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咋成千古一帝了篱笆 > 第175章 大秦破阵乐挽天倾赤眉烽烟照秦骨(第2页)

第175章 大秦破阵乐挽天倾赤眉烽烟照秦骨(第2页)

他们高声唱着《大秦破阵乐》的片段,乐声好似成为了他们杀敌的勇气。

而几乎自杀式的反击,却出奇制胜的打败了叛军的先锋,挫败了敌人的锐气。

更是,为了后方重新组织防御、调动援军赢得了宝贵时间。

而各地的勤王兵马,在不久后纷纷来源,最终里应外合,击败了‘赤眉’这股叛军。

画面展现出的场景是血腥的,同时亦是残酷的。

“潼关血战,成为了大秦帝国‘永隆之乱’的转折点,绝境中的《大秦破阵乐》,实际上不仅唤醒了一支大秦军队的军魂,更唤醒了一个庞大帝国残存的血气。”

“此战过后,尽管大秦元气大伤,却得以续命,而统治阶层痛定思痛,着手革除痹症!”

“一些昭武帝时期的制度和精神,得以恢复,但帝国再也无力回到不亚于‘昭武盛世’的巅峰,尽管如此,那场血战最终还是让大秦的国祚,奇迹的延续了近二百年。”

大秦四百年的统一天下,足以超越历代大一统的所有王朝。

而且中间除了有一次大动荡,帝王传承依旧有序。

天幕画面上,场景定格于那面潼关城头虽然残破却屹立不倒的‘秦’字大旗上。

现实,咸阳宫当中。

嬴政胸膛剧烈起伏,因为天幕所示的关系,他仿佛亲身感受到了处于那等绝境当中的悲壮。

这一刻他明白了一件事情,一个帝国能够延续下来的根基。

不是严刑峻法,也不是精良的武器,而是植入血脉的文化与精神认同。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心一统’,他所渴望的‘大一统’啊!

而就在他惊骇的同时,位于六国故地。

齐地,稷下学宫旧址。

这里虽然还有些儒生驻守,但是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几位皓首老儒,围坐在残破的石阶上,面色灰败。

“礼乐……礼乐……”一位老儒生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脸上是信仰崩塌的痛苦,“《乐记》有云:‘乐者,通者也。’‘乐统同,礼辨异。’”

“这《大秦破阵乐》,确有其‘统同’之效,凝聚秦人之心,其势煌煌。然……其所统者,乃暴秦之同!”

“其所扬者,乃征伐之志!”

“这与先王雅乐,教化人伦,使民中和,何其悖也!”

另一人长叹:“更可怕的是,它似乎……有效。而且是大效!”

“若将来暴秦以此等雄乐,辅以那些‘代田法’‘常丰禾’的实利,宣称这便是‘新礼乐’,我等……我等坚守的周礼雅乐,还有立足之地吗?”

他们恐惧地发现,对方可能找到了一种更强大、更具煽动力的“礼乐”形式,这动摇了儒家学说的根本。

这个世界变化太多,有些人还没适应,天下就眨眼间变得不复从前场景。

燕赵之地。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一名燕地刺客后人,忍不住低声吟唱起那首熟悉的悲歌,但歌声在天幕那雄浑壮烈的《破阵乐》余音中,显得如此单薄和凄凉。

“我们的歌,是赴死之歌,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

他身边的一位赵地贵族之后苦笑,“可秦人的歌,是胜利之歌,是万众一心的强悍。”

“听听那旋律……它不是在告别,而是在宣告!宣告一种不容置疑的秩序和力量。”

“我们……我们还能复国吗?”有人发出了绝望的疑问,“复一个怎样的国?一个只有悲歌,没有破阵乐的国家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