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战国风云 > 第11章 统一战线与岳父的决断(第1页)

第11章 统一战线与岳父的决断(第1页)

耳川惨败的消息像瘟疫一样在九州蔓延,带来的不仅是恐慌,还有一种大厦将倾的绝望感。连大友家这样的庞然大物都说倒就倒,我们这些“小虾米”还能蹦跶几天?

在这种氛围下,我提出的“抗岛津统一战线”构想,就像是在黑暗中划着的一根火柴,虽然微弱,但至少给了大家一个方向,一点希望。

军议结束后,我立刻把自己关在书房,开始奋笔疾书。第一封信,也是最重要的一封,是写给我那位“雷神”岳父,立花道雪的。

信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涕泗横流……呃,是逻辑清晰,陈明利害。我首先高度赞扬了立花道雪的英明神武和立花家的赫赫威名(马屁先拍足),然后详细分析了耳川之战后九州面临的“危局”——岛津一家独大,鲸吞之势己成。指出如果立花家和我肥前林家被岛津各个击破,那么九州将再无力量能阻挡岛津的统一,届时,纵使立花山城坚不可摧,道雪公用兵如神,也难敌岛津举九州之力的围攻。

我强调,我们两家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唯有精诚团结,互为犄角,才能在这惊涛骇浪中求得一线生机。我提出了具体的联合方案:建立军事同盟,情报共享,统一协调行动;在岛津进攻任何一方时,另一方必须尽全力牵制、支援;甚至可以探讨组建一支联合机动部队,由我和立花家共同指挥。

最后,我笔锋一转,打起了感情牌,提到訚千代在佐嘉城一切安好,我们夫妻和睦(至少表面上是),共同为未来谋划,希望岳父大人为了九州的未来,也为了訚千代的幸福,能够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写完给立花道雪的信,我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继续给仍在筑前岩屋城(此岩屋城非肥前岩屋城,乃筑前名寨,高桥绍运驻守)苦苦支撑的高桥绍运写信。高桥绍运是个人物,历史上就以善守和忠义著称,是块硬骨头。我在信中对他坚守不退的勇气表示由衷敬佩,痛斥岛津的侵略行径,并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主要是精神上和道义上的,物资可以稍微给点),希望他能继续在岛津的后方发挥钉子作用,我们前后呼应,共同抗敌。

第三封信则是给那个在筑前南部上蹿下跳的秋月种实。对他的“义举”再次表示赞赏,并暗示,只要他继续给岛津找麻烦,我林秀宗绝不会亏待他,将来在筑前必有他一块大大的地盘(先画个大饼再说)。

三封信写完,我派出了三路最得力的使者,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将信送到。

做完这一切,我长长地舒了口气,感觉像打完了一场仗。外交这活儿,真他娘的累,比带兵冲锋还费脑子。

接下来的几天,是在焦灼的等待中度过的。佐嘉城的气氛依旧压抑,但我能感觉到,因为有了明确的“联合”目标,核心家臣们的心气儿慢慢提起来了一些,至少不再像刚开始那样茫然无措了。

锅岛首茂全力投入到战备工作中,清查库府,调配物资,加固城防。岛胜猛则像一头焦躁的狮子,整天泡在军营里,把士兵们操练得鬼哭狼嚎。用他的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都给我往死里练!”

终于,在派往立花山的使者出发后的第五天,快马带回了立花道雪的回信!

我几乎是抢过信件,迫不及待地拆开。立花道雪的字迹苍劲有力,一如他本人的风格。信的内容言简意赅,却让我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大半。

他首先同意我对局势的判断,认为岛津己是九州公敌,立花与林家唇齿相依,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他完全赞同建立紧密同盟的提议,同意情报共享和战略协同,并提议在柳川城(立花家支城,位于筑后,位置关键)设立联合军议所,由双方重臣定期会晤,协调行动。

更重要的是,他明确表示,若岛津进攻肥前,立花家必出兵牵制;若岛津进攻立花山城,也希望我能予以支援。他还答应,会利用其影响力,协助联络和说服其他尚在观望的势力,共同抗敌。

在信的最后,他写道:“贤婿雄才,小女托付,吾心甚慰。九州板荡,正当你我翁婿携手,挽狂澜于既倒之时。望善加珍重,稳固根本,以应万变。”

“好!好啊!”我拿着信,激动地差点跳起来。有了立花道雪这位“雷神”的明确支持和联手,我这“抗岛津统一战线”就算成功了一大半!底气瞬间足了很多!

“立刻将道雪公的回信内容,抄送核心家臣知晓!”我吩咐道,“让大家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立花道雪的决断,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佐嘉城。恐慌的气氛被驱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同仇敌忾、准备迎接大战的凝重。

我知道,联合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岛津家,会先从哪里下手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