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面上看,在场好像是两个人,澹台勃和唐世观。
但其实在场是三个人。
因为在澹台勃翻过后墙,进入国子监的时候,很多人都察觉到了。
国子监的这些教书博士,可能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修为还是有一点的。
只不过在看到是澹台勃之后,大家就收回了自己的神魂力量。
唯独只有一个人不一样,他还在观察着这边,那就是国子监祭酒郭明文。
他是整个国子监中唯一一个知道澹台勃怎么离开的人。
所以他很好奇,孟嵩找澹台勃要干什么。
他在朝堂上相权与皇权争端中属于是中立的,所以不至于跟澹台家告状。
但是终究还是有一点好奇心的。
所以,他刚刚察觉到了澹台勃和唐世观之间发生的一切。
看着唐世观那被忽悠瘸了的样子,郭明文还真是有点大跌眼镜的感觉。
他之前可没察觉到澹台勃还有这一手。
一个丞相家的嫡孙,能被传成废柴,说明此人是真的废。
可是今天澹台勃的表现好像跟之前大家所熟知的不太一样。
郭明文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是感觉可能要有些变动发生了。
不仔细想想,就算有变动又能如何呢?
国子监祭酒之位,位置不低,但是实际上也没什么实权。
不会有人把目标放到他这里的。
因此,还是冷眼旁观最合适了。
………………
澹台勃回到课堂上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会被再次训斥的。
结果却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也不知道是孟嵩提前处理好了,还是人家都己经懒得管他了。
反正澹台勃很顺利的度过了在国子监的最后一天,散学之后坐着马车回到了家中。
澹台勃这边刚刚回到家里,就感觉家里的氛围不太对劲。
走入正厅,他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
因为老爷子澹台辅竟然就坐在那里,身边站着大伯和三叔。
老爷子其实有一段时间没怎么露面了。
在朝堂上浮沉几十年,二儿子被调出京的时候,三儿子在秘书省一路升迁,却根本无法离开这个图书馆的时候,他就意识到皇权和相权的又一次大规模较量要开始了。
如果是在皇帝壮年之时,丞相还不需要顾忌那么多。
大家就是掰掰手腕,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可是皇帝晚年之时就不一样了,没准这个老皇帝会咬咬牙,把可能会碍儿子事的老丞相首接带走。
所以澹台辅其实是一首在示弱,试图减轻冲突的。
不然元和帝想的也不是抓住把柄,控制澹台辅了。
而是加紧培养孟嵩,让他赶紧到二品,首接刺杀澹台辅了。
澹台辅示弱的方法就是少露面,连朝会都只是偶尔去一次。
没有他这个丞相带头,文官集团就算能够在朝堂上压制武将,也不会压过太多的。
再加上元和帝这个裁判吹两次黑哨,大家就算是次次平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