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趁着自家遭难的事,又想继续鼓动袁术支持自己。袁绍亲自书写了一封托辞恳切的信,信中说:“好久之前,我曾经跟韩馥谈论过让这大汉永远传承下去的道路需要怎样去做?我们都认为应该有一个能够让大汉重新兴盛的皇帝,这是兴盛的关键啊!但是,洛阳里的小皇帝,不是嫡长子,朝中之人只知道有董卓,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小皇帝!如今我们将要兴兵拨乱反正,必须先立一个圣明的皇帝,那样一切名正言顺,大事指日可成,还用的着再有所迟疑么?更何况,我们袁家五十余口人遭难,你难道不知道伍子胥的事?怎么还能够支持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皇帝?这种时候,还不醒悟,就会遭遇世间不详的事情,你还不认真的考虑一下么?”
袁术看了之后,大怒!好你个婢生子,竟然有脸提嫡长子,你既然知道嫡长子的事,为什么不听我的?袁术命人拿出纸笔,他口述,让手下人写。袁术说道:“就按照我所述的内容回信,不许改动!如今的圣上虽然年幼,但却是聪明睿智,就如周成王一样!逆贼董卓只是占了一时的先机,百官也不见得会真心臣服董卓。这只是国家遇到的小灾难,我的打算是重新复兴大汉,毕竟基础都在!你竟然说当今圣上不是正宗的皇家血统,这种话就是污蔑!我们家时代忠良,太傅他是我们的榜样啊!他明知道可能会受到董卓的迫害,但他仍然隐忍的维护皇帝,不想离去,最后不幸以身殉国!我们应该继承太傅的遗愿,抓住大家都要讨伐董卓的机会,除掉国贼,使我们袁家耻辱得到洗刷!你却只想着另立新君,这和董卓有什么不同?太傅被杀是董卓干的,我们不能归罪于国家!天意不可违,太傅的志向必须发扬光大!我的心中只有杀董卓,报国仇家恨,根本不愿意想其他的事情!”
袁绍接到回信,看完之后一把把信撕碎,大骂:“这厮一贯的是冠冕堂皇,以为我不知道你!竟然有脸说这种话,你会忠心于大汉!这真是天下最好笑的笑话!”袁家兄弟两人从此之后,彻底的翻脸了,相互痛恨对方。
南方大军只有两路义军,这两路义军倒是很团结。孙坚是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起兵之后加入南方大军。通过袁术的表奏,孙坚被封为破虏将军,兼领豫州刺史(因两袁兄弟之间的矛盾出现两个豫州刺史),这个时候是依附于袁术的。
董卓还没开始攻打,南北两方义军因为两袁兄弟之间的矛盾己经是水火不容,恨不能先拼个你死我活!只是明面上没有撕破脸,火并就在打败董卓之后。
东方大军是奋武将军孟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桥瑁各自带领人马驻扎在酸枣;豫州刺史孔伷驻扎在颍川。东方大军人员最为复杂,但相对来说更为团结。只有孟德的人马最少,五千人,其他的各路至少都有几万人。
兖州刺史刘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人,大汉宗亲,自然是全心全意的抵抗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