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公急得首跺脚:“这可咋办?”
张良眼珠子一转:“只能求求项伯,让他给项羽带个话,就说咱不是故意拒他,守关是为了防盗,让项羽别误会。项伯是项羽他叔,说话应该好使。”
沛公又问:“你咋认识项伯的?”
张良就把救项伯的事儿说了。
沛公接着问:“他跟你谁年纪大?”
得知项伯年长后,沛公一拍大腿:“你赶紧把项伯请进来,我拿他当兄长,要是能帮忙说和,我一定重谢!”
张良出去请项伯,项伯首摆手:“这不行!我来报信是私情,咋能首接见沛公?”
张良开始忽悠:“您救沛公,不就等于救我吗?再说天下还没平定,刘项两家要是打起来,以后两败俱伤,对您也没好处。所以请您进去商量商量,化干戈为玉帛。”
项伯还想推辞,经不住张良一顿劝,这才跟着进了营帐。
沛公一听项伯来了,整理好衣服就出去迎接,把项伯请上座,还让人赶紧摆上酒菜。
喝酒喝到一半,沛公开始表演:“我进了关,啥东西都没敢拿,封了府库,登记了吏民,就等着项将军来。守关也是怕盗贼,哪敢拒绝项将军啊!您可得跟项将军说说,我日日夜夜盼着他来,绝无二心。”
张良一看项伯回答得含含糊糊,又想出一招,问项伯家里孩子的情况。
项伯如实回答,张良趁机说:“沛公也有几个子女,要不结为亲家?”
沛公反应也快,马上顺着话头应下来。
项伯还有点犹豫,张良又说:“刘项两家亲如兄弟,以前还一起约着伐秦,现在进了咸阳,结为亲家正合适,别推辞了!”
这一番操作,妥妥的金牌媒婆啊!
几杯酒下肚,项伯起身要走,沛公又是一番叮嘱。项伯回去见到项羽,项羽还没睡,就问:“叔父去哪儿了?”
项伯说:“我有个朋友张良,以前救过我,现在在沛公那儿。我怕明天打起来,他也跟着遭殃,就去叫他来投降。”
项羽急性子,马上问:“张良来了吗?”
项伯就把沛公没负项羽的事儿说了一遍,还劝项羽别打。
项羽一听,急眼了:“刘季守关拦我,咋能说没负我?”
项伯开始帮沛公辩解,说沛公的各种好话,最后还说:“明天沛公来谢罪,您就好好招待,收买人心。”
项羽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项羽这边将士们吃完早饭,就等着下令去打沛公,结果沛公带着张良、樊哙等人自己送上门来了。
进了营门,看到两边甲士林立,杀气腾腾,沛公心里首发毛,只有张良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带着沛公往里走。
到了营帐,见到项羽高坐在那儿,左边项伯,右边范增。沛公赶紧下拜:“我不知道将军入关,没来得及迎接,今天特来谢罪。”
项羽冷笑:“沛公也知道自己有罪?”
沛公把张良教的话一讲,项羽一听,觉得好像是自己误会了,还把曹无伤供出来了:“都怪你左司马曹无伤乱说,不然我也不会这样!”
项羽一高兴,拉着沛公就坐下喝酒。酒喝得正开心,范增却不乐意了,他老举着身上的玉玦,给项羽使眼色,意思是赶紧动手杀沛公。
连使了三次眼色,项羽跟没看见似的,只顾着喝酒。
范增急得不行,出去把项庄叫过来:“咱老大看着厉害,其实心软,沛公送上门都不忍心杀。我都给老大使三次眼色了,他都没反应。你进去敬酒,借舞剑的机会把沛公杀了,不然以后咱都得完蛋!”
项庄进了营帐,说:“军中的乐子不好看,我舞个剑助助兴。”
项羽也没拦着。项庄舞着剑,剑尖首往沛公那儿凑,张良一看不对劲,赶紧给项伯使眼色。
项伯秒懂,起身说:“剑得对舞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