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便盘膝闭目。
"西目师叔这般使唤我,待到了黄家村,定要好好照顾家乐师弟。
"林白暗自腹诽,随即专注恢复法力。
小狐狸蜷在林白怀中,毛茸茸的脑袋轻轻蹭着他的衣襟。
见主人不理睬,委屈地呜咽两声,乖乖趴下。
西目道长守在旁边,吃完点心又取出干粮咀嚼。
"小东西,尝尝?"他将点心递到狐狸面前。
小狐狸傲娇地别过脸去,完全不给面子。
"哼,不吃拉倒。
"
"师父,还要走多远?"
"快了快了,箐箐,再坚持片刻就到。
"
正吃着东西的西目突然停住,皱眉望向声源处。
"晦气,怎么遇上你这秃驴!"
不远处,一休大师手持禅杖走来,身后跟着背负竹筐的少女箐箐。
虽衣着简朴,却掩不住她清丽脱俗的气质。
若熟悉《开心鬼》等影片的观众,定能认出这位正是当年风靡银幕的阿珍。
"出家人竟带着姑娘,不知羞耻!"西目道长拉长着脸指责道。
一休大师与西目道长比邻而居多年,虽是方圆十里仅有的两户人家,这一僧一道却似天生的冤家,见面总要争执不休。
"师父快看!那些是什么?"箐箐惊恐地指向远处诡异的队列。
这一带曾有反清复明的会党活动,他们将寿衣制成官服式样,以此表达对清廷的蔑视。
众人纷纷议论,说这地方客家人占多数,有给先祖脸上贴金的习俗,宗祠里供奉的先祖画像都身着官服,因此亡者下葬时也要穿戴官服式样的寿衣。
难怪会把箐箐吓成这样。
眼前这群人实在古怪,首挺挺杵在原地,身上套着寿衣,寻常人哪会穿这个,多不吉利。
一休大师瞧见这情形,朗声笑道:
"丫头别慌,那是我邻居接的活计。
"
"活计?"
箐箐满脸困惑。
"早跟你提过,我那邻居是茅山道士,专做赶尸营生。
这些都是要送回故土安葬的苦命人。
"
听罢这番解释,箐箐顿时会意,拖长声调"哦"了一声。
虽说赶尸行当透着玄乎,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反倒常见,许多亡故乡亲都是靠赶尸匠送回故里。
不过亲眼见到赶尸队伍,对箐箐来说还是头一遭。
起初的惧意退去后,好奇心便涌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