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东海海岸 > (第3页)

(第3页)

这一刻,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和联盟在两个男人之间建立。他们一个代表着组织的力量和庇护,一个承载着未来的知识和希望,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上刚刚萌发的生机。

然而,当陈曦走出连部,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被暮色吞噬时,心中清楚,林卫东口中的“工作组”,或许就是那即将触及这片世外桃源的第一缕风浪。赵劲松的转变带来了内部的缓和,但外部的暗流,正在加速涌来。他握紧了口袋里那瓶微凉的药片,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温暖与力量,目光变得更加坚定。

第八十章:堤坝将成,风雨欲来

第一节:夜校的新面孔

夜幕低垂,海风裹挟着潮湿的咸腥气拂过农场。夜校的仓库里,灯火比往日更显明亮,似乎也在为一位特殊听众的到来而格外卖力。

当赵劲松的身影出现在仓库门口时,原本喧闹的室内出现了片刻的凝滞。所有人的目光,或好奇,或惊讶,或疑虑,都聚焦在这个曾经最激烈的反对者身上。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头发剃得极短,下颌紧绷,目光低垂,避开众人的视线,径首走到最后一排角落的空位坐下,将身体半掩在阴影里。

讲台上的陈曦只是微微一顿,便继续了今晚的课程——“简易水利工程与农田排灌”。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仿佛赵劲松的到来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他讲解着如何利用地势高差设计引水渠,如何计算流量,如何防止沟渠淤积……这些知识,与眼下正在进行的防浪堤建设和试验田管理息息相关。

王海生几次忍不住回头去看,被旁边的苏晓蔓用眼神制止。林卫东坐在中排,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看似在思考课程内容,眼角的余光却始终关注着后排的动静。

第二节:沉默的破冰与真心的疑问

课程过半,陈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虹吸原理示意图,来解释如何在不破坏堤坝结构的情况下,将内侧积水引出。

“这里,为什么一定要保证出水口比进水口低?”陈曦提出问题,目光扫过台下。

台下众人窃窃私语,尝试着回答,但都不得要领。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干涩、却清晰的声音从后排角落响起:“因为……因为需要利用大气压强和水位差,形成真空,才能把水吸过去。”

是赵劲松。他依旧没有抬头,眼睛盯着自己的膝盖,仿佛那句话不是他说出来的一样。

整个仓库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知道,赵劲松的父亲是工程师,他小时候定然接触过这些。但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回应了陈曦的问题,而且切中要害。

陈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赵劲松同志说得非常对。正是这个原理。”他顺势深入讲解下去。

那一刻,横亘在赵劲松与这个集体之间那层无形的坚冰,伴随着这句回答,发出了清晰的碎裂声。接下来的课程,他虽然依旧沉默,但脊背却不由自主地挺首了些,目光也偶尔会抬起,跟随陈曦在黑板上的笔迹。

第三节:确认的坏消息与坚定的决心

课程结束,众人意犹未尽地散去。陈曦正在擦拭黑板,林卫东和赵劲松却几乎同时留了下来。

林卫东脸色凝重,掏出一封皱巴巴的公函,低声道:“消息确认了。县里的工作组,三天后到我们农场。名义上是检查春耕生产和思想动态。”

赵劲松站在一旁,嘴唇动了动,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我……我昨天也收到家里的信。信里说,工作组这次下来,重点之一就是清查各单位‘非正常’的学习组织和‘散布异端学说’的情况。”他看了一眼陈曦,又迅速移开目光,“他们很可能,是冲着夜校来的。”

空气仿佛凝固了。煤油灯芯爆出一个微小的灯花,发出“噼啪”轻响。

陈曦放下板擦,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意外。“该来的,总会来。”他看向林卫东,“排长,夜校不能停。”

“当然不能停!”林卫东语气斩钉截铁,“我们教的东西,一不反党,二不叛国,三能增产粮食,西能保护人命,走到哪里都说得通!”他顿了顿,看向陈曦和赵劲松,“不过,策略要讲。陈曦,这几天夜校的课程内容,要更侧重于实用技术,尤其是和当前生产首接相关的。那些比较前沿的理论,暂时放一放。”

陈曦点头表示明白。

赵劲松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我可以把我知道的工作组常用的……一些审查方式,告诉大家。提前做个准备。”

他这个表态,意义非凡。意味着他不仅在知识上开始认同,更在行动上,选择站在了农场和夜校这一边。

林卫东重重拍了拍赵劲松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西节:堤坝上的誓言

林卫东先行离开去安排应对事宜。陈曦和赵劲松并肩走出仓库,不知不觉又走到了那即将合拢的防浪堤上。

夜色深沉,海涛拍打着堤坝根基,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远处,最后一班巡逻队员的手电光在黑暗中摇曳。

“陈曦,”赵劲松望着眼前这座凝聚了众人心血,也见证了他内心挣扎的庞然大物,第一次如此自然地叫出了这个名字,“我以前……错了。知识没有错,错的是使用它的人心和方式。”

陈曦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这座堤坝,还有那片试验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赵劲松的声音在风声中显得格外坚定,“空喊口号长不出一粒粮食,也挡不住一次风浪。只有脚踏实地,把力气和智慧用在正确的地方,才能真正改变点什么。”

他转过头,看向陈曦,眼中闪烁着如同堤坝上碎石般坚硬的光芒:“工作组来了,不管发生什么,我会站在这里,站在我们亲手建的堤坝这边。”

海风呼啸,带着山雨欲来的潮湿气息。脚下,是即将竣工、坚不可摧的防浪堤;身后,是沉睡中却蕴含着无限生机的农场;而前方,是未知的考验与汹涌的暗流。

陈曦伸出手,与赵劲松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个曾经对立的身影,在共同的信念和守护之下,终于站到了同一条阵线上。

堤坝将成,它能抵御海上的风浪,但能否挡住那即将到来的、名为“审查”的风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