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黑风寨主 > 第98章 取汉中(第1页)

第98章 取汉中(第1页)

紫禁城的旨意传到陕甘时,陕甘总督易棠正在处理回民起事的苗头。看着奏折上“抽调三千绿营兵入川”的字样,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陕甘绿营本就兵力空虚,道光年间神道岭的驻防兵力不过五十名马步守兵,城守营更是只有二十人,这些年虽有增补,却也多是老弱残兵。

“陶提督,你看此事如何?”易棠将奏折递给甘肃提督陶茂林,语气中满是无奈。

陶茂林接过奏折,匆匆扫了一眼,眉头紧锁:“大人,陕甘回民蠢蠢欲动,若抽调三千兵力,怕是难以压制。再说,那川中逆贼王九击占了西地,拥兵近两万,我这三千人过去,怕是有去无回啊。”

“我岂能不知?”易棠叹了口气,“可这是圣旨,抗旨不遵的罪名,你我担待得起吗?”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西川是西南重镇,若真被逆贼站稳脚跟,一旦与太平天国联手,后果不堪设想。朝廷也是没办法,江南战事太紧,实在抽不出兵了。”

陶茂林沉默了。他是行伍出身,打了半辈子仗,深知兵力悬殊意味着什么。三千绿营兵,装备陈旧,训练废弛,连对付陕甘的小股回民起事都有些吃力,更别说去攻打占了坚城的王九击。可君命难违,他只能领旨。

“大人放心,末将即刻点兵。”陶茂林拱了拱手,声音沉重,“只是还请大人上奏朝廷,给弟兄们多拨些粮草军械,不然。。。末将实在没把握守住汉中要道。”

易棠点点头:“粮草军械我会尽力筹备,你只管放心出征。记住,朝廷要的不是速胜,是守住汉中,不让乱子蔓延。”

三天后,陶茂林率领三千绿营兵从兰州出发,向汉中开拔。队伍里,有须发斑白的老兵,也有刚入伍的少年,他们穿着破旧的棉甲,扛着生锈的鸟铳,不少人还背着自家的干粮——朝廷拨下的粮草还在路上,他们只能自备口粮。

“提督大人,咱们这是去送死吗?”一名年轻士兵忍不住问道,他的父亲去年死在与回民的冲突中,如今他刚成年就被征入伍。

陶茂林勒住马,回头看了看队伍,声音沙哑:“咱们是大清的兵,守土有责。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可他心里清楚,这三千人,大概率是有去无回。西川的蜀道艰险,粮草难运,而王九击的黑风军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盛,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

消息传到成都府时,王九击正在府衙后堂与将领们议事。王文捧着刚收到的情报,快步走进来:“川王,清廷派了甘肃提督陶茂林,率三千绿营兵从汉中入川,西川总督黄宗汉也开始在重庆府招募团练。”

王大力突然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那桌子似乎都要被他这一掌给拍散架了。

紧接着,他仰头发出一阵豪爽的大笑,那笑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屋顶,首上云霄。

“三千人?”他的笑声中充满了不屑和嘲讽,“清廷是没人了吗?就这点人,连给老子塞牙缝都不够!”

王九击却皱起了眉头,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汉中的位置:“陶茂林的三千人不足为惧,但汉中是入川的要道,不能让清军站稳脚跟。九波,你带五千将士,即刻赶往广元设防,务必把清军挡在蜀道之外。”

“大哥放心!”王九波噌地一下站起身来,他的动作迅速而利落,仿佛身上有着无穷的力量。随着他的起身,腰间悬挂的长刀也被带得微微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为主人助威。

王九波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一股决然和自信。他紧紧握着拳头,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仿佛己经看到了陶茂林被他击败的场景。

“我定让陶茂林有来无回!”这句话如同誓言一般,从王九波的口中说出,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和决心。他的语气坚定,让人毫不怀疑他会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这个任务。

看着王九波离去的背影,王二叔忍不住问道:“川王,清廷就只派这么点人?会不会有诈?”

王九击笑了笑,指着地图上江南的位置:“清廷现在自顾不暇,石达开在江西大败湘军,杨秀清在天京死守,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被拖得死死的,他们根本抽不出重兵来围剿咱们。这三千人,不过是做做样子,安抚一下人心罢了。”

他顿了顿,又道:“但咱们不能掉以轻心。黄宗汉要招募团练,咱们得先下手为强,派人去川中各地宣传新政,让百姓知道跟着清廷没有活路,只有跟着咱们,才能吃饱饭、安稳过日子。”

王文连忙拱手:“属下即刻安排人去办,把清查粮仓、分发粮食的消息传遍川中,让百姓都知道川王的恩德。”

王九击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晨雾早己散去,阳光洒在成都府的街道上,能看到百姓们背着刚分到的粮食,脸上满是笑容。他知道,清廷的怒火虽烈,却隔着千山万水;太平天国的战火虽燃,却为他赢得了喘息的时间。这短暂的平静,正是他巩固势力的最好时机。

“传旨下去,各营加紧训练,刘铁匠的武器锻造务必按时完成。”王九击的声音带着坚定,“清廷的追兵只是一个开始,咱们要守住这片土地,还要打很多硬仗。”

府衙外,黑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与远处传来的百姓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成都府最动人的声响。而千里之外的紫禁城,咸丰帝还在对着地图发怒;江南的战场上,炮火依旧连天。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