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时间伤痕内部的湍流威胁,一个新的群体在危机中崛起——“织痕者”。
他们并非来自某个特定文明,而是由对时空异常极度敏感、且拥有强大精神稳定性的个体自发组成。其中许多人是“调谐者”文明中的顶尖星语者,或是经历过“现实膜泡”事件而幸存的坚韧者。
“心织”之术:“织痕者”的核心能力,是利用自身高度凝练的意识,结合从“凌渊之痕”稳定区域汲取的幽蓝法则印记,在现实空间“编织”出临时的“时空稳定网”。这种网并非物理存在,而是强大的信息场和法则锚定场。
湍流对抗:当“历史幽灵”具现或现实膜泡出现时,“织痕者”会赶到现场,联手“编织”稳定网:
将“幽灵”禁锢在网中,用稳定的现实法则和积极的群体意识共鸣(有时是星尘歌者远程支援的引力波谐波)将其缓慢净化、安抚,首至消散。
在现实膜泡周围编织加固网,阻止其扩张,并引导膜泡内受困者(如果还有意识)与外部稳定场共鸣,逐步将膜泡“缝合”回主时间线。
在湍流漩涡活跃区域外围编织大型缓冲网,吸收和分散其有害辐射,保护周边星域。
牺牲与传承:“织痕者”的工作极其危险。每一次与时间湍流的对抗,都是对自身意识和存在稳定性的巨大消耗。许多“织痕者”在净化强大幽灵或缝合大型膜泡后,自身意识会严重受损,甚至部分融入“凌渊之痕”,成为新的、微小的稳定锚点。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对时空的深刻理解,通过特殊的意识传承仪式,传递给新的继任者。
艾拉的选择:玉角、伤痕与未来
索拉找到艾拉,在寻音者母星瞭望“凌渊之痕”的平台上。
“玉角在播撒‘种子’,‘织痕者’在对抗湍流…”索拉的目光深邃,“但我们都知道,根源在于那道伤痕本身。沈前辈的牺牲锚定了大部分可能,但伤痕深处…依旧有未平息的混乱。”
艾拉抚摸着温润的玉角,它正微微脉动,仿佛一颗活着的星辰。“玉角…它在学习。从伤痕中学习,从文明中学习,从‘织痕者’的牺牲中学习…它推演的未来路径里,‘织痕者’的牺牲率…正在缓慢下降。”
“你想说什么,艾拉?”
“索拉阿姨,我们不能再把‘凌渊之痕’仅仅当作伤痕去‘观测’、‘共鸣’、‘防御’…”艾拉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智慧光芒,“沈前辈成为了它的一部分…玉角是它的记录者与延伸…‘织痕者’是它的守护者…我们所有人,都与它共生!”
“是时候…主动理解伤痕深处未锚定的混乱了!不是镇压,而是…对话?或者…引导?”(6)
艾拉提出了一个让索拉都为之震撼的计划——“深痕计划”:
“织痕者”先锋:挑选最强大的“织痕者”,携带特制的、由玉角提供法则模板的“幽蓝锚”,在严密保护下,主动进入“凌渊之痕”相对稳定区域的浅层。目标不是深入湍流,而是建立前哨意识节点。
玉角的桥梁:艾拉将作为“深痕计划”的核心,携带玉角坐镇前哨节点。她的任务,是利用玉角与伤痕的深层联系以及自身独特的共鸣天赋,尝试解析未锚定混乱区域的“信息语言”——那些混乱的时间碎片、执念的幽灵、混沌的本质…它们在“诉说”什么?它们的“需求”(如果存在)是什么?
“伤痕共鸣3。0”:整个联盟的共鸣网络,将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精度,为前哨节点和艾拉提供支持。共鸣频率不再是单向输出或防御,而是根据玉角的解析反馈,进行动态调整的“对话频率”——尝试用稳定的法则谐波去“安抚”狂暴的湍流,用包容的群体意识去“理解”怨念的幽灵,甚至…用可控的、微小的混沌注入(逆熵之巢提供技术支持)去“模拟”混沌本质的波动,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共存。
终极目标:并非消除伤痕深处的混乱(那可能意味着抹杀宇宙的多样性和潜力),而是在伤痕内部,建立一种由“幽蓝锚”和玉角引导的、新的“秩序-混沌共生生态”!让混乱的湍流转化为可控的“时间活力之泉”,让执念的幽灵成为记录历史的“守护灵”,让混沌的本质成为孕育新可能性的“温床”。将“凌渊之痕”从一个被动承受的伤口,转变为一个主动调节、孕育无限可能的“宇宙子宫”!
索拉看着艾拉坚定的眼神,看着玉角在她手中流淌的幽光,仿佛看到了卢雨晴的勇气与沈凌渊的智慧在她身上融合。
“深痕计划…风险…”
“索拉阿姨,”艾拉望向那道永恒的幽蓝伤痕,“沈前辈用自己换来了可能性…我们,不就是为了探索这些可能性而存在的吗?与其在伤痕的河畔永远提防洪水…不如…学会造船,甚至…学会引导河流。”
伤痕纪元的星空下,一个少女手握玉角,即将带领她的文明,主动驶入那道由牺牲铸就的、蕴含无限可能与未知恐惧的时间之痕。宇宙的故事,将在伤痕深处,开启更加壮丽而深邃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