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麾下这群终于开始有点形状的班底:
“他不是想稳住朕,怕朕在他背后捅刀子吗?好啊,朕就让他‘稳’个够!公达,”
荀攸立刻躬身:“臣在。”
“你去回复曹操的使者,就说朕对曹司空深明大义、主动结盟共扶汉室之举,深感欣慰!认为此乃国家之幸,社稷之福!朕原则上同意,不过…”
刘协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这同盟细节,关乎国体,关乎黎民百姓,万万马虎不得,还需从长计议,好好详谈。”
“比如,同盟期间,双方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大规模调动,是否需要向盟友报备?如何报备?时限几何?”
“再比如,这疆界如何划分?若有争议之地,以何为凭?”
“还有,贸易该如何开展?兖州富庶,粮草充沛,能否以‘同盟优惠价’,向朕的司隶地区大量出售?这价格几何?运输谁负责?若遇劫掠,谁出兵保护?”
“这些条款,都关乎民生大计,关乎朕的子民能不能吃上饭,一件都轻忽不得!咱们一条一条地谈,务必谈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谈他个一年半载,也无妨!”
荀攸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悟色,嘴角也难以抑制地微微上扬。
陛下这是要把“拖”字诀用到极致,用冗长繁琐的谈判拖住曹操,还能趁机大捞实惠。
“臣,明白。陛下放心,臣必以十二分的‘诚意’与‘严谨’,与曹使‘好好’洽谈。”
荀攸特意加重了那几个词。
贾诩耷拉着的眼皮也抬了抬,补充道:“陛下,还可要求曹操‘兑现承诺’,提供更多关于袁绍军力部署、粮草集结地的情报,甚至可要求其出兵佯攻,牵制袁绍部分兵力,以‘证明’其同盟之诚意。
如此,无论曹操答应与否,进退皆在我手。”
“妙啊!文和此计大善!”
刘协抚掌而笑,“就这么办!还有,元首,”
他看向一旁的新晋参谋,“派人把曹操主动求着跟咱们结盟的消息,稍微‘润色’一下,散播出去。重点突出曹操如何恭敬谦卑,如何渴望得到朕的认可,如何仰慕汉室正统。
顺便,提一下那一千匹战马只是聊表心意的‘见面礼’,后续还有‘厚赠’。”
刘协仿佛己经看到那场景,暗自窃喜:“嘿嘿,曹老板,你想低调捆绑?朕偏要给你搞个盛大宣传!
你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朕先给你刷一波‘忠臣求盟’的人设,看你这逼格还怎么保持!
这年头,信息战也很重要!
咱们也得有点‘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耐心和布局!”
顿时,刘协忍不住低声调侃道:“他不是欺负老实人吗?朕就让他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实人’。”
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细节抠到令人发指的同盟谈判,就此拉开帷幕。
荀攸充分发挥了他“王佐之才”的严谨——以及近乎折磨人的磨叽,把曹操派来的使者谈得头晕眼花、苦不堪言。
今天磋商边界划分标准,明日争论粮价浮动机制,后天又要探讨联合军事演习的规范……
每天都有新问题,
每个问题都关乎“国体民生”,
每次回复都需快马加鞭请示鄄城的曹操,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
而与此同时,“曹操殷切求盟,献马千匹唯求陛下青睐”、
“曹司空心怀汉室,倾其所有以助陛下”等经过精心“润色”的消息,
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周边州郡,甚至传到了袁绍的耳朵里,果然让曹操膈应得好一阵子食不下咽,却又无法公然反驳,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
小皇帝刘协,则在后方一边清点着源源不断送来的战马,
一边听着荀攸汇报谈判“进展”,偶尔还关心一下徐庶用换来的粮食救济流民的进度,小日子过得颇有点“闷声发大财”的架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