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轰!
这两句宛如石破天惊,瞬间在考官脑海中炸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这是何等的生机勃勃!何等的霸道盎然的春意!它根本不需要你去赞美,它自己就能冲破一切束缚,蓬勃而出!
而“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是以一个小巧玲珑的镜头,将这股关不住的春意具象化,活泼俏皮,意境全出!
“妙!妙啊!”那考官几乎要脱口而出,好不容易才强行忍住,但脸上的激动之色却难以掩饰。
“这…这‘关不住’、‘出墙来’,用词看似寻常,却力透纸背,灵气西溢!化腐朽为神奇!此子…此子真乃诗鬼也!”
他死死捏着自己的衣袖,才能控制住不去拍案叫绝。这西句诗,完全颠覆了他对咏春诗的认知!
然而,这还未完。凌夜运笔如飞,后西句紧跟而上,将意境进一步升华:
“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杨阴里白沙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他从狭小的园景巧妙拉远,过渡到湖畔春行,草浅杨绿,白沙堤暖,一派闲适愉悦的游春画面。
最后一句“烟波江上使人愁”,却轻轻一收,注入了一丝淡淡的、面对浩渺春光的怅惘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绪层次变得极为丰富,余韵悠长,远超一般单纯写景咏物的诗篇。
全诗读完,巡考官员己然呆立当场,半晌无语。
他怔怔地看着那纸上的诗句,又抬眼看了看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考生,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这等诗才…这等浑然天成的意境…莫说是本届考生,便是当今诗坛大家,能写出此等水准的,又有几人?'
'案首!此场诗赋,非他莫属!’他心中己然下了定论。
之前经义文章的震撼还未消退,此刻又添上这浓墨重彩的一笔,凌夜的形象在他心中变得无比高大神秘起来。
消息是藏不住的。
尽管试卷弥封,但那巡考官员异常的反应,以及他忍不住与其他同僚的低语交流,很快让几位重要的阅卷官都得知:某偏僻号舍出了一篇惊世骇俗的咏春诗。
一时间,几位考官心思各异。
那位寒门出身的副主考闻言,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
而那位收了贿赂的主考官,脸色则变得更加难看,手心冰凉。
‘怎么可能?!他经义文章写得那般老辣也就罢了,怎会连诗赋也…’主考官内心惊惶交加。
‘柳家不是说此子之前诗文平平吗?难道是藏拙?还是真有鬼神相助?’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若诗赋也是如此水准,他还如何打压?强行贬低一篇明显超一流的诗作,其他考官会怎么看?传出去他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凌云霄此刻刚刚憋出了一首自以为华丽无比的七绝,正暗自得意,觉得必能夺得头筹,却浑然不知,他视为最大对手的人,己然写出了一首足以碾压他十辈子的传世之作。
凌夜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看着纸上那首融合了多位大家风骨却又自成一格的“新作”,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王安石先生的‘春色满园关不住’,借来一用,应景得很。白乐天的‘浅草才能没马蹄’,苏东坡的意境…嗯,融合得还算不错。’
他心下点评着自己的“作品”,毫无心理负担。
‘第二场,搞定。’
他甚至还饶有兴致地侧耳听了听远处隐约传来的、其他考生抓耳挠腮的动静,仿佛在欣赏一场与己无关的喧嚣。
贡院上空,阳光正好,春意正浓。而某些人的心境,却如坠冰窖。
凌夜的才名,注定要随着这场考试,如那关不住的红杏般,冲出这贡院的高墙,传遍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