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的犹豫却与他们不一样,尤其是在与公主耶律延寿有了目光的对视之后,小丫头之前对他的警告终于再次出现他的脑海里:
“又显摆了不是?又招惹上了公主不是?”
眼下的他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前面两轮比试已经拔取头筹,这轮要是藏拙明显的话,以天祚帝的脾气,给他定个欺君之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要想作诗一鸣惊人,便就犯了小丫头警告过他的“显摆”之罪!
如何呢?那又怎?
情急之下,秦刚终于脑中灵光一现,顿时有了主意。先是对着台上之人再揖一礼道:“故宣懿皇后【注:是指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天祚帝的祖母】能诗善歌,多有唐时遗风。要论英雄之诗,雄壮气势,怕是极难超过她的《伏虎林应制》一诗:‘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意境阔大,气势雄奇,寄意深远。有傲视群雄,降妖伏虎之气概。虽是巾帼,杀气却能压过所有男子。”
耶律延禧十分尊重自己的这个祖母,此时听到赞扬她的话语,自然是高兴得连连点头。
秦刚作了如此铺垫之后,才继续说:“臣为陛下之将,自是要身先士卒,以‘战死沙场以报君恩’为荣,不敢自诩为英雄之士,唯愿效仿英雄,步其后尘,方为终身之志。今日陛下出题,臣想起故宣懿皇后的此绝句有感,偶得五言绝句一首,以为诸君一闻!”
五言绝句是最短的诗体,一句五字,全篇二十字,要想抒情表志,创作最为不易。秦刚此话一出,帐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区区二十个字,字字却如重锤,铿锵有力地敲击在所有人的心头,四句吟罢,场中一片寂静。很快,便就有人先行醒悟过来,开始大声地叫好喝彩!
这是何等样的英雄之才?竟然能够吟出如此气势磅礴的短诗?又能如此强烈地打击到各位的灵魂?
前两句言简意赅地挑明了英雄的人生志向,又暗合了生死不渝的忠君思想。后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为项羽惋惜、却又希望超越项羽的决心与志向,而且又遥遥呼应了宣懿皇后诗中“东去能翻鸭绿江”那句,一下子便就升华了诗中的原有主题。
题目是皇帝临时从酒令壶中摇出来的,诗是人家当场口占吟颂出的,包括李处温在内的一些先前对徐三心存质疑的几人,此时状态如遭雷击,已被震憾得没有了反应。而其余人,还是韩尚最先反应过来,连连拍案叫绝,竟不顾自己的手掌已经拍得生疼:
“好诗!好诗!诗短意长,言简力重,英雄气盛,词力绵长。”老祭酒激动地满脸通红,“老朽愧读诗书一生,从未见过如此壮烈之绝句。徐将军三试三绝,倘若他日有意文职,国子监祭酒之位,老朽愿意让贤,且为将军磨墨。”
秦刚却是吓了一跳,没原本他在抄不抄古人诗词的两难之境下,突然想到:抄自家媳妇的可以不算抄,毕竟已经算是夫妻共同财产嘛!
而且想来,《夏日绝句》一诗的诞生背景是李清照在那颠沛流离的苦难环境,自己今生必然不会再让她蒙受此等苦难,此诗极有可能不大会出世,不如今天拿来一用,以解眼前困境。却没有想到,此诗的威力竟会如此之大,震憾得大辽上京韩老祭酒都要虚位让贤了。
同样震惊的还有先前认可了徐三的文采、却仍质疑他武功的赵国公主耶律延寿,她却从这短短二十个字中读出了统率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此时再度看向徐三的眼光,已经抑制不住地一阵迷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的英雄人物,放眼大辽天下,舍他其谁?
看到此情形,天祚帝更是高兴得哈哈大笑,连声催促:“萧枢密,你是怎么个主持诗会的?还不赶紧宣布结果?!”
萧奉先连忙一脸谄媚地小跑过来:“臣恭喜陛下,本次诗会喜得绝对佳联与旷世好诗,前番嘱咐臣汇编成集之事,一定加紧完成,此集一出,我大辽的文华天宝之名声,必然远播天下。此乃陛下之仁政之得,我大辽之文事昌盛啊!”
不愧是萧奉先,一席话便让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心有戚戚焉,甚至就如李处温这样的人,一时之间也顾不上忌妒与失落,只能暗自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哉!
天祚帝也是听得龙心大悦,喜道:“本次诗会之魁,便是徐卿无疑。公主所设的白骏彩头自是归其所有。不过,今天既然如此高兴,朕这里是否应该也要加赠彩头啊?”
萧奉先与韩尚听得一喜,齐声道:“陛下爱才之举,必将令臣属感激涕零!”
大辽的南面官与大宋极似,官阶、职、差遣、勋、爵以及贴职一应俱全。也仿照唐制设在史馆、昭文馆、集贤殿三馆大学士之位。像韩尚就有昭文馆大学士之职。
“徐卿有此文采,目前只有武职自然不妥。朕就赐你个集贤殿大学士,加封上轻车都尉。”天祚帝的这一赐封极其慷慨,职、勋都到了正四品了。秦刚自然不敢轻之,立刻上前谢恩。
“此外,西域进贡圆月金刀一柄,朕极爱之,也带到了此次春捺钵处,这次公主赠了宝骏,朕就把这金刀也赐给你吧!”
这下可真是让帐中其他所有人都羡慕嫉妒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