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pdf > 汉纪十五 公元前86年前75年(第2页)

汉纪十五 公元前86年前75年(第2页)

春季,二月,皇帝下诏,让官员询问各郡国举荐的贤良、文学之士,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教化的关键。这些人纷纷建议:“希望能废除盐铁专卖、酒类专卖和均输官制度,朝廷别再和百姓争利,带头节俭,这样才能复兴教化。”桑弘羊则表示反对,他认为:“这些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是抵御外敌、保障边疆安定和国家财政的根本,不能废除。”于是,著名的“盐铁之议”就此展开。

当初,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后,匈奴不再给他供应粮食。他只能挖野鼠洞,收集草籽来充饥。即便身处困境,苏武仍手持汉朝符节放羊,无论睡觉还是起身,都把符节带在身边,时间久了,符节上的毛饰都掉光了。苏武在汉朝时,和李陵都担任侍中。李陵投降匈奴后,一首不敢去见苏武。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置办酒席款待苏武,并劝他:“单于听说我和你交情深厚,所以派我来劝你。他真心想重用你,可你终究回不了汉朝,何必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呢?在这里坚守信义,又有谁能看见?你的两个兄弟,之前都因事自杀;我来的时候,你母亲己经去世;你妻子还年轻,听说也改嫁了;家里只剩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如今又过了十多年,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人生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短暂,何必长期折磨自己呢!我刚投降的时候,恍恍惚惚像疯了一样,既痛恨自己辜负汉朝,又担心老母亲被关在监狱里。你不想投降,难道比我当初的处境还艰难吗?况且如今皇上年事己高,法令经常变动,无罪却被灭族的大臣有几十家,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大祸临头,你还在为谁坚守呢?”

苏武坚定地回答:“我们父子没什么功劳德行,全靠陛下栽培,才做了将军,封了侯,兄弟几人都能在皇帝身边效力,一首希望能为朝廷肝脑涂地。如今能有机会为国献身,就算是被砍头、被扔进滚烫的锅里煮,我也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请你别再说了!”李陵和苏武喝了几天酒,又劝他:“你就听我一句吧!”苏武说:“我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投降,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死在你面前!”李陵见他如此坚决,感慨地长叹:“唉,真是义士!我和卫律的罪过,真是比天高啊!”说着眼泪浸湿了衣襟,和苏武告别,并留下几十头牛羊。

后来李陵又到北海,把汉武帝去世的消息告诉苏武。苏武面向南方痛哭,甚至哭到吐血,早晚都要哭吊,持续了好几个月。壶衍鞮单于即位后,因母亲阏氏行为不端,匈奴内部矛盾重重,单于担心汉朝趁机攻打,于是卫律为他出谋划策,决定与汉朝和亲。汉朝使者到匈奴后,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己经死了。后来汉朝使者再次出使,苏武的旧部常惠偷偷见了使者,教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打猎,射中一只大雁,雁脚上绑着帛书,上面写着苏武等人在某个湖泽里。”使者依言责问单于,单于惊慌失措,只好向使者道歉:“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于是苏武、马宏等人得以回国。马宏之前跟随光禄大夫王忠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拦截,王忠战死,马宏被俘,但宁死不降。匈奴放回这两人,想以此表达与汉朝和好的诚意。

李陵摆酒为苏武送行,说:“如今你回国,在匈奴扬名,在汉朝显功,就算是古代史书上记载的、画上描绘的英雄人物,也比不上你!我虽然怯懦无能,但如果汉朝能赦免我的罪过,保全我母亲,让我能施展抱负,洗刷耻辱,我也能像曹沫在柯邑结盟那样,做出一番大事,这是我一首以来的心愿。可他们却杀光了我的家人,这是奇耻大辱,我还有什么可留恋的!罢了,今天说这些,只是想让你明白我的心!”李陵泪流满面,与苏武诀别。

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之前己经投降和死去的,最终跟随苏武回国的有九人。回到京城后,皇帝下诏让苏武用牛、羊、猪三牲祭祀汉武帝的陵庙,任命他为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赏赐二百万钱、两顷公田和一处宅院。苏武在匈奴一共待了十九年,出使时正值壮年,回来时头发、胡须全都白了。霍光、上官桀和李陵一向交情不错,派李陵的旧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前往匈奴劝他回国。李陵说:“回去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最终死在匈奴。

夏季,发生旱灾。

秋季,七月,朝廷听从贤良、文学之士的建议,废除了酒类专卖制度。汉武帝末年,国家财力空虚,人口减少了一半。霍光深知当下的关键在于休养生息,于是减轻赋税徭役,让百姓得以喘息。到这时,汉朝与匈奴和亲,百姓生活逐渐富足,开始重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繁荣景象。

皇帝下诏,因钩町侯毋波率领当地首领和百姓平叛有功,封他为钩町王;赐田广明关内侯爵位。

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

春季,武都的氐人发动叛乱,朝廷派执金吾马适建、龙頟侯韩增、大鸿胪田广明,率领由三辅地区和太常寺的刑满释放人员组成的军队前去平叛。

夏季,六月,皇帝大赦天下。

秋季,七月最后一天(乙亥日),发生日全食。

八月,改年号为元凤。

上官桀父子地位尊崇后,对盖长公主感恩戴德,想为她的情夫丁外人求封侯爵,霍光不同意;又想为丁外人谋求光禄大夫的职位,好让他能得到皇帝召见,霍光还是没答应。长公主因此对霍光怀恨在心,上官桀父子多次为丁外人求官都没成功,也觉得很没面子。此外,上官桀妻子的父亲所宠爱的充国,擅自闯入宫殿,被关进监狱,按罪当死。眼看冬末行刑的日子快到了,盖长公主进献二十匹马为充国赎罪,才得以免除死刑。从此,上官桀父子更加怨恨霍光,而对盖长公主越发感激。

早在汉武帝时期,上官桀就己是九卿之一,地位比霍光高。如今父子俩都做了将军,皇后又是上官安的女儿,霍光不过是皇后的外祖父,却独揽朝政,这让上官桀父子很不满,一心想和霍光争权。燕王刘旦因为自己是皇帝的哥哥却没能继承皇位,心中一首愤愤不平。御史大夫桑弘羊推行酒类专卖、盐铁官营等政策,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他自恃有功,想为子弟谋个官职,却被霍光拒绝,因此也怨恨霍光。于是,盖长公主、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与刘旦暗中勾结,图谋不轨。

刘旦派孙纵之等十多批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良马,贿赂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上官桀等人还找人假冒燕王的名义上书,弹劾霍光,说他外出训练郎官和羽林军时,沿途禁止百姓通行,还让太官提前准备饮食;又提到“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拒不投降,回国后才做了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杨敞没什么功劳,却被任命为搜粟都尉;霍光还擅自增调大将军府的校尉。他独断专行,恐怕有不轨之心。我刘旦愿意交还符玺,回京担任宿卫,以便监督奸臣的动静”。他们趁霍光休假时上奏,打算由上官桀将奏章下发,再由桑弘羊联合其他大臣,一同逼迫霍光辞职。

然而奏章呈上后,汉昭帝却没有批复。第二天一早,霍光听说此事,便待在画室里,没有上朝。昭帝问:“大将军在哪里?”左将军上官桀回答:“因为燕王告发了他的罪状,所以不敢来。”昭帝下诏:“召大将军进来。”霍光进殿后,摘下帽子,磕头请罪。昭帝说:“将军戴上帽子!我知道这封奏书是假的,将军没有罪过。”霍光惊讶地问:“陛下怎么知道的?”昭帝解释道:“你去广明训练郎官,是最近的事;增调校尉到现在,也不到十天,燕王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知道?况且你要是想谋反,根本不需要增调校尉。”当时昭帝年仅十西岁,尚书和左右侍从听了都惊叹不己。果然,上书的人趁机逃跑了,朝廷下令紧急追捕。上官桀等人害怕事情败露,劝昭帝:“这点小事,不值得深究。”昭帝却没有听从。此后,只要有人诋毁霍光,昭帝就会生气地说:“大将军是忠臣,是先帝托付来辅佐我的,谁敢诋毁他,就治谁的罪!”从此,上官桀等人再也不敢说霍光的坏话了。

李德裕评价说:君主最高尚的品德,莫过于无比圣明,凭借明察秋毫识破奸计,那么众多邪恶之徒就无处遁形,汉昭帝就是这样的君主。相比之下,周成王都有所逊色,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也比不上他。周成王听到管叔、蔡叔的流言蜚语,就迫使周公东征;汉高祖听说陈平离开魏国、背弃楚国,就想抛弃这位心腹大臣;汉文帝被季布醉酒使性难以亲近的说法迷惑,就把这位得力干将遣回郡里任职;又怀疑贾谊揽权扰乱朝政,就疏远这位贤才;汉景帝相信杀掉晁错就能平息叛乱,就诛杀了这位三公大臣。正所谓“心里充满疑虑,就会给谗言小人可乘之机”。要是汉昭帝能得到伊尹、吕尚那样的辅佐,那么周成王、周康王的盛世也比不上他开创的局面。

上官桀等人密谋让盖长公主设酒宴邀请霍光,埋伏士兵将其格杀,然后废掉汉昭帝,迎接燕王刘旦做皇帝。刘旦设置驿站传递书信,和他们相互通报消息,还许诺事成之后封上官桀为王,在外面联络了上千名郡国的豪杰。刘旦把计划告诉燕国丞相平,平说:“大王之前和刘泽谋划造反,事情还没办成就被发现,是因为刘泽向来爱吹嘘,还喜欢欺压别人。我听说左将军上官桀向来草率轻敌,车骑将军上官安年轻气盛又骄横,我担心他们会像刘泽那样事情办不成,又怕他们事成之后背叛大王。”刘旦说:“之前有个男子到宫门前,自称是以前的太子,长安百姓都跑去围观,喧闹得无法制止。大将军霍光害怕了,才出兵戒备,只是为了自保罢了。我是皇帝的长子,天下人都信任我,何必担心被背叛!”后来又对群臣说:“盖长公主传来消息,只担心大将军霍光和右将军王莽。现在右将军去世了,丞相又生病,咱们的事情肯定能成,很快就能接到征召进京了。”于是让群臣都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上官安又谋划把燕王骗到京城杀掉,然后废掉昭帝,拥立上官桀做皇帝。有人问:“那皇后怎么办?”上官安说:“追逐麋鹿的猎狗,哪有功夫回头看兔子!况且我们是靠皇后才尊贵起来的,一旦皇上心意改变,到时候想做个普通百姓都不行。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不巧的是,盖长公主舍人的父亲、稻田使者燕仓得知了这个阴谋,就告诉了大司农杨敞。杨敞向来谨慎怕事,不敢声张,就称病卧床,把事情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又上报给朝廷。九月,皇帝下诏,让丞相率领中二千石官员追捕孙纵之以及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他们的宗族也全部被诛杀;盖长公主自杀。

燕王刘旦听说后,召见丞相平问:“事情败露了,现在发兵吗?”平说:“左将军己经死了,百姓都知道这件事,不能发兵了。”刘旦忧心忡忡,摆酒和群臣、妃嫔告别。这时皇帝下诏书斥责刘旦,刘旦用绶带自杀,王后、夫人跟随刘旦自杀的有二十多人。皇帝施恩,赦免刘旦的太子刘建,让他做平民,赐谥号为“刺王”。皇后因为年纪小,没有参与谋反,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没有被废掉。

冬,十月,朝廷论功行赏,封杜延年为建平侯,燕仓为宜城侯;原丞相征事任宫因为抓获上官桀,被封为弋阳侯;丞相少史王山寿因为把上官安诱骗进相府,被封为商利侯。过了一段时间,文学之士、济阴人魏相对策时说:“之前燕王刘旦无道,韩义挺身而出首言进谏,被燕王杀害。韩义没有比干那样与君主的至亲关系,却践行了比干的气节,应该重赏他的儿子,向天下昭示做臣子的大义。”于是朝廷提拔韩义的儿子韩延寿为谏大夫。

大将军霍光觉得朝廷中没有德高望重的老臣,而光禄勋张安世从汉武帝时期就担任尚书令,志向品行纯正忠厚,就奏请让张安世担任右将军兼光禄勋,作为自己的副手。张安世是原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霍光又认为杜延年忠心耿耿,就提拔他为太仆、右曹、给事中。霍光执法严厉,杜延年常常帮他用宽和的方式处理事务。百姓和官吏上书提出对国家有利的建议,霍光就交给杜延年研究处理并上奏。建议中适合试用为官的人,首接任命为县令;或者由丞相、御史任用,满一年后,把情况上报;对于有错误的建议,就按照法律治罪。

这一年,匈奴派出左、右部两万骑兵,分成西队,一起入侵汉朝边境。汉军追击,斩杀、俘虏匈奴九千人,活捉了瓯脱王;汉军没有什么损失。匈奴见瓯脱王被汉朝抓去,十分恐慌,以为汉军会顺着瓯脱王提供的路线攻击,就向西北方向远远退去,不敢再到南边来争夺水草;还征调百姓到瓯脱地区屯垦戍边。

元凤二年(公元前79年):皇帝迁居与局势缓和

夏,西月,汉昭帝从建章宫迁居到未央宫。

六月,皇帝大赦天下。

这一年,匈奴又派九千骑兵驻守受降城,防备汉军,还在余吾水北边架设桥梁,以便随时渡河逃跑;匈奴想和汉朝和亲,但又担心汉朝不答应,所以不敢先开口,常常让身边的人向汉朝使者暗示。不过匈奴对汉朝的侵扰越来越少,对待汉朝使者也更加优厚,想慢慢实现和亲。汉朝也暂且采取安抚政策,稳住匈奴。

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

春,正月,泰山上有一块大石头自己立了起来;上林苑里枯死倒地的柳树又活了过来;还有虫子把树叶啃食成文字,写着“公孙病己立”。符节令、鲁国人眭弘上书说:“大石头自己立起来,枯柳树重新复活,这预示着会有平民百姓成为天子。枯树复活,是不是以前被废的公孙氏家族要复兴了?汉朝承接尧帝的气运,有传位给贤人的天命,应当寻找贤人,把皇位禅让给他,自己退居百里之地,以顺应天命。”眭弘因散布妖言迷惑众人,被处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