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的心中,或许唯有长孙皇后才是自己的妻子,只可惜,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英年早逝,只活到了三十六岁。
如果长孙皇后没死,或许大唐将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很多悲剧也都能避免。
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她会约束李承乾和李泰,不会让他们斗得那么厉害,即使李承乾患上足疾她也必然会安慰他,不让他自卑,有了母亲的谆谆善诱李承乾或许也不会性情大变从而引发悲剧。
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更不会任由李世民过度宠爱李泰。
贞观二年,吴王李恪与魏王李泰同时受封,李恪的封地只有八州,而李泰的封地却是整整二十二州,还任扬州大都督和越州都督,后来又受封鄜州大都督及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
虽然嫡庶有别,但李世民对李泰业未免太偏爱了些,贞观七年李恪去了封地,但李泰却没有就藩反而留在京城,从此开启了后面一系列的祸端。
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以她明事理识大体的性格,一定会要求李泰就藩离开长安。
如果李泰离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李承乾也不会因为自卑而性情大变,若他顺利登基为帝,就不会有李治什么事了。
李治当不上皇帝,就没有武则天当皇后的事,李唐皇室就不会被杀得几乎灭绝,李治的发妻王皇后也不会被削彘,最后在无尽悔恨中离世。
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就不会准许长孙无忌重新入主朝堂,长孙无忌不入主朝堂,长孙家就安全了,也就不会因猜忌而被屠杀,长孙家也得到保全。
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李世民的女儿新城公主,她的丈夫长孙诠就不会受其父长孙无忌的连累被杀,新城公主也不会改嫁给韦正矩,最后被虐待至死。
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李治的王皇后也能免除不幸的命运,李治表面懦弱内心活泼,长孙皇后在深思熟虑之后或许就不会为他选个端庄的名门淑女为妻,让不合脾气的人成为怨偶。
王皇后或许会被指婚给李泰、李恪这样的王子,或者嫁个知书达理的书生。
而李治或许会娶一个热情活泼的女人,两个不合适的人都会拥有自己满意的婚姻,端庄美丽的王皇后或许会安然到老,夫君眷爱,儿女绕膝。
如果长孙皇后还活着,太子李承乾能当上皇帝,长孙无忌不会掌权,李泰也能善终,李治不会娶到王皇后,也无法接触到武媚娘,没有了武周便会少了很多惨案和悲剧,或许也不会有安史之乱,不知道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
如果。。。
可惜没有如果。
望着站在台下有些失神的李承乾,李世民笑道:“承乾,怎么突然愣在那里,还没有用膳吧,快过来和朕一起用膳。”
李承乾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待到坐下后感慨道:“孩儿只是突然想起以前母亲在时,我们一家人也是像这样坐在一起吃饭的,那时候母亲总会亲自下厨做几个阿耶和孩儿爱吃的小菜,然后笑眯眯的看着我们吃。”
“那时她总是说慢点吃,多吃点,不要挑食。。。”
还有一句话李承乾没有说出口,只有长孙皇后在的时候,这一大家子人才会有那么一丝家庭的温馨,自从她离开后,这个家便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