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元年丁亥(公元567年)
春季正月初一,发生日食。
尚书左仆射袁枢去世。
正月初三,陈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大”。
正月十九日,陈废帝(陈伯宗)到南郊祭天。
正月二十日,北齐太上皇帝(高湛)返回邺城。
正月二十七日,周武帝举行亲耕藉田仪式。
二月初一,北齐后主(高纬)举行加冠礼(象征成年),大赦天下。
当初,陈高祖(陈霸先)在梁州时,任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刘师知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熟悉礼仪制度;历经陈世祖(陈文帝)一朝,虽然职位没升迁,但受信任程度很高——他和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尚书仆射到仲举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新帝(陈伯宗)。
刘师知、到仲举常年在皇宫内办公,参与决断各项事务;陈顼则带着三百名随从住进尚书省(朝廷行政中枢)。刘师知见陈顼的地位、权势被朝野上下看重,心里忌恨他,就和尚书左丞王暹等人谋划,想把陈顼排挤出京城。众人犹豫不决,没敢先动手。
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一向以名节自居,又受东宫(太子府)委托,就骑马首奔陈顼的相府,假传圣旨说:“现在天下太平,王爷可以回东府(扬州刺史官署)处理州里的事务。”
陈顼正要动身,他的中记室(属官)毛喜飞马赶来见他,说:“陈朝得天下时间不长,国丧接连发生(指陈文帝去世),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太后(沈妙容)深思熟虑后,才让王爷您进尚书省共理朝政。今天这话,肯定不是太后的意思。国家社稷为重,希望王爷三思——必须再向太后奏请确认,别让奸人得逞。现在您一旦出京,就会受制于别人,就像三国时的曹爽,想做个富家翁都做不到啊!”
陈顼派毛喜和领军将军吴明彻商量,吴明彻说:“新帝正在守丧(谅暗,指帝王居丧),朝政有很多缺失。殿下您就像周代的周公、召公那样,是皇室至亲,应当辅佐安定社稷,千万留在京城别犹豫。”
陈顼于是假装生病,召刘师知来见自己,留住他谈话;同时派毛喜先入宫向太后禀报。太后说:“现在伯宗年幼软弱,政事全交给二郎(陈顼排行第二)处理。让他出京这事,不是我的意思。”毛喜又把这话告诉废帝,废帝说:“这是刘师知他们自己做的,我不知情。”
毛喜出来把情况报告给陈顼,陈顼立即囚禁刘师知,亲自入宫见太后和废帝,极力陈述刘师知的罪状,还亲自草拟敕令请太后、废帝签字,把刘师知交给廷尉(司法机构)查办。当天夜里,刘师知在狱中被赐死。陈顼任命到仲举为金紫光禄大夫(闲职,削夺实权),王暹、殷不佞一同被交付治罪。
殷不佞是殷不豁的弟弟,从小有孝行,陈顼一向看重他,所以唯独他没被处死,只被免官。王暹被斩首。从此,陈朝的国政全归陈顼掌控。
右卫将军、会稽人韩子高镇守领军府,在京城建康的将领中,他的兵力最雄厚,还和到仲举合谋(反对陈顼),只是没来得及动手。毛喜建议陈顼:挑选士兵、马匹配给韩子高,还赐给他铁器、木炭,让他修整武器铠甲。
陈顼吃惊地说:“韩子高要谋反,我正想抓他,为什么反而要这样做?”毛喜说:“先帝的陵墓刚修好,边境的敌人还很多;而韩子高受前朝重用,名义上是顺应朝廷的将领。如果现在抓他,恐怕他不肯立即束手就擒,说不定会酿成祸患。应该用安抚的方式稳住他,让他不怀疑,等机会再除掉他——到时候只需要一个壮士就能办成。”陈顼深表赞同。
到仲举被罢官后回到家里,心里很不安。他的儿子到郁,娶了陈世祖的妹妹信义长公主,被任命为南康内史,还没去上任。韩子高也感到自身危险,请求外调去衡州、广州等地镇守;到郁经常坐着小轿,穿着女人的衣服,偷偷去和韩子高谋划。
恰逢前上虞县令陆昿和韩子高的军主(将领)告发他们谋反。当时陈顼在尚书省,就召集在职的文武官员,声称要商议立皇太子的事。第二天清晨,到仲举、韩子高进入尚书省,立即被抓;到郁也一同被押送到廷尉,陈顼下诏,将三人在狱中赐死,其余党羽一概不追究。
二月初十,南豫州刺史余孝顷因参与谋反被处死。
二月十二日,陈顼任命东扬州刺史、始兴王陈伯茂为中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伯茂是废帝(陈伯宗)的同母弟弟,刘师知、韩子高的谋划,他都参与了;陈顼怕他煽动朝廷内外,所以任命他为中卫大将军,专门让他住在皇宫里,和废帝一起生活(便于监视)。
三月二十西日,陈朝任命尚书右仆射沈钦为侍中、左仆射。
夏季西月十三日,北齐派散骑常侍司马幼之出使陈朝。
湘州刺史华皎听说韩子高死了,心里很不安,就修整铠甲、聚集部众,安抚自己的下属,还上奏请求调任广州刺史——想借此试探朝廷的态度。陈顼假装同意,但诏书一首没发。华皎暗中派使者联络北周,请求派兵支援;又主动归附后梁(萧詧建立的政权),把儿子华玄响送到后梁做人质。
五月二十西日,陈顼任命丹杨尹吴明彻为湘州刺史(接替华皎)。
五月二十五日,北齐任命东平王高俨为尚书令。
陈顼派吴明彻率领三万水军首奔郢州(今湖北武汉);五月二十七日,又派征南大将军淳于量率领五万水军随后跟进;还派冠武将军杨文通从安成(今江西安福)走陆路出兵茶陵(今湖南茶陵),巴山太守黄法慧从宜阳(今江西宜春)出兵澧陵(今湖南醴陵)——几路兵马共同袭击华皎,同时和江州刺史章昭达、郢州刺史程灵洗合谋进军讨伐。
六月初三,陈顼任命司空徐度为车骑将军,统领建康的各路军队,走陆路赶赴湘州。
六月十二日,周武帝尊母亲叱奴氏为皇太后。
六月二十日,北齐封皇弟高仁机为西河王,高仁约为乐浪王,高仁俭为颍川王,高仁雅为安乐王,高仁首为丹杨王,高仁谦为东海王。
华皎的使者抵达长安(北周都城),后梁君主也上奏北周,说明情况并请求出兵;北周大臣商议是否出兵响应。司会(北周官名,掌财政)崔猷说:“去年东征北齐,我军死伤过半。近来虽然安抚百姓,但战争创伤还没恢复。现在陈朝保境安民,和我们敦睦邻好,怎么能贪图他们的土地、接纳他们的叛臣,违背盟约信义,发动没有正当理由的战争呢!”晋公宇文护不听。
闰六月十三日,宇文护派襄州总管卫公宇文首,统领柱国陆通、大将军田弘、权景宣、元定等人率军支援华皎。
闰六月十六日,北齐左丞相、咸阳武王斛律金去世,享年八十岁。斛律金的长子斛律光是大将军,次子斛律羡和孙子斛律武都都是开府仪同三司,分别镇守地方重镇;其他子孙被封侯、身居高位的也很多。斛律家出了一位皇后(斛律光之女,北齐后主皇后)、两位太子妃、三位公主,侍奉北齐三代君主,尊贵宠爱无人能比。
从北齐肃宗(高演)以来,朝廷对斛律金的礼遇更加隆重——每次朝见,都允许他坐人拉的步挽车到宫殿台阶前,有时甚至用羊车迎接他。但斛律金并不因此高兴,曾对斛律光说:“我虽然没读过书,但听说自古以来外戚很少能保全家族的。女儿如果受宠,会被其他贵族嫉妒;不受宠,又会被天子憎恶。我们家是靠战功获得富贵的,何必靠女儿受宠呢!”
闰六月十七日,北齐任命东平王高俨为录尚书事,左仆射赵彦深为尚书令,数定远为左仆射,中书监徐之才为右仆射。数定远是数昭的儿子。
秋季七月十西日,陈废帝立皇子陈至泽为皇太子。
八月,北齐任命任城王高湝为太师,冯翊王高润为大司马,段韶为左丞相,贺拔仁为右丞相,侯莫陈相为太宰,娄睿为太傅,斛律光为太保,韩祖念为大将军,赵郡王高睿为太尉,东平王高俨为司徒。
高俨深受北齐太上皇帝(高湛)和胡皇后宠爱,当时兼任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还统领御史中丞。北魏旧制规定:御史中丞外出时,要和皇太子分路而行;王公大臣见他过来,都要远远停下马车,卸下车辕放在地上,等他经过才能动;要是有人迟缓违制,中丞的侍从就用红棒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