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敢和我抢琰儿,今日,定叫你身败名裂!”
卫仲道心中冷哼一声,便不再关注刘晁,开始认真思考起关于佳人的诗题。
很快便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登台,将自己所做之诗,交给几位大儒观看品鉴。
这些人虽然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但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符合题意的诗,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几名大儒纷纷摇头叹息。
首到看到卫仲道之诗,几名大儒这才相继点头评价道:
朱唇轻点粉,玉面泛桃腮。
体态如荷立,青丝似瀑裁。
柔声如鹊语,浅笑若花开。
但恨无高咏,难书雅意来。
“此诗虽是从常见角度入手,用质朴的语言描写佳人的容貌身姿,但却也算是用词工整,短时间能作出来,己是尚可之作。”
大儒郑玄不由微微点头说道。
大儒说尚可,那就是很好了。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对着卫仲道称赞连连。
夸赞之言不绝于耳。
卫仲道一一道谢,但眼睛却是一首看向刘晁,挑衅意味十足。
“确实还算可以,唯一欠缺的便是那意象和惊艳之词。”
卢植看了一眼刘晁,不由面露担忧,随即指出诗中不足说道。
“不错,确实差了些味道,听闻德然贤侄曾在颍川书院大放异彩,今日相必也能做到力压群英,光耀师门之举。”
蔡邕看向刘晁,不由若有所思的笑道。
“那就请刘兄赐教了!”
卫仲道冷笑一声,随即好整以暇的看向刘晁说道。
刘晁闻言不由轻笑一声,卫仲道这首诗确实还算可以,但比之蔡文姬的琴女佳人还是差了几分意境。
不过他并不准备拿出蔡文姬所作之诗。
只见他缓缓起身,将目光看向蔡文姬笑道。
“呵呵,此诗乃吾梦中一剑仙所作,是极少出现过的诗词形式,为七言绝句,多出现在杂言诗中,是为清平调,我想借花献佛,将其送给诗会上最美丽的姑娘。”
“哦?你且道来听听。”
卢植极为配合,闻言顿时颇感兴趣的说道。瞬间便将现场目光重新拉到了弟子刘晁身上。
刘晁将写好的诗词递给几位大儒翻阅,同时站起身,风度翩翩的朗诵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一出,顿时惊艳全场。
虽然众人很少见到这种格式的诗词,但这却并不影响诗中的意境。
就连蔡文姬脸上也面露惊喜之色,沉溺在诗中意境,一时间倒也忘记了刘晁为什么没有去用她给的那几篇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