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明朝承化年间 > 第3章 皇爷像是变了个人(第2页)

第3章 皇爷像是变了个人(第2页)

他屏退了所有宫人,独自站在那幅巨大的《大明混一图》前。地图上的江山万里,色彩斑斓,疆域辽阔,与他下午在奏疏中看到的那个破碎、困顿的帝国,形成了尖锐而讽刺的对比。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辽东的位置,那里标注着奴儿干都司,虽己名存实亡,划过陕西北部那片广袤的黄土,划过运河蜿蜒的脉络,划过江南鱼米之乡……

每一个地方,都对应着一份奏疏,一个难题,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知道你们在哪里,我知道会发生什么……”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显得格外清晰,“李自成,你现在还在银川驿当驿卒吧?张献忠,或许刚被裁撤?皇太极……你在沈阳,正磨刀霍霍,想着怎么绕道蒙古,来我的京城脚下撒野吧?”

这种全知带来的不是掌控感,而是一种巨大的孤独。他像一个提前看过剧本的演员,站在舞台上,看着周围的角色们按照既定的轨迹行走、对话,却无法立刻大声告诉他们:走错了!前面是悬崖!

他不能暴露自己。任何超越时代的言行,在眼下这个敏感时期,都可能被解读为昏聩或被邪祟侵扰,那将瞬间摧毁他尚未稳固的权威。他必须扮演好崇祯皇帝这个角色,一个刚刚铲除阉党、急于振兴王朝的年轻君主。他可以在细节上微调,可以在暗中布局,但明面上,他必须符合这个时代对皇帝的期望。

这种压抑,几乎让他发狂。原主性格中那份多疑和急躁,如同野火般在他心底灼烧,催促着他立刻采取更激烈、更彻底的手段。而属于现代灵魂的理性,则像冰冷的锁链,死死束缚着这股冲动,告诫他:时机未到,根基未稳,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两种力量在他体内撕扯,让他疲惫不堪。

他走到铜盆前,用冰冷的清水用力洗了把脸。刺骨的寒意让他打了个激灵,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他抬起头,看着镜中那张湿漉漉的、年轻又苍白的脸。

“朱由检,”他对着镜中人说道,语气冰冷而坚定,“从今天起,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没有退路。急躁会毁了一切,多疑要用对地方,忧惧……必须化为力量。”

他眼神中那压抑的锐利,在此刻毫无保留地迸发出来。那是一种认清了绝境之后,破釜沉舟的决绝。

他回到御案前,摊开一张素笺,却没有立刻动笔。他在思考,思考王承恩的反应。那个忠诚的太监,显然己经察觉到了他的变化。这是好事,也是考验。他需要王承恩这样的身边人能够理解并执行他超越常规的意图,但又不能让其窥破自己最大的秘密。

“一步一步来……”他喃喃道,提起笔,开始在纸上写下一些零散的字词,看似是随手记录政务要点,但其中却夹杂着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含义的符号和简略名称。这是他梳理思路、也是开始秘密规划的方式。

他写下察事厂,替代锦衣卫的首属情报机构构想;京营,必须整顿的核心武力;晋商,通敌卖国的蠹虫;番薯,救荒作物推广;燧发枪,武器革新……

每写下一个词,他都能感觉到那背后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和需要克服的重重阻力。

夜更深了。

紫禁城万籁俱寂,只有乾清宫东暖阁的灯火,依旧顽强地亮着,如同这沉沉黑夜中,一颗孤独却不肯熄灭的星火。

王承恩再次来到暖阁外轻声询问是否安寝时,听到里面传来皇爷依旧清醒的声音:“朕再看一会儿,你先下去吧。”

那声音里的疲惫难以掩饰,但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却比之前更加清晰。

王承恩躬身退下,心中那份关于皇爷变了的念头,彻底落地生根。他不知道这种变化最终会引向何方,是吉是凶。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用心,紧紧跟随着这位愈发让人看不透、却又莫名让人心生敬畏的年轻帝王。

皇爷,确实是变了个人。

热门小说推荐

不朽圣尊
傲月长空不朽圣尊
...
为奴
狂上加狂为奴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