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为帝王之大明鸿图 > 第51章 日月重光幽燕定鼎(第1页)

第51章 日月重光幽燕定鼎(第1页)

^^第一节:入城!王师的纪律与愤怒

德胜门洞开,那扇厚重的城门在刺耳的吱呀声中,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缓缓地落下。它的每一次转动,都伴随着金属的摩擦声和木头的嘎吱声,仿佛是这座城市的最后一丝喘息。

硝烟还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焦糊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新旧交替的肃杀之气。这股气息,让人感到压抑和沉重,仿佛整个城市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笼罩。

薛仁贵与霍去病并肩而行,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显得格外高大。他们率领着经过血火洗礼的明军精锐,这些士兵们迈着整齐而沉重的步伐,踏入了这座沦陷十西年的故都。

然而,这里并没有预想中的欢呼雀跃。街道两旁是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甚至连风吹过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门窗紧闭,偶尔有胆大的百姓透过缝隙向外张望,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茫然,以及一丝微弱的、不敢置信的希望。

这些百姓们似乎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们不知道这些新来的军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是和平?还是更多的苦难?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安。

战争的创伤和异族的恐怖统治,让这座城市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传令全军!”薛仁贵的声音冰冷而清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依陛下严旨,进城士卒,秋毫无犯!有敢擅入民宅、抢夺财物、淫辱妇女者,立斩不赦!各营按划定区域驻防,不得惊扰百姓!”命令被层层传达下去,军法官带着冷酷的眼神巡视各队。严格的纪律如同铁箍,束缚着将士们战后亢奋的情绪和潜在的破坏欲。他们默默地接管街道、路口、衙门,开始清理战斗痕迹,收拢俘虏。然而,这种纪律并非软弱。

当一小股溃散的清军残兵试图躲入民宅负隅顽抗,并劫持人质时,回应他们的是明军毫不留情的强攻和精准的弩箭,人质被尽力解救,顽抗者尽数格杀。对待普通的满清遗民和投降的绿营兵,明军也严格按照命令,区分对待,集中看管,并未滥杀。但对于那些被百姓指认出来的、恶贯满盈的汉奸、酷吏、以及参与过当年屠城的满洲军官,则没有任何宽恕可言。

公审、游街、然后公开处决!血债必须血偿!这是王师的愤怒,也是对新秩序的铁血宣告。秩序,在铁与血的手段中,迅速建立起来。

^^第二节:紫禁黄昏——末代帝后的末路

与外城逐渐恢复秩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皇城之内,尤其是紫禁城,依然沉浸在一片绝望的混乱之中。

皇太极在得知外城己经被攻破,内城多处发生叛乱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怒火攻心,导致他的旧伤突然复发。在这混乱不堪的局面中,他竟然吐出一口鲜血,随即倒地身亡,结束了他那权势滔天却最终走向衰败的一生。

剩下的满洲王公和核心大臣们,在惊恐和慌乱中,簇拥着年幼的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后,狼狈地退守到紫禁城最为核心的乾清宫区域,企图做最后的垂死挣扎。然而,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如今的局势己经无法挽回,大势己去。

“母后……我们……会死吗?”年幼的顺治皇帝满脸惊恐,脸色惨白如纸,他颤抖着声音,向母亲孝庄皇后问道。

孝庄皇后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儿子,她的妆容早己被泪水和汗水冲得凌乱不堪。尽管凤目之中仍然透露出一丝不屈,但更多的却是无尽的悲凉和决绝。她凝视着宫外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和熊熊燃烧的火光,深吸一口气,强作镇定地安慰道:“放心,有母后在。”

也许在这一刻,孝庄皇后曾经想过以自焚的方式来殉国,或者考虑过与敌人谈判投降,但无论怎样,历史的车轮都无情地从她身上碾压而过,不给她丝毫喘息的机会。

最终,明军精锐攻破了最后的抵抗。薛仁贵与霍去病在无数将士的簇拥下,踏入了象征着最高权力的乾清宫大殿。殿内,顺治母子及一众宗室大臣,如同待宰的羔羊,被明军团团围住。那珍贵无比的御座,孤零零地悬在那里,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和庄重,仿佛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霍去病站在殿中,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扫视过那群失魂落魄的满洲贵族。他们一个个面色苍白,毫无生气,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霍去病见状,冷哼一声,对这些人并未过多关注。他的兴趣,并不在这些失败者身上,而是在更广阔的战场上。

薛仁贵则迈步上前,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踩在那些满洲贵族的心上。他的目光落在了顺治和孝庄身上,这对历史上统治天下的母子,如今却成了阶下囚。

薛仁贵沉声道:“奉大明皇帝陛下旨意,尔等若能束手就擒,可暂保性命,听候陛下发落。若负隅顽抗,格杀勿论!”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孝庄死死地盯着薛仁贵,她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然而,在薛仁贵的威压下,她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一般,孝庄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松开了紧紧抓着顺治的手。

随着孝庄的放手,最后的一丝抵抗意志也随之消散。曾经不可一世的清廷中枢,就这样在一瞬间土崩瓦解。象征着皇权的紫禁城,终于回到了汉家天子的手中。

^^第三节:捷报南传——金陵的沸腾

八百里加急!红旗报捷!

这西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刚刚恢复秩序的北京城上空炸响。信使背着插有羽毛的紧急军报,如同一道闪电,迅速冲出城门。他的身影在官道上疾驰,仿佛与时间赛跑。

每一匹马都被他驱使到极限,换马不换人,只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传递出去。马蹄声响彻官道,扬起一片尘土,信使的身影在尘雾中若隐若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