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9…3056…0138…”
他快速翻阅,将数字逐个译出。当最后一个字被译出,组合成那个词的瞬间,小李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的衬衫。
“火…炬……”
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抓起电话和内线文件,以最快速度冲向处长的办公室,甚至忘了敲门。
“处长!紧急情况!”
十分钟后,这封信连同译电纸己经摆在了一位高级官员的桌上。办公室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查!立刻彻查!”官员的声音低沉而严厉,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气。“香港‘先锋技术咨询公司’的注册信息、背景、所有关联人!这封信经手过的每一个人,都要进行保密审查!”
“是!”
“等等!”官员叫住了正要转身离去的手下,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火炬”两个字上。“对方的意图很明显,这不是失误,这是挑衅,更是试探。他在等我们的回应。”
“启动‘寻呼机’方案。”他沉吟片刻,果断下令。
几天后下午,广州。
左皓按照“老莫”的指令,准时守候在收音机旁,调至一个特定的短波频率,这是根据老莫的历史数据库中解密的信息获取的,当前年代官方的惯用保密呼叫方式。收音机里传来滋滋啦啦的电流声和一段舒缓的音乐。
左皓按照“老莫”的指令,准时守候在收音机旁,调至一个特定的短波频率。这个频率并非随意选择,而是“老莫”从庞大的历史数据库深处,解密还原出的1991年中国军方与情报系统惯用的、用于单向传递加密指令的数个隐蔽广播频率之一。
收音机里传来滋滋啦啦的电流声和一段作为背景掩护的、音质失真的舒缓民乐。这看似平常的无线电噪音中,却可能隐藏着决定他命运的讯号。
突然,音乐声毫无征兆地中断,被一个冰冷、毫无感彩的女声取代,她以一种异常平稳的语调和精确的间隔,开始播报:
“现在播送一则寻人启事:王明先生,您的舅舅己于昨日抵达广州,入住白天鹅宾馆2203房间,请您听到广播后速与之联系。”
这段信息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一字不差地重复了三遍。之后,音乐声再次响起,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左皓关掉收音机,房间内陷入一片死寂。
这段广播听起来像一则再普通不过的寻人启事。但左皓知道,这平凡的表象之下,必然隐藏着经过精密设计的密码。
“老莫,搜寻你能找到的所有密码本尝试解密这段信息。”他低声命令道。
“指令己确认。正在接入预设密码本……”
屏幕上幽蓝的数据流开始疯狂滚动。关键在于,“老莫”并非在破译这段孤立的广播,而是在将它与其数据库中存在的一份或多份后世解密的“一次性密码本”或“通用密码本”进行比对。
“指令解析完成。”老莫的声音响起:“核心指令:要求你于北京时间次日下午3点整,前往广州白天鹅宾馆二楼咖啡厅,第三张临窗的桌子。接头人特征为:手持一份折叠的《人民日报》及一杯未加柠檬的红茶。