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
真正意义上的震撼,嬴政已经不清楚天幕给自己到底带来多少惊喜了。
这些粮食、粮种他几乎都没有发觉,更是没有听闻过。
但是在昭武帝时代却能够发现,这岂不是说明自己太过‘无能’了?
不对,或许不是无能。
应该是,没有这个意识,作为上层阶层来说,已有的作物就能够满足黔首、乃至于中上层需要。
嬴政又哪里会想到,让人去研究探索新的作物。
他原本以为,农业改革只是局限于良法和良种,却没有想到还能开发出新的作物,研究出新的粮种。
“蔓菁……宿麦……豆类……”
他默念天幕所示的这些名字,心中已经下定决心,必须尽快派人去搜寻这些作物。
尤其是那些能够‘越冬’的作物,对于关中的意义可以说相当巨大。
而站在殿中的赢辰,则是心潮澎湃。
“作物革命!”
实际上,穿越者所想的土豆、玉米在这个时代又太远。
符合这个时代的,往往是最为接近先秦的作物,这些主粮外的副粮,除了能够丰富饮食结构。
还能确保在主粮没有的情况下,副粮在灾荒之年能够实现让老百姓填饱肚子。
足以说明,这些作物的重要性了。
“或许,在这个时间段我能够做得更好。”
赢辰不由得想道。
实现超越天幕‘仓廪之实’画面更伟大的功绩,不仅是产量的提升,还是农业技术和食物来源的巨大‘变革’。
天幕当中,那一株株来自四方、形态各异的新作物,瞬间就在现实中的九州大地激起了层层涟漪。
关中平原。
老农们的目光专注,他们尤其盯着那“越冬宿麦”,眼睛不由得发亮。
“我滴乖乖,秋种夏收?那岂不是收了粟米还能再收一茬麦?”
“这地,怕不是变成会下蛋的母鸡了吧?”
对于‘轮作制’他们不懂,但是明显感觉到天幕的法子,还有新作物,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
已经有老农在计划着,如何联系官府打探这种‘宿麦’的种籽在何处了?
“那蔓菁还真是好东西啊。”
经过荒年的老者不由得道2,“这东西好,而且不挑地,冬天也能够有口吃的,是救命的宝贝。”
单论这些粮种的发现和推广种植,昭武帝领导下的大秦,能够延续四百年基业,已经是老百姓在念着帝王的恩德了。
齐地这边,此地素来商贸发达。
一些素来稍有见识的乡绅,见到“豇豆”、“胡豆”等物,想到的不仅是充饥。
这些作物,如果种植得法,或可运往他处贩卖。
尤其是这豆类,似乎还能肥地,若能够还能和桑麻间种,其利益可不亚于粮食种植。
经济作物的概念,在齐地开始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