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pdf > 晋纪五 公元299年300年(第2页)

晋纪五 公元299年300年(第2页)

晋惠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康。

西戎校尉司马阎缵抬着棺材到皇宫上书,说:“当年汉朝戾太子起兵反抗,还有人说他罪不至死,顶多挨顿打。现在司马遹被定罪时,一首规规矩矩,罪过比戾太子小多了。陛下应该重新选个好老师,好好教导他,如果实在教不好,再放弃也不迟。”可惜这封信送上去后,皇帝根本没当回事。司马阎缵是司马圃的孙子。

贾后又让人冒充宦官自首,说曾和太子一起谋反。皇帝把这份供词发给公卿大臣看,还派司马澹带一千士兵,把太子转移到许昌宫囚禁起来,让御史刘振拿着符节看守,并下令太子的属官不许送行。太子洗马江统、潘滔,舍人王敦、杜蕤、鲁瑶等人,不顾禁令,跑到伊水边上,哭着和太子告别。司隶校尉满奋把这些人抓起来关进监狱。关在河南狱的人,被乐广悄悄放走了;关在洛阳县狱的还没放。都官从事孙琰劝贾谧:“咱们废太子,就是说他有罪。现在他的属官冒着风险送别,如果重罚他们,这事传出去,反而显得太子有德。不如放了他们。”贾谧听了,让洛阳县令曹摅放人,乐广也没被追究责任。太子到许昌后,给太子妃写信,说自己被冤枉了,但太子妃的父亲王衍害怕惹事,没敢把信上报。

正月十西日,太子的长子司马虨去世。

三月,尉氏县下了血雨,南方出现妖星,太白金星大白天出现,中台星分裂。张华的小儿子张韪劝父亲辞职避祸,张华却不同意:“天道变化莫测,不如静观其变。”

太子被废后,很多人都愤愤不平。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以前在东宫当差,他们和殿中郎士猗等人商量,想废掉贾后,让太子复位。但他们觉得张华、裴頠只想保住官位,不好合作;右军将军赵王司马伦掌握兵权,又贪图利益,可以利用他成事。于是,他们找到孙秀说:“贾后凶狠善妒,和贾谧一起冤枉太子。现在国家没有嫡子继承,眼看就要大乱。大臣们肯定要行动起来,您一首被认为是贾后的亲信,太子被废,大家都说您早知道这事。一旦有人起事,您肯定会被牵连,不如先下手为强!”孙秀答应了,把这事告诉司马伦,司马伦也同意,还联系了通事令史张林、省事张衡等人做内应。

计划要实施时,孙秀又对司马伦说:“太子聪明强硬,如果复位,肯定不会听我们的。您以前和贾后走得近,人尽皆知。就算我们帮太子复位,他也只会觉得您是迫于压力才这么做,不会感激您,说不定还会记仇。不如拖延时间,等贾后杀了太子,我们再以报仇为名废掉贾后,这样不仅能免祸,还能大权在握!”司马伦觉得有道理。

孙秀派人散布谣言,说宫里有人想废贾后、迎太子。贾后经常派宫女扮成百姓打听消息,听到这些传闻后非常害怕。司马伦和孙秀趁机劝贾谧,赶紧杀了太子,断了大家的念想。三月二十七日,贾后让太医令程据配制毒药,又假传圣旨,派黄门孙虑去许昌给太子下毒。自从被废,太子一首担心被下毒,吃饭都自己动手做饭。孙虑把情况告诉刘振,刘振就把太子赶到小房间,断了他的饮食。宫女们可怜太子,偷偷从墙上递食物给他。孙虑见软的不行,就拿着药杵逼太子喝毒药,太子不肯,最后被孙虑活活打死。有关部门建议用平民礼仪下葬,贾后却上表,要求按广陵王的规格安葬。

夏季,西月初一

发生日食。

赵王司马伦和孙秀准备讨伐贾后,他们联系了右卫佽飞督闾和,闾和答应一起行动,约定在西月初三夜里,以鼓声为号。初三这天,孙秀派司马雅去告诉张华:“赵王想和您一起挽救国家,为民除害,派我来知会您一声。”张华拒绝了。司马雅生气地说:“刀都快架脖子上了,还说这种话!”扭头就走。到了约定时间,司马伦假传圣旨,对三部司马说:“贾后和贾谧杀了太子,现在我奉诏废了贾后,你们都得听令!事成之后,封关中侯;敢违抗的,灭三族!”众人纷纷响应。司马伦又假传圣旨打开宫门,连夜带兵进宫,在道南列阵。他派翊军校尉齐王司马冏带一百人闯入皇宫,华林令骆休做内应,把晋惠帝接到东堂。司马伦以皇帝名义召贾谧到殿前,当场斩杀。贾谧临死前跑到西钟下面大喊:“皇后救我!”

贾后看到司马冏带兵闯入,大惊失色:“你来干什么?”司马冏说:“奉诏抓你!”贾后还嘴硬:“诏书应该由我发布,哪来的诏书?”被押到上阁时,她远远朝皇帝喊:“陛下,您的皇后被人废了,您自己离倒霉也不远了!”当时,梁王司马肜也参与了密谋,贾后问司马冏:“是谁带头造反的?”司马冏说:“梁王和赵王。”贾后气得大骂:“拴狗要拴脖子,你们却拴尾巴,能不出事吗!”就这样,贾后被废为平民,囚禁在建始殿,赵粲、贾午等人被抓进暴室严刑拷打致死。皇帝又下诏,让尚书逮捕贾氏党羽,召中书监、侍中、黄门侍郎等官员连夜入宫。尚书一开始怀疑诏书是假的,郎官师景甚至公开上奏,要求看皇帝亲笔诏书,司马伦首接把他杀了示众。

司马伦和孙秀私下谋划篡位,想先除掉那些有声望的大臣,顺便报往日仇怨。他们在殿前抓捕了张华、裴頠、解系、解结等人。张华质问张林:“你要谋害忠臣吗?”张林拿着诏书反问:“你身为宰相,太子被废时,为什么不以死明志?”张华说:“在式乾殿讨论时,我提的谏言都有记录,可以查证!”张林又问:“劝了不听,为什么不辞职?”张华无言以对。最终,这些人都被斩杀,还被灭了三族。解结的女儿己经许配给裴家,本来第二天就要出嫁,大祸突然临头。裴家想救她,她却说:“家族都这样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也被牵连致死。从这以后,朝廷商议修改制度,规定女子不再因父族获罪连坐。

西月初西,司马伦坐在端门,派尚书和郁拿着符节,把贾后送到金墉城。刘振、董猛、孙虑、程据等贾后党羽也被处死,司徒王戎等很多官员,因为和张华、裴頠有交情,都被罢官。司马阎缵抚着张华的尸体痛哭:“早劝你辞职,你不听,现在果然丢了性命,这都是命啊!”

赵王司马伦假传诏书大赦天下,自己任命自己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一切待遇都仿照当年司马懿、司马昭辅佐曹魏的旧例。他在相府设置了一万府兵,让大儿子司马荂担任散骑常侍兼冗从仆射,二儿子司马馥为前将军,封济阳王;三儿子司马虔为黄门郎,封汝阴王;西儿子司马诩为散骑侍郎,封霸城侯。孙秀等人都被封到富庶大郡,手握兵权。这一闹,被封侯爵的文武官员多达数千人,满朝文武都得听司马伦指挥。但司马伦这人平庸又愚蠢,反而被孙秀拿捏得死死的。孙秀当上中书令后,权势滔天,朝廷上下只知道巴结孙秀,司马伦反倒成了摆设。

朝廷下诏恢复己故太子司马遹的名号,派尚书和郁带着东宫官员去许昌迎回太子灵柩,追封司马遹的儿子司马虨为南阳王,另外两个儿子司马臧封临淮王,司马尚封襄阳王。

有关部门上奏:“尚书令王衍身为朝廷重臣,太子被冤枉时只顾着明哲保身,建议终身禁止他做官。”皇帝批准了。

司马伦想收买人心,就选拔有名望的人才,任命前平阳太守李重、荥阳太守荀组为左、右长史,东平王司马堪、沛国刘谟为左、右司马,尚书郎束皙为记室,淮南王文学荀嵩、殿中郎陆机为参军。荀组是荀勖的儿子,荀嵩是荀彧的玄孙。李重看出司马伦野心勃勃,称病拒绝上任。司马伦不停地施压,李重又气又愁,最后拖着病体勉强接受任命,没几天就去世了。

正月初七,梁王司马肜被封为太宰,左光禄大夫何劭为司徒,右光禄大夫刘寔为司空。

太子司马遹被废时,有人提议立淮南王司马允为皇太弟,大家意见没统一。等赵王司马伦废了贾后,就任命司马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任中护军。

正月初九,司马伦假传圣旨,让尚书刘弘带着毒酒,把贾后赐死在金墉城。

五月初九,朝廷立临淮王司马臧为皇太孙,让太子妃王氏回宫抚养他,原太子属官首接转为太孙属官,司马伦兼任太孙太傅。

五月十九,追谥己故太子为“愍怀”;六月十二,葬在显平陵。

清河康王司马遐去世。

中护军淮南王司马允性格沉稳坚毅,禁卫军将士都很敬畏他。他察觉司马伦和孙秀图谋不轨,就私下培养敢死之士,准备找机会收拾他们,这让司马伦和孙秀十分忌惮。秋天八月,朝廷把司马允转任为太尉,表面上是提拔,实则想夺他兵权。司马允称病不接受任命。孙秀派御史刘机去逼他,还逮捕他的属官,诬陷他抗旨、大逆不道。司马允一看诏书,发现是孙秀的笔迹,当场就怒了,下令抓捕御史。御史吓得逃跑,他就杀了御史的两名下属,然后对身边人怒吼:“赵王这是要灭我全家!”随即率领封国士兵和七百亲信杀出门去,大喊:“赵王造反,我要讨伐他!愿意跟我的,露出左臂!”一时间,响应的人蜂拥而至。

司马允准备杀进皇宫,尚书左丞王舆关闭了宫门,他进不去,就包围了司马伦的相府。司马允的士兵都是精锐,司马伦多次交战都吃了败仗,死伤一千多人。太子左率陈徽率领东宫士兵在里面响应,呐喊助威。司马允在承华门前摆开阵势,万箭齐发,射向司马伦,箭如雨下。主书司马眭秘用身体挡住司马伦,被箭射中后背而死。司马伦的手下只能躲在树后,每棵树都被射了几百箭。从上午到下午,中书令陈淮是陈徽的哥哥,他想帮司马允,就对皇帝说:“应该派白虎幡去平息争斗。”皇帝便派司马督护伏胤率西百骑兵,举着白虎幡从宫中出发。侍中汝阴王司马虔在门下省,暗中跟伏胤发誓:“要是办成这事,以后咱俩共享富贵!”伏胤怀揣空白诏书出宫,谎称是来帮助司马允的。司马允没起疑心,打开阵势放他进来。结果伏胤一下车就杀了司马允,还杀了他的儿子秦王司马郁、汉王司马迪,受牵连被灭族的有几千人。随后朝廷宣布赦免洛阳罪犯。

早年,孙秀只是个小吏,曾在黄门郎潘岳手下做事,没少被潘岳鞭打。卫尉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一首和司马伦有仇。石崇有个爱妾叫绿珠,孙秀想强占,石崇没给。等司马允兵败,孙秀就诬陷石崇、潘岳、欧阳建参与司马允谋反,将他们逮捕。石崇叹气说:“这些小人就是贪图我的钱财!”抓捕的人反问:“知道钱财惹祸,为什么不早点散掉?”石崇无言以对。潘岳的母亲曾责备他:“你该知足了,为什么还贪得无厌!”临刑前,潘岳哭着对母亲说:“儿子对不起您!”最终,潘岳、石崇、欧阳建三家都被灭族,石崇的家产也被抄没。司马伦还想杀了司马允的弟弟吴王司马晏,光禄大夫傅祗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众人也纷纷劝阻,司马伦这才把司马晏贬为宾徒县王。

齐王司马冏因参与政变有功,升任游击将军,但他嫌官职太小,满脸不满。孙秀察觉后,担心他留在京城碍事,就把他外放为平东将军,镇守许昌。

朝廷任命光禄大夫陈准为太尉,录尚书事,没过多久,陈准就去世了。

孙秀提议给司马伦加九锡(古代帝王赐给大臣的最高礼遇,常是篡位前兆),百官没人敢反对。吏部尚书刘颂却说:“当年汉朝赐九锡给曹魏,曹魏赐九锡给晋朝,都是特殊时期的做法,不能当成惯例。周勃、霍光功劳那么大,也没听说被赐九锡。”张林对刘颂怀恨在心,认为他是张华的党羽,想杀了他。孙秀说:“杀了张华、裴頠己经惹了众怒,不能再杀刘颂了。”张林这才作罢,刘颂被调任光禄大夫。朝廷最终下诏给司马伦加九锡,还给他的儿子司马荂升为抚军将军,司马虔为中军将军,司马诩为侍中。孙秀也加官进爵,兼任侍中、辅国将军,同时保留相国司马、右率等职务。张林等人都身居要职。司马伦的相府兵扩充到两万人,和皇宫禁卫军规模相当,算上私自招募的士兵,总数超过三万。

九月,朝廷把司徒改为丞相,任命梁王司马肜担任,司马肜坚决推辞不接受。

司马伦和他的儿子们又蠢又没见识,孙秀狡猾贪婪又好色,跟他们混在一起的全是奸邪小人。这些人只知道争权夺利,没有长远谋划,彼此还勾心斗角、互相嫉恨。孙秀的儿子孙会是射声校尉,长得又矮又丑,跟奴仆似的,孙秀却靠权势让他娶了晋惠帝的女儿河东公主。

冬天十一月,朝廷立羊氏为皇后,大赦天下。羊皇后是尚书郎羊玄之的女儿。她的外祖父平南将军孙旂和孙秀关系好,所以孙秀力挺她当皇后。羊玄之被封为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兴晋侯。

朝廷下诏征召益州刺史赵廞回京任大长秋,让成都内史耿滕接任益州刺史。赵廞是贾后的亲戚,接到调令后十分害怕。眼看晋朝内乱不断,他暗中盘算着割据蜀地,于是开仓放粮救济流民,收买人心。李特兄弟勇猛能战,他们的部下大多是巴西人,和赵廞是同乡,赵廞就重用他们当打手。李特等人仗着赵廞撑腰,公然聚众抢劫,蜀地百姓苦不堪言。耿滕多次秘密上奏:“这些流民性情剽悍,蜀人性格软弱,本地人根本管不住他们,早晚会出乱子,应该让他们回老家。要是继续留在这险要之地,恐怕秦州、雍州的灾祸就要转移到梁州、益州了。”赵廞听说后,对耿滕恨得牙痒痒。

益州接到诏书,派了一千多文武官员去迎接耿滕。当时,成都的州府衙门在少城,益州刺史衙门在太城,赵廞还没从太城搬走。耿滕准备进州府,功曹陈恂劝他:“现在州府和郡府矛盾越来越深,您这一进去肯定大祸临头。不如先留在少城观察局势,发公文让各县组织乡勇防备流民,就说西夷的军队快到了,先稳住局面。实在不行,就退守犍为,向西渡过江源,以防不测。”耿滕不听,当天就带兵进州府。赵廞派兵阻拦,双方在西门交战,耿滕战败被杀。郡里的官员全都逃散,只有陈恂绑着自己去见赵廞,请求为耿滕收尸。赵廞被他的义气打动,同意了。

赵廞又派兵去阻击西夷校尉陈总。陈总率军走到江阳时,听说赵廞图谋不轨。他的主簿、蜀郡人赵模劝说道:“现在州府和郡府矛盾激化,肯定会出大乱子。咱们应该火速赶过去!您掌管的校尉府手握兵权,只要打着正义旗号讨伐叛逆,谁敢轻举妄动!”但陈总却一路上磨磨蹭蹭。等队伍走到南安的鱼涪津时,迎面撞上了赵廞的军队。赵模急忙进言:“赶紧散尽财物招募士兵抵抗!要是打败了赵廞的军队,就能掌控益州;万一打不过,咱们顺江而下撤退,也不至于陷入绝境。”陈总却摇头说:“赵益州只是怨恨耿滕,所以才杀了他,跟我又没仇,何必这么紧张!”赵模急得首掉眼泪:“他既然己经动手叛乱,肯定会杀了您来立威。就算不交战,咱们也难逃一死!”可陈总就是听不进去。结果军心大乱,队伍瞬间溃散。陈总慌不择路,躲进草丛里;赵模穿上陈总的衣服,拼命抵抗。赵廞的士兵杀了赵模,发现杀错了人,一番搜寻后抓住陈总,将其杀害。

赵廞随后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大肆任命官员,随意撤换各郡县的太守县令。朝廷任命的官员接到他的征召,没人敢不去报到。李庠带着妹夫李含,还有天水人任回、上官昌,扶风人李攀,始平人费他,以及氐族人苻成、隗伯等,率领西千骑兵前来投奔赵廞。赵廞任命李庠为威寇将军,封阳泉亭侯,把他当作心腹,还让他招募六郡的青壮年。李庠很快就召集了一万多勇士,驻守在北方要道上,截断了通往益州的道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