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是您施展才华的天地 > 第45章 月考的考验进步的曙光(第3页)

第45章 月考的考验进步的曙光(第3页)

最后,林远的目光精准地投向那个几乎要缩进地缝里的身影,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些,却带着更重的分量:

“张晓!”

张晓浑身一激灵,像被电了一下,猛地抬起头,黑框眼镜后的眼睛里充满了惊恐和茫然,仿佛听到的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立即枪决”的命令。

“英语!”林远拿起张晓那份卷子,特意将那个鲜红的“63”展示了一下,“63分!比起上次月考,提高了整整19分!”

“哇——!”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19分!在7班这种地方,这简首是天文数字般的飞跃!所有人的目光,惊讶的、难以置信的、羡慕的、好奇的,像聚光灯一样“唰”地全打在了张晓身上。

张晓彻底懵了。他呆呆地站着,嘴巴微张,眼镜滑到了鼻尖都忘了扶,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惨白变成通红,最后红得像个熟透的番茄。他手足无措,眼神慌乱地西处乱飘,手指死死地抠着桌沿,仿佛想找个地缝立刻钻进去,又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关注砸晕了头。林远那句“进步显著”和随之宣布的“英语飞跃勋章!个人+10分!小组+5分!”像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在他嗡嗡作响的耳朵里模糊不清。他只看到林老师赞许的目光,看到同学们聚焦过来的视线,一种巨大的、从未体验过的羞窘和一丝极其微弱的、像小火苗般蹿起的奇异暖流交织在一起,几乎将他淹没。

“还有,”林远的目光转向李浩。李浩正一脸不耐地抖着腿,接触到林远的目光,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眼神里带着警惕,仿佛在说“看老子干嘛?老子又没及格!”

林远没提分数,而是拿起李浩那份数学卷子,翻到后面,指着其中一道题旁边那歪歪扭扭的“防守阵型=等腰三角?”的草稿,声音带着点笑意,又无比认真:“李浩!这道题,答案错了。但是!这几个字,这个图,”他用红笔圈了一下,“证明你动脑子了!证明你试图用你理解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了!这就是进步!思考的过程,比蒙对的答案更值钱!这步思路分,给你加上!个人+2分!”

李浩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那鬼画符一样的草稿,居然还能换分?还被当众表扬了?他看着卷子上被红笔圈出的那几个丢人的字和图,脸上表情极其精彩,混合着错愕、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还有被当众戳破“小秘密”的别扭。他飞快地抢过前排同学递过来的卷子,胡乱塞进桌肚,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谁也听不清的话,但抖着的腿,却莫名地停了下来。

林远又简要提了一下吴明那份“战略部署”的物理卷,虽然没点名,但说了句“有的同学,解题思路非常清晰,懂得抓大放小,策略性很强,值得学习!”吴明戴着耳机,仿佛没听见,但手机屏幕上飞快操作的手指,有那么零点几秒的停顿。

小小的班会,因为几个点状的进步和勋章颁发,气氛居然短暂地脱离了“末日审判”的沉重,透出一丝久违的、带着点生涩的振奋。积分榜上的数字随着加分刷刷变化,引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然而,这丝微弱的暖意,在踏入年级办公室的瞬间,就被冻成了冰渣。

王主任正背着手,像一头巡视领地的老狮子,在办公桌后踱步。看到林远进来,他立刻停下,拿起桌上那份7班的成绩汇总表,用两根手指嫌弃地捏着,仿佛那是什么脏东西。

“小林啊!”王主任的声音拖得老长,带着一种“你看我说什么来着”的叹息,手指重重地点在“年级排名:末位”那几个刺眼的字上,“看看!看看!还是垫底嘛!这平均分,惨不忍睹啊!离及格线都还差一大截呢!你这样搞下去,不行啊!”每一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在林远刚升腾起的那点小火苗上。

林远刚想解释及格率的提升和那些点状进步,旁边一个慢条斯理、带着点茶香的声音就飘了过来。

语文组组长刘老师不知何时端着保温杯踱了过来,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林远,又落在成绩单上。他伸出保养得宜的手指,精准地指向其中一道全班错误率高达85%的文言文翻译题。

“林老师,”刘老师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浸淫讲台多年的权威感,慢悠悠的,像在宣判,“这道‘之乎者也’的基础题,全军覆没啊!我早说过,基础!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抿了口茶,轻轻吹了吹浮沫,眼皮都没抬,“你那些个积分啦,勋章啦,游戏啦,花样倒是挺多,搞得热热闹闹。可热闹顶什么用?知识点讲透了吗?基本功抓扎实了吗?花架子搭得再漂亮,一阵风吹过来,哗啦,全得倒!”他放下保温杯,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如同给林远的“花架子”盖上了棺材板。“教育,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搞联欢会。学生肚子里没真货,高考场上是要见真章的!到时候哭都来不及!”

王主任在一旁深以为然地点头,仿佛刘老师道出了教育的终极真理。

林远站在办公室中央,手里还捏着那份记录着张晓19分进步、李浩歪扭思路、吴明战略部署的成绩单。王主任的“垫底”和刘老师的“花架子”,像两盆冰水,兜头浇下。办公室里其他老师或同情或事不关己的目光,也像细密的针,扎在皮肤上。

他张了张嘴,想争辩那些“点状的光”,想说张晓那19分背后可能是一个个不眠的夜晚,想说李浩那歪扭的“等腰三角”是多么不易的萌芽,想说吴明的“策略”本身就是一种高阶思维……但最终,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在冰冷的平均分数据和根深蒂固的“基础论”面前,这些微小的、带着个体温度的努力和变化,显得那么苍白,那么无力,那么……不值一提。

一股强烈的憋屈感涌上心头,像吞下了一块棱角分明的冰。他默默地、用力地点了点头,喉咙里挤出一个干涩的音节:“嗯,知道了,刘老师,王主任,我会……加强基础。”那声音干巴巴的,没有任何说服力。

他转身离开办公室,脚步有些沉重。走廊的穿堂风吹过,带着初冬的寒意。他回到自己那个狭小、堆满杂物、却暂时属于他的班主任小隔间。目光落在桌角,张晓那份写着鲜红“63”的英语卷子正安静地躺在那里。

林远盯着那个分数看了很久。他忽然站起身,从抽屉里翻出一卷透明胶带。然后,他拿着那份卷子,走到隔间那面有些斑驳的墙壁前。他小心翼翼地将张晓的卷子展开,抚平上面的褶皱,然后,用透明胶带,仔仔细细、端端正正地,把它贴在了墙上最显眼的位置。

那鲜红的“63”,那依旧遍布的红叉,在灰白的墙面上,像一张奇特的、充满战损痕迹的藏宝图。它记录着一次卑微的冲锋,一次从低谷中挣扎向上的痕迹。

林远后退一步,看着那张贴在墙上的卷子。冰冷的“垫底”数据和刺耳的“花架子”批评还在耳边回响。这点滴的进步,这微弱的星光,在沉重的现实面前,真的能汇聚成改变的力量吗?它们能扛得住下一次更严酷的考试,扛得住那些根深蒂固的质疑吗?

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看着那张贴在墙上的、属于张晓的“战损版藏宝图”,他胸腔里那股被冰水浇得几乎熄灭的、名为“不甘”的小火苗,又顽强地、微弱地,跳动了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