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林远真心赞叹,“记住这个画面!这就是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解放思想,把人从神权的束缚里解放出来!时间?14到17世纪!你就想,这个人挣脱锁链花了三百多年!代表人物?达芬奇就是这个人的‘智慧之眼’,米开朗基罗是他的‘力量之手’,莎士比亚是他的‘自由之喉’!”
陈小雨看着自己的画,眼睛越来越亮。那些枯燥的文字和年代,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生命,与这幅生动的画面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五分钟树洞”与心灵按摩:
除了知识上的攻坚,林远更敏锐地察觉到了弥漫在班级里的焦躁情绪。张晓一天往厕所跑了七八趟;有个学生黑眼圈浓得像熊猫,自述失眠;平时几个爱说爱笑的,也变得沉默寡言。
于是,在一次常规班会上,林远推出了他的第二个神器——“五分钟树洞”。
他拿出一个精心装饰(其实就是贴了几张卡通贴纸)的纸盒子。
“同学们,这是咱们班的‘树洞’。接下来五分钟,你们可以匿名写下任何此刻让你觉得烦恼、焦虑、撑不下去的事情,塞进去。我会随机抽取几张,咱们一起听听,或许我能提供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或许只是让大家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起初学生们面面相觑,有些犹豫。但在林远鼓励的目光下,还是纷纷动笔。
五分钟后,林远把手伸进“树洞”,摸出第一张纸条。
“念出来念出来!”底下开始起哄。
林远清了清嗓子,用播音腔念道:“‘感觉脑子像被糊住了,什么都记不住,越急越记不住,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底下传来一片心有戚戚焉的附和声。
“好问题!”林远放下纸条,“这说明你的大脑CPU正在高速运转,产生了大量热功耗,需要散热!解决办法:第一,番茄工作法。学25分钟,强制休息5分钟,这5分钟绝对不看任何学习相关,起来走动、喝水、看看窗外,给你的大脑清空缓存。第二,费曼技巧。假装把你刚学的东西讲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比如你同桌)听,讲不通的地方,就是你没掌握的地方。试试看,效果拔群!”
他又抽出第二张纸条:“‘每次大考就拉肚子,手抖,感觉自己要完蛋了。’”
“这位同学,恭喜你,你拥有了考神体质——适当的紧张有助于发挥!”林远开了个玩笑,随即正色道,“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教你几招:腹式呼吸(吸气鼓肚子,呼气瘪肚子,来回几次);正面心理暗示(默念‘我叫不紧张’没用,要说‘我准备得很充分’、‘我能行’);考前模拟,自己卡时间做套卷子,提前适应节奏。记住,高考很重要,但它不决定你人生的全部,你本身就很有价值!”
第三张纸条字很少,却让林远心里一软:“‘爸妈每天欲言又止的样子,比骂我还难受。’”
林远沉默了几秒,声音变得格外温和:“这位同学,请帮我转告你的爸妈:爱是陪伴,不是压力。他们的孩子正在经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挑战,他们最好的支持,就是做好热乎乎的饭菜,递上一杯温水,然后相信你。当然,我也会在家长群里再次强调这一点。”
“五分钟树洞”像一次集体的心理按摩,虽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但那种“原来大家都一样”、“老师懂我们”的感觉,悄然弥散开来,冲淡了些许孤独的焦虑。
“冲刺能量榜”上线!
最后,林远祭出了大招——积分制终极进化版:“冲刺能量榜”!
“同志们!‘游戏化积分’那个版本己经跟不上我们伟大的革命进程了!现在,我们正式升级为——‘冲刺能量榜’!”林远大手一挥,将新的积分规则投屏到白板上。
“看好了!新的积分项,全部聚焦于过程!每日计划完成度(自己打分,诚信为本),错题整理质量(不仅要抄题,还要写‘病根分析’和‘疗愈方案’),课堂专注度(由各科老师和我的火眼金睛共同判定),还有——助人为乐,功德无量!帮助同学解决疑难杂症,一次奖励双倍积分!”
底下一阵骚动,议论着新规则。
“老林,积分高了有啥好处?还能换皮肤不?”李浩嚷嚷道。
“肤浅!”林远鄙视地看了他一眼,“新时代,新奖励!我们推出的是一系列‘心灵按摩’和‘时间特权’豪华套餐!”
他指着奖励列表:
·“点歌权”:能量榜周冠军,可以获得次日课间十分钟的点歌特权(仅限积极向上,不包括“哀乐”)。
·“林老师手写鼓励卡”:由本人亲笔书写,内容定制,字虽丑,情意真,限量发行!
·“午休延长卡”:可获得额外15分钟午休时间(在保证完成任务前提下)。
·“免死金牌”:可抵消一次非重大违纪的批评(仅限一次)。
·“与林老师共进晚餐(食堂)”:获得与本人共进晚餐,畅谈人生(或吐槽)的机会。
这些充满人情味和个性化的奖励,让学生们眼前一亮,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学习的动力,似乎不再仅仅来自于对高考的恐惧,也多了一丝争取“特权”和“认可”的趣味。
放学铃声响起,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立刻离开。答疑角周围渐渐围拢了人,讨论声、争辩声、恍然大悟的惊叹声再次响起,只是这次,主题明确,目标一致。
林远站在人群中,耐心地解答着一个个问题,时而用篮球术语,时而用程序逻辑,时而引经据典。他看着那一张张重新焕发出求知光芒的年轻脸庞,看着后方那刺眼却无法再让人退缩的倒计时牌,心中默念:
“一百天,攻坚战开始了。孩子们,别怕,我们一起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