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月辛丑日,大赦天下。
三月乙丑日,广州刺史邓岳领兵攻打汉国的宁州,汉国建宁太守孟彦捉住宁州刺史霍彪投降。
征西将军庾亮想收复中原,上表推荐桓宣为都督沔北前锋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守襄阳;又上表推荐他的弟弟临川太守庾怿为监梁、雍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镇守魏兴;西阳太守庾翼为南蛮校尉,兼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都授予符节。又请求辞去豫州刺史职务,把它授予征虏将军毛宝。朝廷下诏任命毛宝为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豫州刺史,与西阳太守樊峻率领一万精兵戍守邾城。任命建威将军陶称为南中郎将、江夏相,进入沔中。陶称率领二百人顺江而下拜见庾亮,庾亮向来厌恶陶称轻佻狡诈,一一列举陶称前后的罪恶,将他逮捕斩杀。后来因魏兴地势险要偏远,命令庾怿迁移屯驻半洲;改任武昌太守陈嚣为梁州刺史,奔赴汉中。派参军李松攻打汉国的巴郡、江阳。夏,西月,擒获汉国荆州刺史李闳、巴郡太守黄植,押送到建康。汉主李寿任命李弈为镇东将军,代替李闳镇守巴郡。
庾亮上疏说:“蜀地很弱而胡虏还很强盛,我想率领十万大军移镇石城,派遣各路军队分布在长江、沔水一带,作为讨伐后赵的规划。”皇帝把他的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丞相王导请求批准。太尉郗鉴议论,认为:“物资费用没有准备好,不能大举出兵。”
太常蔡谟议论,认为:“时运有好坏,道义有屈伸,如果不考虑强弱而轻举妄动,就会很快灭亡,能有什么功劳呢!如今的计策,不如积蓄威势等待时机。时机是否合适取决于胡虏的强弱,胡虏的强弱取决于石虎的能力。自从石勒起兵,石虎常常作为他的爪牙,百战百胜,于是平定中原,所占据的地方,和魏世相同。石勒死后,石虎挟持继位的君主,诛杀将相;内部的祸乱平定后,又削弱外部的敌寇,一举攻下金墉,再战擒获石生,诛杀石聪如同拾物,攻取郭权如同摇落枯叶,西境之内,没有失去一尺土地。由此来看,石虎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呢?议论的人因胡虏先前攻打襄阳没能攻下,就说他们不能有所作为。以百战百胜的强大势力,却因没能攻下一座城池就认为低劣,好比射箭百发百中却有一次失误,能说他笨拙吗?
“况且石遇只是偏师,桓宣只是边将,他们争夺的是疆场的土地,有利就进,否则就退,不是紧迫的事。如今征西将军以重镇名贤的身份,亲自率领大军想席卷黄河以南,石虎必定亲自率领全国的部众来决一胜负,怎能和襄阳的情况相比呢!如今征西将军想和他交战,比起石生怎么样?如果想据城防守,比起金墉怎么样?想凭借沔水,比起长江怎么样?想抵御石虎,比起苏峻怎么样?所有这些,都应当详细比较。
“石生是猛将,关中有精兵,征西将军的交战恐怕不能取胜。金墉险要坚固,刘曜十万人马不能攻下,征西将军的防守恐怕不能胜任。而且在那时,洛阳、关中都起兵攻打石虎,如今这三镇反而被他所用;和从前相比,势力是加倍的。石生不能抵挡他的一半,而征西将军想抵挡他的加倍势力,这是我所怀疑的。苏峻的强大不如石虎,沔水的险要不如长江;长江不能抵御苏峻,却想以沔水抵御石虎,这又是我所怀疑的。从前祖逖在谯,在城北边界耕种,胡虏来攻打,他预先设置军屯在外部抵御。谷物将要成熟时,胡虏果然到来,丁夫在外部作战,老弱在内部收获,多拿火炬,情况紧急就烧谷逃走。像这样过了几年,最终也没得到好处。在那时,胡虏只占据黄河以北,和如今相比,只是西分之一而己;祖逖不能抵御其中的一份,而征西将军想抵御其中的西份,这也是我所怀疑的。
“然而这只是讨论征西将军到达之后的情况,还没讨论道路上的忧虑。从沔水以西,水流湍急,河岸高耸,船只首尾相连逆流而上,前后相距百里。如果胡虏没有宋襄公那样的仁义,在我们还没列阵时就攻击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今我们的国土和胡虏,水陆形势不同,熟悉的技能也不同;胡虏如果来送死,我们抵御他们绰绰有余,如果放弃长江向远方推进,以我们的短处攻击他们的长处,恐怕不是朝廷克敌制胜的谋略。”
朝廷的议论大多和蔡谟相同。于是下诏不让庾亮移镇。
燕前军师慕容评、广威将军慕容军、折冲将军慕舆根、荡寇将军慕舆泥袭击后赵的辽西,俘获一千多家后离去。后赵镇远将军石成、积弩将军呼延晃、建威将军张支等人追击,慕容评等人和他们交战,斩杀呼延晃、张支。
段辽在燕谋反,燕人杀死段辽及其党羽几十人,把段辽的首级送到后赵。
五月,代王拓跋什翼犍在参合陂会见各位大人,商议定都源川。他的母亲王氏说:“我们从先世以来,以迁徙为业。如今国家多灾多难,如果筑城居住,一旦敌寇到来,就没有地方躲避了。”于是作罢。
代人把其他国家前来归附的百姓都称为乌桓,拓跋什翼犍把他们分成两部,各设置大人监督。弟弟拓跋孤监督北部,儿子拓跋寔君监督南部。
拓跋什翼犍向燕求婚,燕王慕容皝把他的妹妹嫁给了他。
秋,七月,后赵王石虎任命太子石宣为大单于,设置天子的旌旗。
庚申日,始兴文献公王导去世,丧葬的礼仪参照汉博陆侯和安平献王的旧例,参用天子的礼仪。
王导生活简朴,清心寡欲,善于顺势成事,虽然没有日常的收益,但每年的计划都有结余。他辅佐三代君主,仓库中没有储备的谷物,身上不穿多层丝绸。当初,王导和庾亮一起向皇帝推荐丹杨尹何充,请求让他作为自己的副手,并且说:“我死的时候,希望引荐何充进入宫廷任职,那么国家就没有忧虑了。”因此何充被加授吏部尚书。等到王导去世,征召庾亮担任丞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庾亮坚决推辞。辛酉日,任命何充为护军将军,庾亮的弟弟会稽内史庾冰为中书监、扬州刺史,参录尚书事。
庾冰担当重任后,治理政务,昼夜不停,以宾客之礼对待朝廷贤才,提拔后进之士,因此朝野上下一致称赞他,认为他是贤相。当初,王导辅佐朝政,常常采取宽恕的态度;庾冰则多采用严刑峻法,丹杨尹殷融劝谏他。庾冰说:“前丞相那样贤明,尚且难以承受过于宽厚的后果,何况像我这样的人呢!”范汪对庾冰说:“近来天文出现异常,您应当尽力消除灾祸。”庾冰说:“天象岂是我所能测知的,只应当努力做好人事罢了。”他又核查户口,清理出没有户籍的一万多人,来充实军队物资。庾冰喜欢纠察,近乎繁琐细碎,后来矫正过度,又变得宽容放纵,松紧全凭自己,律令失去了作用。
八月壬午日,又把丞相改称为司徒。
南昌文成公郗鉴病重,把府中事务托付给长史刘遐,上疏请求退休,并且说:“我所统领的人杂乱,大多是北方人,有的是被迫迁徙来的,有的是新近归附的,百姓怀念故土,都有返回故乡的心思;我宣扬国家恩德,向他们表明善恶,给他们安排田地住宅,逐渐使他们稍微安定下来。听说我病重,众人情绪惊动,如果他们向北渡过淮河,必定会引发敌寇的侵扰之心。太常蔡谟,公正简约,忠贞正首,向来为众人所敬仰,我认为可以任命他为都督、徐州刺史。”朝廷下诏任命蔡谟为太尉军司,加授侍中。辛酉日,郗鉴去世,立即任命蔡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假节。
当时左卫将军陈光请求讨伐后赵,朝廷下诏派遣陈光攻打寿阳。蔡谟上疏说:“寿阳城虽小却很坚固。从寿阳到琅邪,城墙连绵相望,一座城被攻打,其他各城必定会救援。另外,朝廷军队在路上要走五十多天,先头部队还没到达,消息早己传开,敌寇的驿站传递迅速,一天能走一千里,黄河以北的骑兵,足以赶来增援。以白起、韩信、项籍的勇猛,尚且要破坏桥梁、焚烧船只,背水列阵。如今想把船停在水渚,领兵去攻城,前面面对强敌,后面临近归路,这是兵法所告诫的。如果进攻不能攻下,胡虏骑兵突然到来,恐怕会像邲之战中晋军大败时那样,船上的断指都能捧起来。如今陈光率领的都是宫中精兵,应当让他们所到之处不经战斗就能取得胜利。而把他们停留在坚固的城池之下,用国家的精锐士兵去攻打敌寇的小城,攻下了利益微薄不足以损伤敌人,攻不下则危害重大足以助长敌寇的气焰,恐怕这不是长远的计策。”于是停止了进攻。
当初,陶侃在武昌时,议论的人认为长江以北有邾城,应当分兵戍守。陶侃常常不回应,而议论的人不断。陶侃于是渡江打猎,召来将佐对他们说:“我之所以设置险阻抵御敌寇,正是凭借长江。邾城隔在长江以北,对内没有依靠,对外连接各夷族。夷族地区利益丰厚,晋人贪图利益,夷族不堪忍受,必定会引来敌寇入侵。这是招致祸患的根源,不是抵御敌寇的办法。况且吴国时戍守这座城,用了三万士兵,如今即使有士兵戍守,对江南也没有益处;如果羯族敌寇有可乘之机,这座城又不能作为依托。”
等到庾亮镇守武昌,最终派毛宝、樊峻戍守邾城。后赵王石虎对此很不满,任命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军、五万士兵侵犯荆、扬二州北部边境,二万骑兵攻打邾城。毛宝向庾亮求救,庾亮认为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
九月,石闵在沔阴打败晋军,杀死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败晋军,杀死郑豹等五位将军;张貉攻陷邾城,死亡六千人,毛宝、樊峻突围出逃,跳入长江溺水而死。夔安进军占据胡亭,侵犯江夏;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都投降了后赵。夔安进军包围石城,竟陵太守李阳抵抗作战,打败了夔安,斩杀五千多人,夔安才撤退。于是劫掠汉东地区,裹挟七千多户迁徙到幽、冀二州。
这时,庾亮还上疏想移镇石城,听说邾城失陷,才停止。上表谢罪,自贬三级,代理安西将军;朝廷下诏恢复他的职位。任命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西郡诸军事,假节,镇守芜湖。
后赵王石虎担心贵戚豪强放纵恣肆,于是提拔殿中御史李巨为御史中丞,特别加以亲近信任,朝廷内外都严肃谨慎。石虎说:“我听说良臣如同猛虎,在旷野阔步而豺狼避让,确实如此啊!”
石虎任命抚军将军李农为使持节、监辽西、北平诸军事、征东将军、营州牧,镇守令支。李农率领三万部众与征北大将军张举攻打燕国的凡城。燕王慕容皝任命榼卢城大悦绾为御难将军,给他一千士兵,让他戍守凡城。等到后赵军队到达,将吏都很恐惧,想弃城逃跑。悦绾说:“接受命令抵御敌寇,要以生死来坚守。况且凭借城池坚守,一人可以抵挡百人,有敢胡乱说话惑众的人斩首!”众人这才安定下来。悦绾身先士卒,亲自冒着箭石;张举等人攻打了十多天,不能攻克,于是撤退。石虎因辽西靠近燕国边境,多次遭受攻袭,于是把那里的百姓全部迁徙到冀州以南。
汉主李寿病重,罗恒、解思明又商议尊奉晋朝;李寿不听从。李演又上书谈论这件事;李寿发怒,杀死李演。
李寿常常仰慕汉武帝、魏明帝的为人,以听到父兄的旧事为耻,上书的人不能谈论先世的政治教化,自认为胜过他们。舍人杜袭作了十首诗,假托是应璩的作品来讽谏。李寿回复说:“看了诗知道意思。如果是今人所作,那是贤哲的言论;如果是古人所作,那不过是死鬼的平常言辞罢了。”
燕王慕容皝自认为称王没有得到晋朝的任命,冬季,派遣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前来进献战功、论功行赏,并且说明暂时称王的情况,同时请求约定日期大举出兵,共同平定中原。慕容皝攻打高句丽,军队到达新城,高句丽王钊请求结盟,才返回。又派他的儿子慕容恪、慕容霸攻打宇文氏的别部。慕容霸十三岁,勇猛冠绝三军。
张骏建立辟雍、明堂来举行礼仪。十一月,任命世子张重华代理凉州事务。
十二月丁丑日,后赵太保桃豹去世。
丙戌日,任命骠骑将军琅邪王司马岳为侍中、司徒。
汉国李弈侵犯巴东,守将劳杨战败而死。
咸康六年(庚子年,公元340年)
春,正月庚子日初一,都亭文康侯庾亮去世。任命护军将军、录尚书何充为中书令。庚戌日,任命南郡太守庾翼为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代替庾亮镇守武昌。当时人怀疑庾翼年轻,不能继承他哥哥的事业。庾翼尽心治理,军政严明,几年之间,公私财物充实,人们都称赞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