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好了?”
“嗯。我想当大学老师,研究生学历是不够的。”
“读书是好事,我肯定支持,大姐应该也会。但爸妈那里,你还是得有个交待,他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这个宝贝疙瘩。”
“所以我才叫你们都回家吃饺子。一旦咱爸咱妈来个混合双打,你跟大姐就有了用武之地!”
“咱妈那脾气,一个回合肯定解决不了战斗。你最好有个持久战的准备!”
“我想好了,曲线救国。就说读博的时候,如果遇到合适的,一定一定认真考虑终生大事,争取早点把自己嫁出去。”
“别光说不练!我一会给大姐打电话。”
“给你打电话之前,我已经打过电话了。大姐在打麻将,说大姐夫晚上有应酬,来不了,散场之后,她一个人直接回去。我还劫富济贫,叫她带瓶红酒。”
“什么红酒?”
“就是姐姐过生日那天,姐夫献宝似的拿出来的那个红酒,叫什么来着——”甘甜想了半天还是没想起来,笑了笑,又接着道,“到嘴边给忘了,看来我也老了!”
“是不是那个法国进口,”甘甜一提醒,甘宁想起来了,“万把多一瓶,把咱爸咱妈惊得半天不敢喝,后来抿了一口,大失所望,说还不如红糖水好喝的那个?”
“对对对,就是那个!”
“你到西站还是东站,我回爸妈家骑电动车去接你?”
“不用麻烦,我打的。”
“好吧。下班之后,我直接回去。”
“那我先挂了,马上要上车。”
“注意安全。”
“嗯。”
甘宁挂了电话,放慢脚步,若有所思地走着。
有次重阳节,局里请退休干部回来吃饭。有位领导来早了,坐在甘宁的办公室跟甘宁闲聊,说起自己研究生毕业的女儿,并不是一脸的骄傲,反而是一脸的无奈。
说女儿好几个同学,有高中,也有大学的,毕业之后都考进了体制内,不但工作轻松稳定,有的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而她的宝贝女儿就是不肯结婚,三十好几的人,还像无根的浮萍,一个人在外面漂着。
委实让人放心不下,又无可奈何。
那位老领导最后总结:女孩子,学历再高,又有什么用?终究是,一步慢,步步慢。
甘宁知道老领导所说的慢,是指女儿还没有结婚成家。
仿佛女孩子的最终归宿,只能是家庭。
甘宁是个很传统的女人,也认为家庭第一。
年轻时,她也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敖游,不但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见识一个更广阔、更丰富的世界。但作为资质平平的贫寒出身的农家子弟,从小学到高中,再到上大学,虽说只是一个公立二本,已经扒了她一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