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娘摇摇头,见过了一会儿还没人应声也觉得应该是不在家。本就是顺手的事,既然不在家,二人也就作罢,正准备走,身后的门却在这时被人打开了。
出来的人披着件玉色的长袄,隐约可见里头白色的中衣,乌发未绾披散在胸前,俨然是一副刚起身的模样,但即使如此。也依然不掩其容貌的惹眼。
不过此时更引起孙大娘和郑大嫂注意的却不是这个,而是女子抱在怀里的被毯子裹着的小娃娃,还有自毯子里间或发出的委屈的呜咽声。
第44章
“呦,原来宋娘子你在家呢。”
两人见到出来的人,又笑着转回了身。
宋窈歉意地笑笑,“抱歉,方才在里屋差点没听见声音,大嫂大娘今日起得早,不知可是找我有什么事?”
“没什么
,”郑大婶笑道:“就是我们今日准备一道去一趟绣庄,顺便问问宋娘子可要一起结个伴儿?”
“正好,我今日也要去呢,难为大嫂还想着。大娘大嫂可要进来喝杯茶?我换件衣服便出门。”
“唔……娘……”
似是意识到母亲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了,宋窈怀里裹在小毯子里的人又发出了委屈地哼唧声,一只肉嘟嘟的白嫩小手自毯子里伸出来抓了抓宋窈的衣领。
宋窈无奈地低下头抓住小手又塞了回去,虽然现在已经入了春,但天气还是冷的很,免得被冻着。
“哎呀,淼淼都会叫娘了?”
不止是宋窈,孙大娘和郑大嫂的注意力也及时被这一句哼唧给吸引了过去,尤其是郑大嫂,立时走上台阶眉开眼笑地凑过去看毯子里的小人。宋窈也笑了,配合地将怀里小人侧身往上抱了抱,露出了小娃娃白嫩的小脸。
“哎哟,几天不见,淼淼又漂亮了不少。”郑大嫂笑弯了眼睛,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孩子软嫩圆润的脸颊。
也不怪郑大嫂对着这样一岁多一点的小娃娃直说漂亮,说实话,她活了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模样这么讨人喜欢的小娃娃,又白又嫩玉雪可爱的,尤其是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跟她娘的眼睛一样,活泼灵动,认真又好奇似的盯着人的时候,简直让人移不开眼睛。
而此时小娃娃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委屈,鼻尖红红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水雾,连浓密纤长的睫毛上都湿漉漉的,被郑大嫂戳了一下脸便眯了眯眼睛,一偏头埋进了宋窈的颈窝。
宋窈好笑地拍了拍怀里小人的背,无奈道:“刚换了新地方,估计是这会儿还不适应陌生环境,正闹脾气撒娇呢。”
“小孩子都这样。”孙大娘也笑,“我们家刚搬过来的时候,我家幺儿也像淼淼这么大,整夜整夜的哭,哪儿像你家的这么乖,搬来这些天,我都没怎么听见哭声。”
这倒是真话,淼淼的却从出生下来,就特别乖巧,只有一次是因为着凉发烧实在不舒服,才哭的比较厉害,其余时候都乖的让人心疼。
对此,宋窈一直心存愧疚,毕竟这个孩子,宋窈一开始是并不想留下来的。回想起两年前那一段兵荒马乱的日子,虽然这一段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逐渐变淡,但偶尔宋窈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心疼。
宋窈一直觉得,也许正是自己肚子里的孩子知道自己不想要她,所以自从发现这个孩子存在的那次头晕不适后,直到把孩子生下来,她都没有太多其他生过孩子的妇人所说的害喜反应。就连出生后也特别让人省心,除了喜欢黏着她以外,谁见了都得夸一句乖。
宋窈偏头看看刚被她安抚了一会儿,这会儿已经安静搂着她脖子,趴在她肩膀上开始啃手的小宝宝,贴了贴孩子的脸,眼眸中净是温柔。
没再站在外头说话,宋窈将孙大娘和郑大嫂让进了屋。
云州的人大多淳朴,住在杏花巷里的又多是熟悉的人,邻里关系和谐的很,彼此之间也都不会多客气。
进了门,郑大嫂便悄悄打量了一下院里,同巷里的大多数人家一样,院里都是简洁的白墙灰瓦的三排屋子,打扫的十分干净,主屋旁的墙根下栽了一棵看样子有了些年纪的玉兰树,靠近屋顶的树冠被人精心修剪过,这会儿已经挂上了星星点点洁白的花苞,每处墙根底下还都种着些不知名的花草,这会儿都刚抽芽,绿油油的一片生机勃勃。
看得出来院子的主人是个十分爱干净且心思平和细腻之人。
两人都不约而同看向走在前头的宋窈抱着孩子的纤细的背影。
其实孙大娘和郑大婶若不是亲眼看到,还真不敢相信宋窈年纪轻轻的,居然都已经是有孩子的人了,毕竟宋窈光看脸,最多也就十七八岁,当初在织锦山庄看到宋窈,她们还以为是哪家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一时兴起来体验体验她们平民的生活了呢。
而且说来也怪,宋娘子既然已经有了孩子,那必然是已经嫁过人了的,可第一次见到她时,宋娘子却并未如云州其他的妇人一样盘发,也难怪她们一开始会认错。另外宋娘子搬来也好几天了,除了听说宋娘子还有一个妹妹以外,还真没人见过宋娘子的夫君长什么样。
几人进了屋,宋萱这会儿也起身了。
宋萱如今已经十六,这两年因为吃的好,身量早已不似两年前瘦小,俨然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性子也比以往稳重了许多,见家里来了人,忙倒了热茶来。
“这位便是宋娘子的妹子小萱了吧。”郑大嫂笑呵呵地从宋萱手里接过茶,笑着夸道:“真好,姐妹俩都这样标致。”
宋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哪里,嫂子惯会夸人的,比起阿姐来,我还是差远了。”
“对了,”郑大嫂到底抑制不住心里的疑问,道:“宋娘子搬来这些天,怎么也没见到宋娘子你的夫君?”
其实郑大婶问这个也不全是好奇,只是她自己也是过来人,他夫君常年忙于生意,她知道一个人带孩子的辛苦,更需要丈夫的体谅关心。况且就算再忙,也不能这么多天都不回来瞧瞧,家里挑水担柴的体力活儿也得有人干不是。
提到这个,宋窈的眸光却是暗了暗,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我夫君他……已经过世了。”
郑大嫂一愣,似是也没料到会听到这个答案,她还以为宋窈的夫君也和她家里那位一样忙于生意来着。郑大嫂立时一脸后悔,“瞧我,这……我说话不过脑子,宋娘子你可别怪我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