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燕云是谁 > 第36章 赵匡胤 我们现在还剩多少人马(第2页)

第36章 赵匡胤 我们现在还剩多少人马(第2页)

“小人叫王小六,家在晋州城郊。”小卒低着头,“去年将军征北汉,还喝了我爹递的热汤呢。”

赵匡胤一愣,随即想起那个捧着粗瓷碗的老汉。他抬手拍了拍王小六的肩膀:“等仗打赢了,带你回家看爹娘。”

王小六眼睛亮了起来,用力点头:“嗯!小人跟着将军,一定能打胜仗!”

看着小卒跑远的背影,赵匡胤深吸一口气。他忽然明白,自己守的不是一座城,是这六千弟兄的命,是王小六这样的百姓回家的盼头,更是柴荣留下的大周根基。

半个时辰后,张琼带着骑兵回来,身上沾着血迹:“将军,是辽军的斥候,被我们驱走了,没追太远。不过看他们的方向,像是往晋州回了。”

“看来耶律璟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赵匡胤松了口气,“传令下去,夜间加强巡逻,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

夜色渐深,风雪又大了起来。赵匡胤坐在帐中,对着舆图发呆。绛州城小墙薄,粮草只够支撑十日,飞骑营还有两日才能到,这两日,便是最关键的考验。他拿起笔,在舆图上圈出绛州周边的村落:“石守信,明日派些弟兄去周边村落,告知百姓辽军可能来犯,让他们暂时撤进城里,咱们派兵保护。”

“将军,咱们人手本就不够……”石守信有些犹豫。

“百姓是大周的根,不能再让他们落入辽军手中。”赵匡胤语气坚定,“分出一千人护民,剩下的五千人守城墙,足够了。”

石守信不再多言,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赵匡胤一人,篝火渐渐弱了下去。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里闪过符太后赐剑时的眼神、宗训含泪的脸庞、王小六期待的模样。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传来鸡叫。赵匡胤睁开眼,天己蒙蒙亮。他起身推开帐门,雪停了,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远处的城墙下,士兵们正冒着寒气加固城防,王小六和几个少年兵正搬着石头,脸上满是劲。

“将军!”一个士兵指着东方,“那是什么?”

赵匡胤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串黑点,越来越近,隐约能听见马蹄声。他心头一震,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是骑兵!”石守信跑过来,神色紧张,“看旗帜,不像辽军!”

黑点渐渐清晰,一面“周”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赵匡胤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是飞骑营的旗帜!

“是飞骑营!援军到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城墙上的士兵瞬间沸腾起来,疲惫的脸上满是狂喜。

赵匡胤望着越来越近的骑兵,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他抬手按住肩上的伤口,那里还在疼,却比不上此刻心头的暖意。六千人马,守了一夜,终究是等来了希望。

飞骑营的将领翻身下马,快步跑到赵匡胤面前,单膝跪地:“末将慕容延钊,奉太后之命,率两万飞骑营驰援!”

“慕容将军,辛苦你了!”赵匡胤扶起他,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慕容延钊起身,递过一封密信:“太后有旨,让将军与末将汇合后,即刻商议收复晋州之事。另外,太后还说,李筠若再不出兵,便夺他兵权,由将军兼任代州节度使。”

赵匡胤接过密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忽然笑了。雪己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积雪上,泛着耀眼的光。他看向身边的石守信和张琼,又看向城墙上欢呼的士兵,朗声道:“弟兄们!援军到了!三日之后,我们回晋州!”

“回晋州!回晋州!”欢呼声穿透晨光,在绛州城上空回荡。

赵匡胤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鞘上的刻痕在阳光下闪着光。他知道,这场仗还没结束,但他不再是孤军奋战。有这两万飞骑营,有六千不离不弃的弟兄,有汴梁的支撑,晋州终究会回来,那些失去的,也终究能夺回来。

远处的晋州城方向,辽军的旗帜还在飘,但赵匡胤的眼底己没有了迷茫。他转过身,对着慕容延钊道:“慕容将军,随我去看城防——三日之后,我们给耶律璟送份‘回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