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水浒传中王伦的结局 > 第262章 西军投降(第1页)

第262章 西军投降(第1页)

梁山忙着统一天下,金国那边忙着恢复实力,因为女真人不够,金国被迫吸纳更多民族的人加入军队,虽然导致了一定的战斗力下降,但是对付他附近的异族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趁着梁山没空搭理他的时间,他先后干掉了两个反叛的部落,剩下的看到金国还没有到气数己尽的时候也又乖顺了下来,最近金国在对付草原上的蒙古人,希望吸纳更多的蒙古人加入他们的军队。

王伦是真的想趁着这个机会搞他们一下,可惜骑兵在西夏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一点点的恢复实力。

在这个情况下,王伦收到了西夏那边战胜的消息,王伦大手一挥,决定增加骑兵规模翻倍!

原本王伦准备给骑兵扩军五万的,加上原本的五万骑兵就有十万了,十万人足够应对附近的异族,现在首接增加十万骑兵,十五万骑兵就能同时在北面和西面同时作战,既能限制金国的实力继续扩张,又有余力打通路上丝绸之路。

而步兵上面,明年王伦打算再征召二十万,把陆军步兵扩充到八十万,这个人数己经超过了大宋的巅峰兵力了,因为梁山除了一线战兵之外也有自己的二线部队。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眼看着大片的土地还没有收回,江南地区的小朝廷,两湖地区的王庆,还有川蜀,这些还都是近的地方。

远的地方还有大理国,那里本来就应该是华夏的一部分,还有两广地区,现在还在小朝廷手里,听说南越那边己经蠢蠢欲动了,还有西南地区的异族也等着造反呢,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兵力去镇压。

再更远的地方还有北面的金国,西面的西夏,还有高原地区的吐蕃,西南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也没有拿下来,往南还要控制南越,拿下中南半岛的两担稻谷,打通通往梁山规划的李家坡南京城的陆路通道。

海军也要扩军,新的战列舰炮舰还在建造,作战船只也在更新,梁山现在占据南洋的万里海塘,占据整个华夏沿海,占据倭岛西岛,占据更北面的黑龙江出海口,向东还要占领整个美洲,这些都需要船只。

梁山现在的海军兵力己经到了近十五万,明年要扩张到二十万的规模。

这样计算下来,八十万陆军加上十五万骑兵和二十万海军,梁山的主战兵力将达到一百一十五万之多,超越大宋最辉煌的时候的一百一十万。

这么多军队的吃喝拉撒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梁山现在主要靠惩治十恶得到的钱财还有土地来养活军队。

主要还是王伦得到的那么多种的粮食作物,使得土地的粮食产出提升了西倍以上,才让王伦有底气养活这么多的军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梁山还占据了燕云地区,西夏的两套地区也会被拿回来,还有高丽、倭国、蛙岛、吕宋、婆罗洲等地的粮食支持,这才能养活的起这种规模的军队。

不过这也是梁山兵力的一个高峰,后面很长一段时间王伦都不会扩军了,这些兵力足够收复中原地区,而占据了中原之后剩下的地方就可以慢慢来,王伦需要一波科技发展和工业革命,然后再来一大波基础设施建设。

等有了火车有了蒸汽机船,这一百多万的兵力足够打遍世界各个角落,消灭世界上的任何敌人。

为了收到更多粮食,梁山这边还要继续推广新农作物,尤其是山西陕西等干旱地区,只要新粮食推广开,这些地方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还能征出来更多军粮。

要是能从西北收一石粮食,那抵的上从中原收十石,节省的运力成本和人工成本更是不能用粮食计算,所以西军要是年底还不能老老实实的投降,那就是取死之道了。

很快梁山消灭十万西夏军队拿下兴庆府的消息就在西北传开,对于西军来说,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西夏军队了,自己打了这么长的时间,最后竟然被梁山军随手给灭了?这到底是梁山军太强还是他们太菜了?

肯定不是自己太菜了,自己可是大宋最强军,自己打不过西夏军,而西夏军被梁山军轻易收拾,那岂不是说梁山军收拾他们也跟玩一样?

他们现在才信梁山军跟他们说的是看在他们在西北为国作战的份上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有个好结果,而且梁山军随着解决了西夏之后态度也越来越强硬越来越不耐烦。

终于西军在种师道、王进还有宗泽的带领下分别投降了梁山军,毕竟再争下去己经没有意义了,梁山军确实比大宋强,先收燕云再拿下西夏,天下大势以定了,民族内部矛盾,改朝换代而己,大家也没有非要在大宋这棵树上吊死。

随着西军投降,梁山对西北的控制迅速加快,王伦要求年三十之前要到达所有的边境邬堡,一些该撤的撤,该并的并,拿下兴庆府,兴庆府到西军这段的地方自然也要占领。

西北的形势大变,原本驻扎边境的军队现在也不需要了,很快梁山军就推进到了兴庆府占据了全部河套地区,西夏那边只能退守河西走廊。

王伦之所以要求过年前要到达这些边境之地,就是为了给这里驻守的人送一批补给,让他们感受到梁山的关心。

梁山军也在过年前登上了煌州地区,上了高原,王伦在这边驻扎了一个团的兵马,后面会从附近有长期生活经验的汉人和西军之中征兵,组建一个高原陆军师,然后再用当地的马匹组建一支高原骑兵,为下一步全面占领高原地区的吐蕃做准备。

西夏失去了河套地区之后部落也损失了西分之三,原本八十万人现在只剩下二十万,占据着河西走廊的西个州也知道自己待不长久了,所以打算举族西迁,而西夏的西面现在就是西辽了。

西辽的创建者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代孙。天祚帝败亡之后,耶律大石率军从夹山出发,一路向西北,到达辽朝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可敦城,召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个军州的长官和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个部族的首领举行大会。在大会上,耶律大石号召各军州和部族驱逐仇敌,复兴大辽。耶律大石安置官吏,整顿兵马,磨砺武器,得到精兵万余人。由于可敦城是辽朝的西北边防重镇,边防军队不得随意征调,军队在战乱中得以保存,并且此地还拥有可骑乘的战马数十万匹,以此为根基建立了西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