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关城的望楼之上,罡风猎猎吹动云霄的衣袂,凭栏远眺,目光穿透远方弥漫的烽烟,望着反商浪潮席卷的方向,眉头拧成了川字,语气中满是费解:“东伯侯为家仇反,南伯侯为势反,可崇侯虎世代受商恩,竟也举了反旗,这实在不合常理!”
杨天佑立于云霄身侧,目光落在上空流转的金色气运上,沉吟道:“商朝气运早如残烛,帝辛杀妻弑臣、亵渎神明,早失尽了气运。西方皆反是天道推着走的大势,我们此前在青龙关挫了姬昌的锐气,拦了西岐聚气的势头,却拦不住大商根基朽坏的事实,这天下,本就到了改朝换代的关口。”
“可崇侯虎的反,总透着古怪。”
云霄依旧难掩疑虑,转头看向杨天佑。
“不如我们派人去见他一面,劝他暂压反心?若连他都反了,大商最后那点屏障也没了,朝歌一破,局势怕是更难掌控。”
杨天佑缓缓摇头,语气带着洞悉的笃定:“不必费这个功夫。崇侯虎反,绝非单纯顺大势,他是想借反商的由头,向截教递投名状,他要的,是‘截教代理’的身份,但是却不会明说的,毕竟大商便是截教支持的。”
云霄闻言,眉头皱得更紧:“若是如此,西方诸侯里,便只剩姬昌没反。他本就顶着圣贤名头,此刻守着臣节,倒成了大商唯一的‘忠臣’,岂不是让他白白赚了民心?”
“民心这东西,从来不是靠‘不反’赚来的。”
杨天佑淡淡一笑:“我们守好青龙关便是。如今这关城己聚了不少溃散的商朝气运,五行结界固若金汤,只需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再动手,才是稳妥。”
云霄听后,虽仍有隐忧,却也知晓杨天佑谋算深远,便不再多言,只是将目光重新投向远方的烽火。
对于如今的乱世,杨天佑看的明白,不必理会其他三家,因为不成气候。
核心在于气运在哪里,则真正的决定乾坤的在哪里。
而西岐侯府内,烛火明晃晃地映着姬昌满是喜色的脸。
姬昌起身踱到姜子牙面前,声音里难掩激动:“丞相!东、南、北三家都反了!朝歌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无力镇压,这可是我们的机会!只是接下来该怎么走,还得靠丞相拿主意!”
姜子牙放下手中的茶盏,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缓缓说道:“三家反商,朝歌兵力早己分散,如今就是强弩之末。侯爷可即刻修书给帝辛,就说‘崇侯虎本是大商重臣,却背主投敌,罪该万死,西岐愿出兵讨伐,为陛下平定叛乱’。帝辛此刻焦头烂额,见侯爷主动分忧,必定会下旨应允,还会赐你出兵的旨意,这‘名正言顺’的由头,我们得拿到手。”
姬昌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上前一步问道:“丞相的意思,是真要我们去打崇侯虎?此时动手,怕是会让其他诸侯起疑。”
“侯爷多虑了。”
姜子牙微微一笑:“如今我们所虑者,青龙关气运尔,唯有拿下青龙关,才是最为重要,贫道己暗中传讯给师门师兄弟,待拿到人皇法旨,我们便以‘讨伐崇侯虎’为名,领兵往青龙关去。那青龙关是大商边境要地,瑶姬与杨天佑又曾多次阻拦侯爷,若是他们敢拦西岐大军,我们便以‘违抗人皇法旨’为罪名,顺势拿下青龙关,只要占了这处气运之地,日后伐商便少了最大的阻碍。”
可以说,姜子牙此计,基本上就盘活了,原本杨天佑设计的所有困局。
拿下青龙关,阻碍没有了,气运也占据了,可谓是前途皆是光明。
姬昌听后,眼中瞬间亮了起来,猛地一拍案几:“好计策!既得了名正言顺的由头,又能除掉青龙关这个心腹大患,丞相果然智谋过人!”
姜子牙却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起身对着姬昌拱手道:“只是侯爷,此前您与广成子仙师早己约定,如今大商局势动荡,正是‘兵解’之时。身为圣贤,若能在此刻兵解,真灵飞升火云洞,既能保全‘忠臣圣贤’的名声,又能为公子姬发凝聚人心,让西岐的气运更盛。日后伐商大业,便需公子与贫道一同完成了。”
姬昌脸上的喜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的平静。
当然了,这不是姜子牙劝姬昌死,而是到了这个时候了!
一旦出兵,再无回头路,这个出兵还需姬发才行,而不是姬昌。
曹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若是天命在孤,在让孤做周文王。
姬昌要全了自身的名节,方才让出兵凝聚大势。
姬昌轻轻点头,目光望向殿外西岐的方向,轻声道:“孤早己做好准备。能以这般方式为西岐铺路,也算不负西岐了。”
姬昌说罢,扬声传唤:“传姬发!”
片刻后,姬发一身劲装走入殿内,见父亲与姜子牙神色凝重,虽心中疑惑,却仍恭敬行礼:“孩儿见过父亲,见过丞相。”
姬昌走上前,拉过姬发的手,将他带到姜子牙面前,语气郑重得近乎威严:“发儿,从今往后,你要称姜丞相为‘相父’,凡事都要听相父的安排,不可有半分懈怠。西岐的安危,伐商的大业,为父就托付给你和相父了。”
姬发虽不知父亲为何突然说这番话,却也感受到了其中沉甸甸的分量,当即跪倒在地,对着姜子牙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带着少年人的坚定:“孩儿姬发,拜见相父!定不负父亲与相父的期望!”
姜子牙连忙扶起姬发,再次对着姬昌拱手:“侯爷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公子推翻商纣,还天下苍生一个朗朗乾坤!”
姬昌满意地点点头:“如此,孤则准备坐化,飞升!”
。。。。。。。。。。。。。。。。。。。。。。。。。。。。。。
姬昌不管如何,哪怕是名不副实,也是人族圣贤,死后也会前往火云洞,经过一系列的商议之后,姬昌转身走到殿内的蒲团上盘膝而坐。
姬昌闭上眼睛,双手结印,口中默念法诀。
片刻后,一道温润的金光从他头顶缓缓升起,包裹着他的真灵,如同一只展翅的仙鹤,朝着火云洞的方向飞去。
随着真灵离体,姬昌的身躯渐渐失去了生机,却依旧保持着端坐的姿态,面容安详得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