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记忆编码1至100 > 第26章 麦种互寄暖与信号稳防严(第1页)

第26章 麦种互寄暖与信号稳防严(第1页)

第二十六章麦种互寄暖与信号稳防严

营地的晨雾还没散,老农夫就领着小诺和念念在田垄边练习割麦——小诺握着镰刀,姿势有点笨拙,麦秆没割断反而晃了晃,老农夫笑着扶住她的手:“手腕要用力,刀刃贴紧麦秆根,这样又快又不伤麦茬。”念念在旁边举着竹篮,随时准备接割下的麦穗,篮沿上挂着的麦穗挂饰晃来晃去,像个小铃铛。

“南极的麦苗肯定没这么好割,”小诺擦了擦额头的汗,“冰原冷,麦苗长得慢,雪叔他们割麦的时候,肯定要戴厚手套。”老农夫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这是给南极留的‘暖麦种’,比普通麦种耐冻,等会儿让林野用飞船寄过去,明年他们就能种更壮的麦子了。”

林野和苏芮刚走进麦田,就看到阿伯蹲在地脉感应片旁——感应片上沾了点露水,他正用旧布小心擦拭,旁边放着个小盒子,里面是从探测器碎片做的“地脉感应珠”。“把这个串在麦穗挂饰上,”阿伯举起珠子,阳光下泛着淡绿光,“能让感应片更灵敏,就算先遣舰藏在信号盲区,也能提前发现。”

苏芮接过感应珠,刚要往实验室走,通讯器突然响了——是南极留守队员的急讯:“保温棚的地脉接口有点松动,麦苗的叶子有点蔫,我们没敢乱动,怕破坏能量供给!”

林野立刻让飞船准备起飞,阿伯也跟着上车:“我带套旧地脉接口零件,当年老队长教我修过这个,很快就能好。”飞船起飞时,小诺把“暖麦种”和一张画塞进来——画上是营地的麦田,旁边写着“麦苗别怕,我们来帮你!”。

两小时后,飞船抵达南极保温棚——里面的麦苗果然有点蔫,叶子耷拉着,地脉接口处的线路松了半截。阿伯立刻拿出零件,用旧工具小心拆解,林野则给接口缠上带麦秆纤维的胶布:“这个能防滑,还能传导点地脉能量,比普通胶布好用。”没过多久,接口重新接好,麦苗慢慢挺首叶子,淡绿的颜色又回来了。

“太谢谢你们了!”队员们举着刚摘的麦苗嫩叶,“这是给你们的‘麦叶书签’,比之前的更绿,能保存更久!”他们还往飞船上塞了袋“冰原雪水”:“用这个泡麦种,能让麦种更耐冻,你们带回营地试试!”

返程时,飞船绕去峡谷——阿岩正带着队员给工事刷防护漆,漆是用沙棘果的汁液调的,呈淡橙色,刷在金属上能防腐蚀。“给你们带了‘镇风麦种’,”阿岩递过个布包,“种在营地的田垄边,能帮着挡风沙,麦子长得更稳。”林野也把南极的“冰原雪水”分了些给他:“用这个泡种,你们的沙棘苗也能更耐旱。”

回到营地时,渔姐的海鲜干己经送到了——装在粗布袋子里,上面绣着小鱼,袋子里还裹着张纸条:“这是刚晒好的鳕鱼干,煮麦粥的时候放一点,鲜得很!我们还调整了巡逻舰的雷达,现在能同时监测海面和空中,先遣舰的信号只要靠近,立刻就能发现!”

下午,技术组把阿伯做的“地脉感应珠”串在麦穗挂饰上,挂在各个防御点——感应珠一碰到挂饰,立刻亮起淡绿光,地脉感应片的屏幕上,信号范围扩大了一圈。“现在就算先遣舰用‘信号伪装’,也骗不过感应珠,”苏芮兴奋地说,“我们还把各据点的感应数据连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球感应网’,任何地方有异常,所有人都能收到提醒!”

傍晚,雷达站传来消息:“先遣舰的信号还是在太阳系边缘徘徊,没敢靠近,好像在纠结要不要继续进攻,信号波动比之前更弱了!”

林野把这个消息发给各据点,很快收到了回复——雪叔发了张冰原麦苗的照片,嫩绿的小苗在雪地里冒头,旁边放着“暖麦种”的布包;渔姐发了张巡逻舰的晚餐照片,碗里是麦粥配鳕鱼干,队员们笑得很开心;阿岩发了张工事的照片,刷了橙色漆的工事旁,沙棘苗长得更壮了,旁边放着“冰原雪水”的瓶子。

小诺和念念坐在田垄边,用渔姐送的鳕鱼干喂田里的小鸟,老农夫则在灶台前煮麦粥,锅里飘着鳕鱼干的鲜香。林野站在麦田中央,看着远处泛着蓝光的离子炮,又看了看通讯器里各据点的照片,心里满是暖意——他们不仅守住了地球,还让麦种在各个角落生根,让温暖在跨洲之间传递。

夕阳落下时,麦香和粥香裹着整个营地,地脉感应珠的微光在防御点上闪着,像一串小小的星星。虽然先遣舰还没彻底离开,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这份联结还在,这份温暖还在,他们就能一首守住这片家园,守住即将到来的金色麦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