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醉酒穿越的 > 第64章 老教师的瓷盘与胡同里的风波(第1页)

第64章 老教师的瓷盘与胡同里的风波(第1页)

门口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老派知识分子的讲究劲儿。孟西洲抬头看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戴着深度眼镜、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的老者,正有些局促地站在仓库门口,手里紧紧捧着一个用旧报纸包得方方正正的物件。

那报纸包裹的形状,像个盘子或者镜框,边缘处隐约透出一点红色的痕迹。

孟西洲心里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着迎上去:“老师傅,您找我?快请进来说话。”他一边招呼,一边用眼神示意大壮和小辉稍安勿躁,留意西周。

老者迟疑了一下,还是迈步进了仓库,眼神快速扫过堆放在角落的各种旧货,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似乎不太适应这里的杂乱环境。

“孟老板是吧?我姓陈,以前是二中的老师。”老者推了推眼镜,自我介绍道,“听…听街坊说,您这儿收老物件,价钱还算公道?”

“陈老师您好。”孟西洲态度很客气,“是有这么回事,您有什么东西想出手?”

陈老师这才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报纸包裹放在旁边一个还算干净的旧柜子上,一层层地揭开报纸。他的动作很慢,很轻柔,仿佛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报纸完全揭开,露出里面的东西——那是一个白瓷盘,盘子中央用鲜红的釉彩绘制着毛主席头像,周围是向阳盛放的向日葵,盘沿有一圈红宝书图案。典型的“文革瓷”,但不同于常见的大路货,这个瓷盘的画工明显细腻不少,釉面光洁,色彩,保存得相当完好,几乎没有磕碰。

“这是我当年…唉,不提了。”陈老师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家里孩子等着用钱,没办法…你看看,这个能值几个钱?”

孟西洲心脏微微加速跳动。他伸出手指,轻轻触摸瓷盘边缘。

冰凉细腻的触感传来,信息瞬间浮现:

【名称:毛主席像向日葵纹饰瓷盘(文革瓷)】

【年代:1968年】

【市场价值:600元(当前品相)】

【未来升值潜力:高(8-10年内可达3000-5000元,特殊题材及精良工艺)】

好东西!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重器,但绝对是红色收藏里的精品!画工好,品相完美,未来升值空间明确!这正好印证了他刚刚萌生的红色收藏思路!

孟西洲压下欣喜,脸上露出斟酌的表情:“陈老师,不瞒您说,这盘子是特殊年代的东西,画得是精细,保存得也好。但现在…收这个的人不多。这样,我给您个实在价,三百块,您看行不?”

三百块!在97年,对于一个旧盘子来说,绝对是高价了!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

陈老师明显愣了一下,眼镜后面的眼睛瞪大了些,似乎没想到能这么多。他嘴唇嚅动了几下,最终点点头:“三…三百?行,行吧…谢谢你了,孟老板。”他看起来松了口气,又有些不舍。

孟西洲痛快地数出三张百元大钞递过去。陈老师仔细点过,小心揣进内兜,又看了一眼那瓷盘,这才转身匆匆走了。

“洲哥,这红盘子这么值钱?”小辉凑过来,看着那瓷盘,一脸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这玩意儿就是以前满大街都是的东西。

“品相好,画工细,以后会有人抢着要。”孟西洲小心地将瓷盘重新用软纸包好,“记住这种品相的,以后遇见了,别放过。”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由远及近,还挺激烈。

“就在前面!那个收废品的院子!”

“妈的!肯定让那小子给坑了!那铜炉子我爸说以前是老物件!”

“找他去!把钱要回来!”

孟西洲眉头一皱,和大壮小辉对视一眼,三人立刻走到院子门口。

只见胡同口,上午刚从他这卖了一堆杂七杂八旧货的一个中年男人,正领着一个老头和一个烫着鸡窝头、叉着腰的泼辣妇女,气势汹汹地朝这边冲过来。周围几家邻居也被惊动了,纷纷探头出来看热闹。

那中年男人一眼看到孟西洲,立刻指着鼻子骂开了:“好你个收破烂的小子!坑到你爷爷头上了!上午卖你那堆破烂里,有个旧铜炉子,我爸说是祖传的!你才给了几块钱?赶紧把炉子还回来!不然今天没完!”

那老头也颤巍巍地帮腔:“那…那炉子是我爹那辈的…是好东西…”

那妇女更是唾沫横飞:“欺负我们老实人是吧?告诉你!今天不把炉子吐出来,赔我们五百块钱,我们就砸了你这破院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