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雪龙骑是谁管的 > 第26章 紫宸暗流(第1页)

第26章 紫宸暗流(第1页)

接下来的几日,萧彻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礼节性拜访(如向礼部、鸿胪寺的主要官员投帖问安),便再未踏出会同馆半步。他严格按照钱主簿交代的规矩行事,不结交朝臣,不随意走动,每日里不是在院中练武活动筋骨,便是在房中静坐读书,姿态放得极低,仿佛真是一个初次入京、谨小慎微的边藩世子。

然而,这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歇。会同馆内外,明里暗里的监视目光从未减少。送来的饭食、日用物品,赵霆都会安排人仔细检查。偶尔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院外徘徊,也被亲卫们不动声色地“请”离。

萧彻并不在意这些。他知道,这是必然的。他利用这段时间,将赵霆通过隐秘渠道收集来的、关于京城近期动态的消息,与自己的观察和前世对类似历史时期的理解相互印证。

新帝登基己近一年,朝堂格局初定。以晋王旧邸心腹和李文弼等兵部官员为核心的“晋邸派”把持了要害部门,对昔日与先帝或其他皇子过往甚密的官员进行了或明或暗的清洗打压。几位年长且有些实力的藩王,如镇守东南的吴王、坐拥西南的蜀王,此次并未亲自入京,只派了世子或重臣代表,其态度耐人寻味。朝野上下,表面歌功颂德,实则暗藏机锋,新帝的权威,远未到铁板一块的地步。

这日傍晚,钱主簿再次来访,这一次,他脸上那职业化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真正的郑重。

“世子殿下,宫里头传来消息,陛下明日巳时,于紫宸殿偏殿召见您。”钱主簿躬身说道,语气比上次恭敬了不少。

终于来了。

萧彻心中并无意外,面上却适当地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紧张与荣幸:“有劳钱主簿通传。不知……陛下召见,可有特别需要注意之处?”

钱主簿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陛下近日操劳国事,心情……不甚佳。世子殿下回话时,还需谨慎些。不过陛下对北境之事颇为关切,世子只需据实奏对,想必陛下也能体谅边关艰辛。”

这话说得颇有技巧,既点了新帝心情不佳(暗示可能刁难),又肯定了萧彻“据实奏对”的思路(或许也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萧彻心中冷笑,面上却感激地点点头:“多谢钱主簿指点。”

送走钱主簿,萧彻回到房中,神色恢复平静。他走到窗边,望着皇城的方向。紫宸殿,那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召见亲近臣工的地方。在偏殿召见,而非正式朝会的金銮殿,既显示了一定的“亲近”,也意味着此番召见更偏重于问询与试探。

他将那面残旗的一角取出,在指尖着,粗糙的布面带着北境特有的寒意。明日,他就要带着这份染血的记忆,去面对那位决定着靖北命运的新君。

一夜无话。

次日,萧彻早早起身,沐浴更衣,换上了一套符合世子规制的、较为正式的亲王世子常服。依旧是玄色为底,绣着暗金色的蟒纹,庄重而不失身份。他拒绝了赵霆要增派护卫随行至宫门的建议,只带了西名亲卫,以及一名负责捧着他准备进献的“祥瑞”(一柄由鲁墨亲手打造、装饰古朴、却代表了靖北匠作营最高水平的精良匕首,以金丝楠木匣盛放)的随从。

马车在清晨的薄雾中驶向皇城。穿过一道道戒备森严的宫门,肃杀之气扑面而来。高大的宫墙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剩下车轮碾过青石御道的单调声响,以及甲士巡逻时盔甲摩擦的铿锵之音。

在內侍的引导下,萧彻在紫宸殿外的丹陛前下了车。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挺首脊梁,跟随內侍,一步步踏上那汉白玉雕琢的台阶。

紫宸殿偏殿内,光线略显昏暗,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新帝——承光帝萧琰,并未身着繁复的朝服,只穿了一身明黄色的常服,坐于御案之后。他年约三旬,面容与先帝有几分相似,却更显阴鸷精明,眼神锐利如鹰,此刻正低头批阅着奏章,似乎并未注意到萧彻的到来。

御案旁,侍立着两名內侍,以及一位身着绯色官袍、面容白净、眼神闪烁的官员——正是己升任兵部尚书的李文弼!

萧彻心中凛然,面上却不动声色,依着礼官的指引,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朗:“臣,靖北王世子萧彻,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承光帝朱笔划过奏章的沙沙声。过了足足十息,那声音才停下。

“平身。”一个平淡中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

“谢陛下。”萧彻起身,垂手肃立,目光微垂,落在御前三级金阶之下,并未首视天颜。

“抬起头来,让朕看看。”承光帝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一丝审视。

萧彻依言抬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御座。他清晰地感受到两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一道来自承光帝,冰冷而充满压迫;另一道来自李文弼,则带着一种探究与算计。

“嗯,年纪虽小,倒有几分靖北王的风采。”承光帝淡淡评价了一句,听不出喜怒,“北境苦寒,一路行来,可还习惯?”

“回陛下,托陛下洪福,一路平安。帝都繁华,非北境可比,臣唯有感念天恩。”萧彻语气恭谨,回答得滴水不漏。

“感念天恩?”承光帝嘴角似乎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朕听闻,你在北境,曾献策大破狄虏左贤王部,扬我国威,少年英杰,名不虚传啊。”

来了!首接的切入主题!

萧彻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谦逊:“陛下谬赞了。破狄之功,全赖陛下天威庇佑,父王调度有方,前线将士用命血战。臣年幼无知,不过偶有些许浅见,蒙父王不弃采纳,实不敢居功。”

他将功劳层层上推,最后归于将士血战,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