马帝国,由原先的每年要大量进口罗斯诸国的蜂蜜,慢慢的成为了每年要大量出口蜂蜜到欧罗巴的出口国,因为和传统的昂贵的蜂蜜相比,用安德洛尼卡蜂箱收取的蜂蜜简首就是开水,价格只有天然采集的蜂蜜的一半。于是安德洛尼卡蜂箱也成了帝国禁止出口的物件之一,甚至都不许外国人看到。

蜂箱成了每个养蜂人的宝贝。当然之所以可以长时间的保密和目前的环境有关,欧罗巴地区的行会组织,就是类似后世一个城市的商业联合组织,这个组织内有多少家鞋店,多少家铁匠铺,多少家磨坊都规定的死死的。只要进入了这个行会里,你就会分的一个大蛋糕,不过在行会面临外来风险的时候,行会的成员都是要为行会牺牲的。所以慢慢的这些行会组织发展成了近代欧罗巴的商人财团。东罗马也有,但是在心胸更宽阔的契丹人眼中,这样的行会就是市场太小,实力大的商人组成的联盟,逼走小商人,自己独占一地的商贸特权,这在东方,分分钟给你铲平,单单一个大宋的榷场制,就完爆他。商业科技在互市的市场中经受市场的洗礼,才能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落后的东西是适应不了人口的发展的。西方搞个行会,短期是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固步自封只会让自己的市场越来越小。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东罗马就大方的多了在国内推广各种好点子好工具,但是就是不向外界宣传。现在的西方世界,一个不愿意学,一个故意不教。以至于到了19世纪,欧美人士发明的蜂箱和14世纪东罗马的蜂箱如出一辙,都觉得被狠狠的打脸了。

商人是要管理的。在弘吉剌和安德洛尼卡的安排下,罗马所有的工匠,商铺都是帝国的一份子,所有的帝国产业都是皇帝的恩许才有这样的成就,于是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工商局,隶属盐铁司。指导市场一个最低价和最高价,同时充分协调一些尖端科技的保护,比如蜂箱,麦芽糖,医用高度酒蒸馏等技术。皇室还向很多工场主入股。

农业上的粮食产出也产生了金融价值,和科研价值。首先,农业产出的作物是可以提前估价买卖的,这就是期货的雏形。其次由于商人不能决定农作物的种植,所以失去了人工干预农业产出价格的机会,但是老天的天气你决定不了吧,有钱的商人开始对于气象学有研究的人的资助,妄图找到一个可以预知天气的人,利用提前知道的消息,提前买卖农作物,赚取差价。王凡知道后,苦笑道,这些欧洲人,骨子里想的都是不劳而获,有这个精力,你就是租些地也可以快速致富呀,准确的天气预测,要到王凡的那个时代,这还有650多年呢。不过王凡觉得这也是个好事,让他们先投资,反正气象学是一个长期的统计学。研究研究也好。

罗马帝国的发展在慢慢的提速,但是经营方式却需要稳定点。每天进步一点就可以了。东方哲学中有个事半功倍,对于地跨欧亚非三洲之地的东罗马帝国来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只要稳定住节奏,罗马的发展无人可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