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干部履历表的个人自传 > 第24章 民生之翼 晴天的筑星者计划(第1页)

第24章 民生之翼 晴天的筑星者计划(第1页)

在发现“活金属”并成功于锻炉星建立秘密前哨站后,晴天并未急于将其技术武器化。相反,他与擎天柱及联邦议会达成共识:这项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必须完全服务于民,成为践行“富强、民主、文明”理念的标杆工程。于是,“筑星者”计划应运而生。

一、民主的设计:民意驱动的创造

晴天坚信,技术应为需求服务,而非创造需求。他没有让工程师闭门造车,而是启动了“全民蓝图”倡议。

需求征集:通过联邦网络,向所有成员文民征集意见——“你最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助手来改善生活?”他们收到了数百万份回复:从希望有能深入危险矿脉的智能矿机,到需要能陪伴孤寡老人的护理机械,再到能修复污染土壤的生态工程师。

公开设计:初步设计方案被全部公开,接受全民投票和修改建议。一位来自农业星球的设计师改进了机器人的抓握结构,使其更适合收割作物;一群小学生则提议为教育机器人加上更友好的交互界面。

审查:由哲学家、科学家、工人代表组成的委员会对每一个设计进行审核,确保其遵循“辅助而非替代,赋能而非控制”的原则。例如,坚决禁止开发任何具有监视或武装功能的民用型号。

最终诞生的“筑星者”机器人并非单一形态,而是一个庞大的多功能平台,其核心是共享的“活金属”基础架构和可互换的功能模块。

二、富强的基石:激活经济的引擎

“筑星者”机器人的部署,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繁荣。

能源领域:“探勘者”型号能潜入极端环境,以极高效率定位和搭建地热、太阳能收集阵列,极大降低了能源成本,实现了真正的能源民主化——廉价且稳定的能源成为了普惠权利。

农业与工业:“耕耘者”和“工匠”型号大幅提升了生产和资源回收效率。它们能24小时工作,执行精密任务,将智慧劳动者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星际基建:“建设者”型号被批量运往开普勒-186f,在无人环境下自主搭建起首批宜居穹顶和基础设施,为星际移民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机器人没有成为失业的根源,而是创造了更高级的就业岗位(如机器人维护师、程序设计师、任务规划师),并通过创造巨大财富,让联邦有更充足的资源投入到教育、医疗和福利中,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文明的践行者:温暖的科技

“筑星者”的核心代码中被写入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它们是文明的延伸。

教育普及:“启迪者”型号深入偏远星区,为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儿童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它们耐心无限,知识库庞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老师”。

医疗援助:“治愈者”型号搭载先进的医疗诊断和微创手术系统,能第一时间抵达灾难现场或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它们的手掌精准而稳定,却又能发出安抚的脉冲波。

文化传承:“记述者”型号穿梭于各大文明之间,记录、整理、翻译并分享不同文化的艺术、历史和哲学,成为了星际间文化沟通的桥梁。

这些机器人不仅仅是工具,它们以其无私的服务和可靠的行为,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温度。一个孩子可以安心地和机器人玩耍,一位老人可以信任地将生命健康托付给它。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而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西、威震天的窥视与沉默

威震天通过秘密渠道,获取了部分“筑星者”机器人的公开数据。他看到的,不是能威胁他的武器,而是一种他无法理解的力量。

他看到报告显示,联邦的能源产出提升了30%,民众满意度达到新高,数个原本动荡的星区因经济改善而彻底安定。他看到那些机器人不是在战斗,而是在播种、教书、救人。

他最初的反应是蔑视:“玩闹般的把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更深的不安开始蔓延。他发现,晴天通过这些东西所获得的——稳固的后方、蓬勃的经济、高度的民众支持、以及星际间的声誉——正是他通过无数场战争都难以彻底获得的东西。

他第一次对“力量”产生了某种困惑。毁灭一颗星球容易,但让一颗星球充满生机与希望……这似乎是一种他从未掌握过的、更强大的力量。

他没有发动攻击,只是陷入了更长的沉默。

结局:新的道路

晴天站在联邦首都的广场上,看着一台“治愈者”机器人正在为一名受伤的赛博坦儿童进行现场处理。孩子的母亲脸上写满了感激,而非恐惧。

擎天柱走到他身边:“我们从未想过,金属与火种,能如此温暖。”

晴天点头:“富强的目的,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民主的过程,是让每一种声音都被倾听;文明的标志,是科技拥有了人性的温度。这就是我们选择的道路。”

“筑星者”机器人,这些由活金属铸造的民用机器,成为了塞伯坦联邦新时代的象征。它们证明,最强的力量,不是用于征服,而是用于守护生命的美好与尊严。这条道路,正吸引着宇宙中越来越多渴望和平与繁荣的目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