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三尺讲台视频 > 第68章 艺术的微光与现实的阴霾(第2页)

第68章 艺术的微光与现实的阴霾(第2页)

女孩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惯常的茫然和不易察觉的警惕。她默默合上画本——林远注意到她飞快地用一张白纸盖住了画的内容——然后起身,安静地跟在林远身后。

办公室里没其他人,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给桌面镀上一层暖金色。林远拖过一把椅子放在自己对面,示意她坐下。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轻松而充满鼓励。

“陈小雨,看到学校艺术节的通知了吗?”他开门见山,脸上带着笑意,“绘画大赛那个,我觉得特别适合你。”

陈小雨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下,放在膝盖上的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起来,抓住了校服裤子的布料。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微微垂下了眼睑。

林远捕捉到她细微的反应,更加放柔了声音:“你画本上的东西,我……不小心看到了一点。画得真的很好,特别有感觉!那种观察力和表现力,不是谁都能有的。这是个好机会,去试试看,怎么样?”

话音落下,有那么短暂的一瞬间,林远清晰地看到女孩眼中有什么东西倏地亮了一下。像暗夜里划过的微弱流星,带着一丝被认可、被点亮的惊喜和难以置信。那光芒如此短暂,几乎转瞬即逝。

紧接着,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猛地掐灭,那点亮光迅速被一层更深的灰暗覆盖。她猛地低下头,长长的刘海垂下来,遮住了大半张脸。林远只看到她小巧的下巴绷得紧紧的,抓着裤子的手指用力到指节泛白。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操场上隐约传来的篮球拍地声。过了好几秒,一个细若蚊呐、带着轻微颤抖的声音才从她低垂的头颅下传来:

“没……没用的。”那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我妈……不让。”她顿了顿,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挤出最后几个字,“她说,画这些东西……浪费时间。”

“浪费时间”西个字,像几颗冰冷的石子,砸在林远刚刚燃起的热忱上。他看着她紧紧攥着画本边缘的手,指甲几乎要嵌进硬壳封面里,那是一种无声的抗拒和深埋的委屈。林远的心沉了下去。他明白了她眼中那瞬间亮起又迅速熄灭的是什么——那是被长久压抑后,好不容易窥见一丝缝隙的光明,却又被现实的巨石狠狠压了回去的绝望和无奈。

办公室的暖色夕阳仿佛也失去了温度。林远沉默了几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尽量显得平静:“你妈妈……她的想法,我大概能理解。但我觉得,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你的天赋和热爱……”

陈小雨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不再说话,像一座沉默的小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力的窒息感。

送走沉默得如同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陈小雨,林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家庭,这道看似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壁垒,比他想象中更难撼动。他揉了揉眉心,一个念头清晰起来:要帮陈小雨争取这个机会,仅仅说服她自己不够,甚至仅仅靠他这个任课老师也不够,必须得班主任点头,形成“官方”支持,或许才能增加一点说服家长的砝码。

高二(7)班的班主任是周建军,一个在教育战线奋斗了二十多年的老兵。他的办公室在教学楼另一头,门上贴着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奖状己经有些褪色,像他本人一样,带着一种被岁月和升学率反复冲刷过的务实感。

林远敲开门时,周老师正戴着老花镜,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成绩单皱眉头,手指间夹着的红笔在“陈小雨”那个名字后面的低分段区域无意识地敲打着。

“周老师,打扰您一下?有点事想跟您商量。”林远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开门见山,“是关于我们班陈小雨的。”

周老师从成绩单上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哦,小林啊。陈小雨?她又怎么了?上课睡觉?还是作业又没交?”语气里是习以为常的“问题学生”预设。

“不不,不是纪律问题。”林远赶紧澄清,脸上堆起笑容,“是好事!您看,学校艺术节不是要办了吗?有个绘画比赛。我发现陈小雨在画画上特别有天赋!真的,画得非常好,非常有灵气!我想鼓励她去参加。”

“画画?天赋?”周建军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他放下红笔,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微凸的肚子上,那姿态像在审视一个过于天真的提议。“小林老师啊,”他语重心长地开口,带着过来人的口吻,“你刚来,有热情,这很好。但咱们得抓主要矛盾,对不对?”

他伸手指了指电脑屏幕:“看看她的成绩!语文勉强及格,数学在及格线边缘疯狂试探,英语更是惨不忍睹!这叫什么?这叫‘岌岌可危’!高考就在眼前了,火烧眉毛了!”他手指在桌子上点了点,发出笃笃的声响,“艺术节?玩玩可以,放松一下嘛。但比赛?那得花多少时间准备?构思、打草稿、上色、修改……这得耽误多少正课学习的时间?她现在最需要的是收心!是刷题!是把分数提上去!而不是去搞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

“周老师,您听我说,”林远试图解释,身体微微前倾,“我觉得这恰恰可能是一个契机!陈小雨现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信。如果能在她擅长的领域获得认可,建立起自信,这种正向激励说不定能反哺到她的文化课上……”

“契机?”周建军打断他,嘴角向下撇了撇,露出一个近乎无奈的笑容,“小林啊,理想是的,现实是骨感的。我带了这么多年班,见过太多‘有天赋’的孩子了。唱歌的、画画的、跳舞的……最后呢?有几个能靠这个吃饭?凤毛麟角!高考才是硬道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她现在这个成绩,别说大学了,好点的大专都悬!还分心去画画?”他摇着头,语气斩钉截铁,“不行!绝对不行!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万一成绩再往下掉,谁负责?家长找上门来,是你小林顶着,还是我这个班主任担着?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他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吹了吹热气,慢悠悠地喝了一口,下了结论:“这事儿啊,没得商量。让她收收心,老老实实把课本啃好才是正经。艺术节嘛,就当个观众,感受感受气氛就行了。比赛?算了吧。‘再看看,再看看’。”他挥挥手,重新把目光投向电脑屏幕上的成绩单,那串冰冷的数字显然比什么虚无缥缈的“艺术天赋”更让他安心。“先保证学习别掉队,这才是对她负责,对家长负责,对我们整个班级的升学率负责!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小林?”

林远看着周老师那张被现实打磨得棱角分明、写满“升学率KPI”和“绩效工资”的脸,所有准备好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那套“激发内驱力”、“点燃兴趣”、“多元发展”的理论,在绝对务实的升学压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幼稚可笑。

他沉默地站起身,说了句“打扰了,周老师”,便退出了办公室。走廊里光线有些昏暗,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粉笔灰味和消毒水的气息。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闭上眼,脑海里交替浮现着两幅画面:一幅是画本上那只充满生命力、振翅欲飞的麻雀,灵动鲜活;另一幅是陈小雨低着头,手指死死攥着画本边缘,那句带着无尽委屈和绝望的“我妈…不让。说没用。”,沉重得像铅块。

周老师那务实到近乎冷酷的话语还在耳边嗡嗡作响,像一层厚重的、名为“现实”的阴霾,试图将那点刚刚被他发现的、微弱的艺术星芒彻底遮蔽。

林远睁开眼,望着走廊尽头窗外那片被分割的天空,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疙瘩。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那张写着“陈小雨家庭地址:前进路向阳小区3栋402室”的小纸条,指尖仿佛能感受到那粗糙纸张传递来的重量。学校内部的阻力己经如此坚硬,那么,那扇位于前进路向阳小区3栋402室的铁门背后,那个只要求孩子“不出事”的母亲所构筑的世界,又将是一道怎样难以逾越的、冰冷的现实之墙?

一场硬仗,一场注定艰难的家访,己然无可避免地摆在了他面前。那点艺术的微光,能否穿透这层层叠叠的现实阴霾?林远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胸腔里堵得发慌,转身走向自己那堆满了作业本和教参的办公桌,感觉连那油墨味都带着一股沉甸甸的现实压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