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啊!去了其雄壮之源,自然就安分了,专心长膘……”
“若真如此,那豚肉岂不是也能成为美味?”
许多大臣将信将疑,但赢辰描述的逻辑链条清晰,由不得他们不全神贯注地思考其可能性。
治粟内史腾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他掌管国家钱粮,对民生了解更深。
如果此法真的可行,那意味着大秦的肉食来源将迎来一场巨变!
肉类,不再是少数人可以享用的美味佳肴。
而是真正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东西,比起牛羊来说,豚肉更为肥美,也能够更加加强老百姓的体质。
这个时代,地大物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更为高效的开发。
人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始终具备着重要性。
嬴政也内心惊叹不已,尽管有些怀疑,但是他清楚自己好儿子,自然不是无的放矢的。
他已经能够想到,五谷皆丰,老百姓也能够吃的上肉。
那样的世界,是怎样的‘盛世’了。
这也因此让他对于天幕中的昭武帝更加羡慕了,自己要挑战昭武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怕是很难啊。
当咸阳之争还没有平息的时候,千里之外的楚地。
项羽和项梁同样在看着天幕。
“叔父,你信吗?黔首之辈,安能常食肉糜?”项羽的语气带着强烈的优越感,“我项氏子弟,尚需要勤练武艺,方能够得到酒肉犒赏。”
“区区埋头种地的隶农凭什么?”
项羽的不忿,是出身于楚地大族的傲慢。
毕竟祖上是楚国的贵族,自然对于小老百姓存在轻视。
项梁眉头紧锁,他想的更深:“羽儿,莫要小觑,若其所言非虚,那意味着赢秦掌控了远超我们想象的资源。”
“能让最底层的人生活改善,其所获之民心,将难以动摇。”
“这比十万精兵更可怕……只是,这畜牧之法,从何而来?难道也是那‘格物院’研究出来的?”
他感到一种知识层面上的落后与无力。
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复国岂不是越来越没有希望?
苦恼的项梁,已经在考虑如何尽早的执行自己的‘复国’计划了。
不然,等着天幕的画面继续播放下去。
民心都归于大秦了,届时楚国要复国的话,根本是不可能的了。
与此同时,下邳。
黄石公独自一人,立于山岗,远眺天幕。
“肉食……看似小事,实则是国力之体现。”他喃喃自语,“能让豚羊鸡鸭多起来,意味着粮食有富余,社会组织有力,疫病防控有效……这是一个整体国势的提升。”
他并不完全相信天幕描绘的图景,但他倾向于认为,这代表了昭武帝时代在畜牧业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哪怕只是让肉食比例略有提升,也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昭武帝……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哪怕是黄石公,也不得不认可这位天幕皇帝的能力。
他可以预见一个庞大的‘盛世’,在这位昭武皇帝的影响下,逐渐构筑形成。
这样的‘盛世’,可以说超越了三皇五帝时代,哪怕是后来的时代,也鲜有所见的‘极盛’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