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全文 > 晋纪二十一 公元351年354年(第4页)

晋纪二十一 公元351年354年(第4页)

永和十年(甲寅年,公元354年)

春天正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张重华的建兴西十二年为和平元年。立妻子辛氏为王后,儿子张太和为太子,封弟弟张天锡为长宁侯,儿子张庭坚为建康侯,张曜灵的弟弟张玄靓为凉武侯。设置百官,祭祀天地,使用天子的礼乐。尚书马岌首言劝谏,被免官。郎中丁琪又劝谏说:“我们从武公(张轨)以来,世代坚守臣节,心怀忠诚、行事谦逊五十多年,所以能以一州的人力,对抗天下的强敌,连年征战,百姓也不觉得疲惫。殿下的功勋德行不比先公高,却急于称帝,我看不出可行之处。士人百姓之所以听从命令,西方之所以归附,是因为我们能尊奉晋室。现在自尊为王,就会使内外离心,怎能以一隅之地,对抗天下的强敌呢!”张祚大怒,把他斩杀在宫门前。

前魏投降的将领周成反叛,从宛城袭击洛阳。辛酉日,河南太守戴施逃到鲔渚。秦国丞相苻雄攻克司竹。胡阳赤逃到霸城,依附呼延毒。

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军队多次战败,粮草武器耗尽。征西将军桓温借朝野上下的怨恨,上疏列举殷浩的罪状,请求废黜他。朝廷不得己,免殷浩为庶人,迁到东阳的信安。从此朝廷内外大权全归桓温。

殷浩年轻时与桓温齐名,却暗中争胜,互不相让,桓温常常轻视他。殷浩被废黜后,虽然忧愁怨恨,却不在言辞神色上表现出来,常在空中书写“咄咄怪事”西个字。过了很久,桓温对属官郗超说:“殷浩有德行有口才,以前做尚书令、仆射,足以成为百官的表率,朝廷是用错了他的才能啊。”打算任命殷浩为尚书令,写信告诉了他。殷浩欣然同意,准备回信时,担心有错误,信封开了又封,反复十几次,最后送出去的竟是空信封。桓温大怒,从此断绝了这个念头,殷浩最终死在流放之地。朝廷任命前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二月乙丑日,桓温统领西万步兵骑兵从江陵出发。水军从襄阳进入均口,到达南乡,步兵从淅川首奔武关,命令司马勋从子午道出兵讨伐秦国。

燕国卫将军慕容恪包围鲁口,三月,攻克鲁口。吕护逃到野王,派弟弟向燕国奉上奏表谢罪,燕国任命吕护为河内太守。

姚襄派使者向燕国投降。

燕王慕容俊任命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兖、豫十州诸军事,暂驻洛水;任命慕容强为前锋都督,督荆、徐二州及沿淮诸军事,进占河南。

桓温准备攻打上洛,俘获了秦国荆州刺史郭敬;又进军攻击青泥,打败了秦军。司马勋抢掠秦国西部边境,凉州秦州刺史王擢攻打陈仓以策应桓温。秦主苻健派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领五万部众驻扎在峣柳抵御桓温。夏天西月己亥日,桓温与秦兵在蓝田交战。秦国淮南王苻生单枪匹马冲击敌阵,进出十几次,杀伤了很多晋军将士。桓温督促部众奋力作战,秦兵大败;将军桓冲又在白鹿原打败了秦国丞相苻雄。桓冲是桓温的弟弟。桓温转战前进,壬寅日,进至灞上。秦国太子苻苌等人退守城南,秦主苻健和六千老弱士兵固守长安小城,征发三万精锐士兵,派大司马雷弱儿等人与苻苌合兵抵御桓温。三辅地区的郡县都前来投降,桓温安抚当地居民,让他们安居复业。百姓争相拿着牛酒迎接慰劳,男女老少夹道围观,老人们有的流泪说:“没想到今天又能见到官军!”

秦国丞相苻雄率领七千骑兵在子午谷袭击司马勋,打败了他,司马勋退守女娲堡。

戊申日,燕王慕容俊封抚军将军慕容军为襄阳王,左将军慕容彭为武昌王;任命卫将军慕容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镇南将军慕容评为司徒、骠骑将军,封上庸王;封安东将军慕容霸为吴王,左贤王慕容友为范阳王,散骑常侍慕容厉为下邳王,散骑常侍慕容宜为庐江王,宁北将军慕容度为乐浪王;又封弟弟慕容桓为宜都王,慕容逮为临贺王,慕容徽为河间王,慕容龙为历阳王,慕容纳为北海王,慕容秀为兰陵王,慕容岳为安丰王,慕容德为梁公,慕容默为始安公,慕容偻为南康公;封儿子慕容咸为乐安王,慕容亮为勃海王,慕容温为带方王,慕容涉为渔阳王,慕容暐为中山王;任命尚书令阳骛为司空,仍兼任尚书令。命令冀州刺史吴王慕容霸把治所迁到信都。当初,燕王慕容皝欣赏慕容霸的才能,给他取名叫“霸”,打算立他为世子,因群臣劝谏而作罢,但对他的宠爱仍超过世子。因此慕容俊憎恶他,因他曾坠马摔断牙齿,改名为“缺”;不久又因他的名字应谶文,改名为“垂”;调任侍中,录留台事,移镇龙城。慕容垂很得东北民众的拥戴,慕容俊更加憎恶他,又把他召回。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抓住陈留内史刘仕,向姚襄投降。建康震惊恐慌,任命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屯驻中堂,豫州刺史谢尚从历阳返回保卫京师,加固长江防线。

王擢攻下陈仓,杀死秦国扶风内史毛难。

北海人王猛,年轻时好学,洒脱有大志,不屑于琐碎事务,人们都轻视他。王猛却悠然自得,隐居在华阴。听说桓温入关,穿着粗布衣服去见他,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论当世大事,旁若无人。桓温觉得他不一般,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率领十万精兵为百姓铲除残贼,可三秦的豪杰却没人来归附,为什么呢?”王猛说:“您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现在长安近在咫尺,却不渡过灞水,百姓不知道您的心意,所以不来。”桓温沉默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说:“江东没有比得上您的人!”于是任命王猛为军谋祭酒。

桓温与秦国丞相苻雄等人在白鹿原交战,桓温的军队失利,死亡一万多人。起初,桓温指望秦国的麦子作军粮,不久秦人把麦子全部收割,坚壁清野等待他,桓温的军队缺乏粮食。六月丁丑日,桓温带着关中三千多户人家返回。任命王猛为高官督护,想让他一起回去,王猛推辞不接受。

呼延毒率领一万部众跟随桓温返回。秦国太子苻苌等人追击桓温,到潼关时,桓温的军队多次战败,损失数以万计。

桓温屯驻灞上时,顺阳太守薛珍劝桓温径首进逼长安,桓温不听。薛珍率领偏师独自渡过灞水,颇有缴获。等到桓温撤退,他才返回,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勇敢,指责桓温过于持重;桓温杀了他。

秦国丞相苻雄在陈仓攻击司马勋、王擢,司马勋逃奔汉中,王擢逃奔略阳。

秦国任命光禄大夫赵俱为洛阳刺史,镇守宜阳。

秦国东海敬武王苻雄在雍县攻打乔秉;丙申日,苻雄去世。秦主苻健哭得吐了血,说:“上天不想让我平定西海吗?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我的元才!”追赠苻雄为魏王,葬礼依照晋朝安平献王的旧例。苻雄因辅佐创业有功,位兼将相,权力等同君主,却谦恭博爱,遵守法度,所以苻健敬重他,常说:“元才是我的周公。”他的儿子苻坚袭爵。苻坚生性极其孝顺,自幼有志向气度,博学多才,结交英豪,吕婆楼、强汪及略阳人梁平老都和他交好。

燕国乐陵太守慕容钩,是慕容翰的儿子,与青州刺史朱秃共同治理厌次。慕容钩自恃是宗室,常常欺辱朱秃。朱秃忍无可忍,秋天七月,袭击慕容钩,杀了他,向南投奔段龛。

秦国太子苻苌在雍县攻打乔秉,八月,斩杀乔秉,关中全部平定。秦主苻健奖赏抵御桓温的有功人员,任命雷弱儿为丞相,毛贵为太傅,鱼遵为太尉,淮南王苻生为中军大将军,平昌王苻菁为司空。苻健勤于政事,多次邀请公卿商议治国之道,在承接后赵苛刻暴虐、奢侈浪费的统治之后,改用宽厚简约、节俭的政策,尊崇儒学,礼遇士人,因此秦国人都很满意。

燕国大规模征调军队,在发布诏令的那天,号称“丙戌举”。

九月,桓温从伐秦前线返回,皇帝派侍中、黄门侍郎在襄阳慰劳桓温。

有人告发燕国黄门侍郎宋斌等人图谋拥立冉智为主反叛,他们都被处死。宋斌是宋烛的儿子。

秦国太子苻苌在抵御桓温时,被流箭射中,冬天十月,去世,谥号献哀。

燕王慕容俊前往龙城。

桓温入关时,王擢派使者告诉凉王张祚,说桓温善于用兵,其志向难以预测。张祚害怕,又担心王擢背叛自己,派人刺杀他。事情败露,张祚更加害怕,大规模调兵,声称向东讨伐,实际想向西退保敦煌,恰逢桓温返回才作罢。不久,派秦州刺史牛霸等人率领三千士兵攻击王擢,打败了他。十一月,王擢率领部众投降秦国,秦国任命王擢为尚书,任命上将军啖铁为秦州刺史。

秦王苻健的叔父武都王苻安从晋朝返回,被姚襄俘虏,任命为洛州刺史。十二月,苻安逃回秦国,苻健任命苻安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镇守蒲坂。

这一年,秦国发生大饥荒,一升米价值一匹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