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只纳了几房妾室,尚未娶正妻,汝是说吾不能参加此诗会么?”李处温有点恼怒。
“李兄莫误解,在下只是关心而已。未娶正妻正好努力!在下恭祝李兄的大作一鸣惊人,独得长公主青睐!”秦刚却是一脸真诚地说道。
“哼!”李处温却是并不相信他的诚意,心想,今天来这里的,谁不是冲着这个当朝第一驸马位置的啊!
耶律延寿乃是契丹女子,少有汉女的扭捏,此时便直接站起身来,对身后的侍女招招手,转眼便有人捧来一只放着一根精致马鞭的银盘,并指着它说道:“西夏国年年进贡优良驼马,今年还特意朝贡了一红一白两匹西域神骏,得皇兄厚爱,都送予了我。其中一匹红驹为本宫所爱,而白骏雄健,本宫意欲将其作为本次诗会的诗魁彩头特别奖给诗魁获得者!”
话音方落,竟引得底下众人又是一阵骚动,因为大家并不是对这匹白色西域骏马会有多稀罕,而是因为刚才公主话中已经说明了:白马与红马本是一对,红马已被公主留下,那么能够获赠白马之人的意味与象征,不言而喻。
“本次诗会的比试并非一赛定胜负,而是有三次机会。第一轮赛对对子,有请韩祭酒出一条上联,在座各位对出下联;第二轮赛拟对联,由本宫出题,请各位以题自拟一副对联;第三轮请皇兄出题,请大家各作一首诗词。最后以三试成绩为准,一并评出本次诗魁。各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道:“谨遵殿下之意。”
韩尚德高位重,此时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先是对天祚帝作了一揖,再对长公主行了礼,转身对着台下的众人一开口,倒是中气十足:“诸位才子,老臣谨遵陛下圣谕与殿下安排,先准备了一副上联,请大家细看细思,并给予半炷香的时间,写好后放在案上即可。”
就在此时,先是有两名侍女走到台前,挑起一只卷轴,凌空放下,显出了上联的内容:
冻雨洒金帐,东两点,西三点,两人土边,坐等日月明。
此上联看似写的是此时辽国常见的冻雨现象,但却连环嵌入了好几个拆字组合:冻是东两点,洒是西三点,两人土上为坐,日月在一起便是明。
这些拆字组合还能形成严谨的诗句之意,这样的上联,对于熟悉汉字的宋人都嫌烧脑,更不要说这些在辽国成长的士人了。
所以,在帐内侍从们将备好的纸笔分送到众人面前的案上时,竟然没有一人能够立即取笔写字,都在苦苦思索,唯有秦刚例外。
也不是他曾见过这个上联,而是来自现代的他,曾经系统地学过汉字的造字六法,其中的“指事、会意”两类便极易用于拆字对子。他就曾总结过“嵩山高,泗水四,闲看门中木,思念心上思”等等大量可拆可组合的字词。
所以,就算是临场发挥,先是找到一些合适的字词,再对它们进行一番排列组合,于是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下联,却也顾不上注意其他人,直接提笔,刷刷刷地写了下来。
在秦刚看来,自己写的这个下联,也谈不上有没有文采,不过就是对准了上联的拆字格式而已。在他眼中,所有的拆字对联都只是不同的文字游戏,他也就是冲着拿个及格分下笔,早提笔、早交卷。
只是,当他写完了抬头,才发现周围起码一大半的人都还没能动笔,而自己如此之快地完成,也就成了大家聚目的焦点,尤其是在他身边更为惊讶的李处温。
一旁的侍从却是不管这些,一看到有人完成,便就过来收走答纸,并交给了出题的韩祭酒。
韩尚见这人写得极快,也就没有什么期望,接过后先放在桌上。在回头请示了一下天祚帝与公主的意见后,才回头慢条斯理地打开答卷。只是不看不打紧,一看便就惊住了。
上联:冻雨洒金帐,东两点,西三点,两人土边,坐等日月明。
下联:切疆分诸王,横七刀,竖八刀,身折言里,誓表中心忠。
韩尚的震惊其实不能怪他,一则他虽为辽国大儒,但对汉学的研究实在落后中原太多;二则此时之人普遍没有后世对于汉字的科学研究方法,所以无法理解有人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出如此刁钻复杂的对子,关键还能对得如此严丝合缝,令他挑不出一丝毛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韩尚的反应自然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虽然大多数人还在苦苦琢磨自己的答卷,但是李处温却更关心韩祭酒看了后的表情,看到他眉眼的急促变化,不由地心中暗喜:韩祭酒能够如此鄙视,一定是这徐三武夫的对子实在难以入眼!
天祚帝在其背后,没有看出什么,但是侧面的公主耶律延寿却是瞧得真切,便叫自己的贴身侍女过去索要这份答卷一看。
韩尚立即递出并道:“老朽实在惊讶,这才有所失态,有请殿下鉴赏评定。”
耶律延寿虽是契丹人,平时更喜骑马游猎,但也对汉学诗词无比热爱,这才有了此次诗会之提议。她接过署名为徐三的这份答卷,待得看完了之后,也是是深深地倒吸了一口气,内心的感受、难以言喻。
在这样的寒天,倒在茶盏里的茶水尚还温热,就能挥毫写出如此工整的下联,可见此人的文字功底无比深厚。
“这位徐三,是否就是皇兄说过的那位文武双全的东北路统军使?”耶律延寿低低地问向身边的侍女,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她的眼睛不由地投射下去,在秦刚身上多停留了几下后收回来,再次轻声询问,“就是传出成安公主想为他而悔婚的那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