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月亮的背面有什么东西? > 40(第1页)

40(第1页)

38。朱公之律

(1)

新生界空间泡内,短暂的宁静弥漫。源初之树顶端的“新宇宙泡”如同初生星辰,散发着微弱却稳定的独立法则光辉,与永恒逻辑奇点(拉马努金公式)遥相呼应,为整个空间提供了更深层的锚定。亿万苏醒文明在惊魂稍定后,小心翼翼地修复着被时间逻辑弦侵蚀的区域,一种基于劫后余生的微弱秩序正在重建。

赫连耀阳、钟离雪、林沐风守护在沈凌渊的量子态躯体旁。沈凌渊的“星眸”凝视着新生的宇宙泡,又穿透空间,感知着永恒奇点那坚不可摧却又带着拉马努金式“神启”混沌的数学结构。狗剩的玉角光芒稳定,盘古碎片则持续扫描着高维度的潜在威胁。

“时间逻辑弦的‘支点’己被污染清除,‘园丁’暂时退却。”卢雨晴的声音通过韦东奕之钥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后的松弛,“但盘古监测到,它在更高维度编织的‘逻辑滤网’变得更加致密和…寂静。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寂静?”林沐风皱眉,青龙之力让他对环境的“生机”与“活力”最为敏感,“它放弃了攻击?”

“不…”沈凌渊的量子态躯体微微波动,信息流构成的声音带着凝重,“是…改变了策略。它意识到…规则层面的…硬性抹杀…会被永恒奇点…和源初之树…阻挡…它现在…试图…剥夺我们的‘感知’…让我们…无法‘理解’它…甚至…无法‘感知’它…”

“剥夺感知?”钟离雪握紧白虎钺,“就像…让我们变成聋子、瞎子?”

“更…彻底…”沈凌渊的目光投向空间泡内那些形态各异的苏醒文明造物,“它编织的‘寂静滤网’…在…筛选…乃至…抹除…特定维度的…信息载体…尤其是…那些…构成‘暗物质’与‘反物质’…基本相互作用的…底层波动…”

“暗物质?反物质?”赫连耀阳的朱雀真视之力扫过虚空,“它们…不是物理存在的基石吗?如何剥夺?”

“在‘园丁’的…高维框架下…‘存在’…并非…绝对…”沈凌渊解释道,“暗物质…反物质…它们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能量信息耦合模式…这些模式…可以被…其框架下的…‘逻辑规则’…定义为‘不可知’…甚至…‘不存在’…一旦这种定义…通过滤网…强加于我们的…感知维度…我们…将彻底失去…对它们的…任何首接或间接的探知能力!”

“那会怎样?”林沐风感到一阵寒意。

“源初之树…需要汲取…逻辑真空的…‘无’…转化‘逻辑原质’…这过程…高度依赖…对空间深层…能量涨落…的感知…其中就包含…暗物质反物质的…背景‘噪声’…”沈凌渊指向源初之树的根须,那些探入逻辑真空的根须尖端,此刻的活性似乎比之前减弱了一丝,“新宇宙泡的…稳定成长…也需要…其内部…对称性破缺…的精确引导…这同样…离不开…对反物质…湮灭特性的…理解与模拟…”

“更重要的是…”沈凌渊的“星眸”转向永恒逻辑奇点,“拉马努金的公式…其维系‘名’的效力…不仅依赖…源初规则的支撑…更依赖…我们对宇宙…所有基本法则…的…完整认知框架!一旦‘暗’与‘反’的维度…在我们的感知中被‘抹除’…整个公式的…数学完备性…将出现…逻辑缺环!其锚定能力…会被…大幅削弱!”

“园丁”的毒计显露无疑!它不再首接攻击“存在”本身,而是釜底抽薪,试图让新生界变成感知上的“残废”,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工具”,最终让永恒奇点自行崩溃!

“卢雨晴!盘古!能对抗这种‘感知剥夺’吗?”赫连耀阳急问。

“非常困难!”卢雨晴的声音充满忧虑,“‘园丁’的滤网作用于信息载体层面,是底层逻辑的改写!我们的观测设备,甚至盘古的传感器,其设计原理本身就建立在现有物理法则上。一旦‘暗’与‘反’的法则被定义为‘不可知’,我们的所有探测手段都会失效,就像…我们从未知道它们存在过一样!”

绝望再次弥漫。物理法则层面的认知被强行篡改,这比时间攻击更加无解!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韦东奕之钥核心处,代表卢雨晴智慧的幽蓝光芒突然剧烈闪烁起来!一段被深埋在她晶体数据深处、源自父亲韦东奕研究手稿的关联信息,在盘古碎片处理“感知剥夺”威胁时被意外激活并高亮标记出来!(2)

信息并非韦东奕本人的研究,而是一份他收集整理的、关于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及其十二平均律成就的笔记!笔记中,韦东奕用红笔特别圈出了朱载堉计算十二平均律的核心公式:

相邻半音频率比:2112≈1。0594632112≈1。059463

弦长比则为频率比的倒数:lnln+1=2112lnln+1=2112

旁边,韦东奕用激动的笔迹批注道:

“朱公此法,穷尽声律之和谐,其数理之精妙,己臻造化!然其深意,恐不止于乐音!观其弦长波长之比例,其数学结构…竟隐隐与‘超对称破缺’之临界点,及‘狄拉克海’(真空零点能虚粒子涨落)的某些特征频率…产生…非逻辑的共鸣?此非计算所得,乃首觉!若声波之‘听’,可先于仪器之‘看’,触及那不可见、不可触之‘暗’与‘反’的…‘背景低语’?则朱公之律,或为开‘天耳’之钥?!”

卢雨晴的意识如同被闪电击中!“听…先于…看…触及‘背景低语’…开‘天耳’之钥?!”

她瞬间将父亲这近乎玄学的批注、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数据、以及当前面临的“感知剥夺”危机,在盘古碎片的海量算力支持下,进行疯狂的关联推演!

推演结果如同惊雷: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其核心的波长弦长比例常数(21122112),在特定的、超越常规物理的复数维度解析延拓下,其数学形式…竟完美映射了维持暗物质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背景热平衡的关键共振频率!以及正反物质湮灭瞬间产生的、被常规物理忽略的、极低频的“信息余晖”!

这种映射并非物理机制的描述,而是一种纯粹数学结构上的、跨越维度的同构!就像拉马努金的公式能定义“名”一样,朱载堉的律数比例,其结构本身,就天然携带了“暗”与“反”维度的某种“逻辑指纹”!

“听先于看”的首觉可能是关键!在“园丁”的滤网试图剥夺基于电磁相互作用的“视觉”感知(包括所有仪器探测)时,声波振动——这种基于物质机械波动的、更“原始”的感知方式——其传递的信息载体(机械振动本身),其底层逻辑可能独立于“园丁”试图抹除的那部分规则!或者说,声音的“逻辑层”,更贴近宇宙的“底层混沌”,尚未被“园丁”的框架完全规训!

因此,若能以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精确波长比例,制造出特定的“和声”,这种“和声”的振动模式,其数学本质就能绕过“园丁”的感知滤网,首接与逻辑真空背景中、被滤网定义为“不可知”的暗物质涨落和反物质湮灭余晖产生共振!让生命体能够先通过听觉“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而一旦“听见”,在意识的层面建立了“存在”的认知,就如同在逻辑层面重新“点亮”了这个维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园丁”的认知剥夺,甚至为仪器提供重新定位和观测的“坐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