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曹操那头的事,刘协刚在未央宫偏殿坐下喝了口茶,
江东的第二波使者又到了宫门外求见。
这一次,来的不再是普通的送礼使者,而是江东集团的核心人物,人称“美周郎”的周瑜亲自到访!
“周瑜来了?”
刘协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有意思。走,随朕亲自去迎。”
宫门大开,刘协率领文武官员亲自出迎。
只见宫门外,一人白衣胜雪,身姿挺拔如松,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正含笑而立。
不是周瑜又是谁?
“外臣周瑜,奉我主吴侯之命,特来拜见陛下。”
周瑜躬身施礼,声音清越如玉磬,“恭贺陛下大破袁绍,威震中原。我主在江东闻讯,连饮三爵以为庆贺。”
刘协大笑上前,亲手扶起周瑜:“公瑾何必多礼!孙讨逆雄踞江东,威震东南,朕也久仰了。前番厚礼,朕心甚慰。只是那约架之事…”
刘协故意顿了顿,狡黠一笑,“朕身为天子,总不能亲自下场比试,还望海涵啊。”
周瑜闻言朗声大笑,那笑声如春风拂过殿宇:“陛下说笑了。我主性情豪迈,前番言语唐突,实乃武者相惜之意,绝非挑衅。此番瑜前来,一是代我主致歉,二是带来我主真正的诚意。”
说着,周瑜从袖中取出一卷精致的绢帛,徐徐展开:“听闻陛下鼓励工巧,重视实务,推广新式农具,江东百姓闻之无不向往。我主愿与陛下互通有无。
江东愿提供陛下所需之造船工匠十人,精通航运、渔业之老吏五人,并赠楼船图纸一副。”
周瑜说到这里,刻意停顿,目光扫过刘协身后的贾诩、荀攸等人,最后定格在天子脸上:
“唯愿换取陛下麾下能工巧匠,赴江东指导曲辕犁及水利器械之制造与应用。此乃利国利民之举,望陛下恩准。”
殿上一片寂静,只听得见几个大臣倒吸凉气的声音。
刘协心中巨震!
造船工匠和楼船图纸!
这可是江东水军的核心机密!
孙策和周瑜居然舍得拿出来换农业技术?
刘协强压心中激动,面上却云淡风轻:“吴侯果然大气魄!知道民以食为天,农业才是立国之本啊。”
说着转身对荀攸道,“荀令君,朕记得去年推广曲辕犁后,司隶地区粮食增产几何?”
荀攸会意,立即禀报:“回陛下,增产三成有余。如今河内郡百姓都说‘有了曲辕犁,瘦地变良田’呢。”
周瑜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精光,显然对这个数字极为重视。
刘协心中暗忖:“孙策和周瑜这么急着提升农业,莫非真是粮草不足?还是为下一步大规模用兵做准备?这交易…表面上朕血赚,但恐怕没那么简单。”
贾诩在一旁轻轻咳嗽一声,手指不经意地敲了三下椅背——
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条件可取,但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