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她的罪1998年 > 第71章(第1页)

第71章(第1页)

“让这个一没学历二没经验的人来当记者,你想问这个对吧?”

“没错。”

“因为他很想当。”

“就这么简单?”张卓义在一旁补充:“不能因为他想当就让他当吧?”

“那就要看有多想了,我还真没见过这么能坚持的人。让我想想……第一次是2004年,那个时候我们报纸的销量还非常好,严通第一篇给我们投了个黑煤窑的调查报告,是他亲自进去收集的资料,有照片有录音,还有他亲眼所见的文字记录。他把调查记者该做的事都做了。”

“调查记者?”

“你看过那个美剧《火线》么,原著就是一个调查记者在警察局实习了一整年写的。就像侦探一样。”

“严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他去黑煤窑做什么?”梁觉阳问。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他,我问他是不是被抓进去的,或者说是为了赚钱。以前有人专门去黑煤窑卧底,拿到证据后就去敲诈那些私开煤窑的老板,让对方出高价买下他们的证据,讹钱。一开始,我以为他是干这个。”

“所以他不是?”

“还真不是。他想把那篇调查直接送给我们报社,连稿费都不要。”

“居然会有这种事?他是不是曾经有亲人死在煤窑里了?”

“我当时也是这么问他,我问他是不是因为私情,他否认了。不过他说自己认识一个女孩,她的父亲就是在黑煤窑里落了一身病,我问他们是什么关系,严通说仅仅是认识。我想可能不止是认识这么简单,但他也不肯说更多的原因。”

“当时那篇报道发了么?”

“没有。”

“为什么?”

“在那边开矿的,都不是单纯的煤头子,和地方势力勾连太深,媒体采信源头要可靠,他没有任何编制,我们不能只拿他一个人的消息源直接发。”

“是不敢吗?”梁觉阳问。

廖仲笑,说:“后来河南那边有记者过去卧底,有的煤窑用未成年劳工,这件事捅出来后,我们就把报道再次核实信源,整理之后一起发了。当时很多媒体都在说这个事,形成了热议,我们也为舆论贡献了一份力量嘛。”

周雪友补充:“当年我们报社也辉煌过呢。梁警官,你知道吗,全国最多的调查记者就在湖南。”

“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做什么,现在时代不同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探寻真相,群众最终会辨别真假,我们那个时候,只不过是先掌握了渠道而已,没有那么了不起。”廖仲喝了口咖啡。

“话不能这么说啊,廖老师,普通人怎么能和受过专业新闻训练的人比?”周雪友略不甘心。

“再后来呢,后来严通依然给报社投稿么?”梁觉阳继续问。

“写啊,强拆、烂尾楼、儿童拐卖……他对不公平的事好像特别敏感。”

之前周雪友评价严通是个“油子”,没想到廖仲的评价却偏正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